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东师]心理学20秋在线作业2[56535]
[东师]心理学20秋在线作业2[56535]
2.当代心理学的观点主要包括: A.生物学的观点 B.心理动力学观点 C.行为主义观点 D.人本主义观点 答案:ABCD
3.关于视锥细 胞 ,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颜色 C.视锥细胞是明视觉的器官 D.视锥细胞是颜色视觉的器官 答案:ACD
4.语言的特征主要包括: A.结构性 B.意义性 C.指代性 D.社会性 答案:ABCD
14.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音码 B.音位
C.语素 D.单词 答案:B
15.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了无意识影响的记忆叫()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内隐记忆 D.外显记忆 答案:C
二、多选题 1.关于视锥细胞 ,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神经节细胞只与较少视锥细胞相连 B.视锥细胞有对物体细节的精细辨别能力 C.视锥细胞含有明视觉所必需的视紫质 D.视锥细胞能分辨颜色 答案:ABCD
4.PET代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答案:正确
5.我们通常所说的IQ指情商 。 答案:错误
6.信号检测论是针对反应偏差问题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 答案:正确
7.感觉适应指同一感受器内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变化的现象。 答案:正确
8.过去经验是引起随意注意的一个主要原因。 答案:正确
C.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D.对个体在其同龄人中的绝对位置的度量 答案:D
8.在一个暗室里看到一个静止的光点移动的现象叫做: A.似动现象 B.动景运动 C.自主运动 D.心灵致动 答案:C
9.下列哪项不属于习得性动机? A.权利动机 B.进食动机 C.成就动机 D.尊重的需要 答案:B
10.感受性提高的感觉适应现象是: A.明适应 B.暗适应 C.嗅觉适应 D.味觉适应 答案:B
9.关于某种特殊条件可能产生某种特定结果的可检测的预测叫作假设。 答案:正确
10.明度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 答案:错误
11.对数定律是说感受量是刺激量的对数函数,是由韦伯提出的。 答案:错误
12.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许多特质来自人类遥远祖先的遗传特性。 答案:正确
13.心理动力学观点认为:无意识里面的内容不能够被直接观察到,因此永远不能被人认识到。 答案:错误
5.吉尔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认为人的智力主要分为哪三个维度() A.内容 B.操作 C.产品 D.过程 答案:ABC
三、判断题 1.相关可以得出因果关系。
答案:错误
2.纯的颜色如鲜红 、鲜绿等都是高度饱和的。 答案:正确
3.威廉·冯特于1897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正式心理学实验室。 答案:错误
14.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答案:正确
15.视觉区(visual areas)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它接受在光刺激的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的神经冲 动,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如对光的觉察等 答案:正确
16.懒惰属于人的气质特征。 答案:错误
17.知觉以感觉作基础,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心理学20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个观点认为“对刺激情形的估价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活动”? A.詹姆斯兰格理论、 B.坎农-巴德学说、 C.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三因素理论 D.情绪的认知 --- 评估理论 答案:D
2.“感觉剥夺 ”实验说明: A.感觉提供了心理的原料,是一切心理活动的最初基础。 B.感觉为适应生存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 C.感受器只接受适宜刺激的现象,称作感觉器官专门化。 D.感受器不同,接受适宜刺激不同。 答案:A
3.双加工理论是: A.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 B.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 C.自动化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D.意识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 答案:A
4.一个人离我近时,他在我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离我远时,形成的视像小,但我看这个人却是 一样大,这说明知觉具有() A.整体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 答案:C
答案:错误
18.颜色视觉后象多为负后象,后象的颜色与原刺激的颜色互为补色。 答案:正确
19.在评估心理测量时,效度与信度都很重要。 答案:正确
20.在颜色立体中 ,垂直轴表示明度的变化,上端是白色,下端是黑色,中间是灰色。 答案:正确
5.与许多复杂的认知技能(如阅读理解、词汇学习、逻辑推理等)有密切联系的记忆是()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工作记忆 D.长时记忆 答案:C
6.最大的感觉器官是() A.视觉器官 B.听觉器官 C.味觉器官 D.皮肤 答案:D
7.离差智商是: A.对个体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的度量 B.实际年龄/智力年龄
11.“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指的人格特征是()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人格 答案:D
12.视觉刺激的整体情境线索叫作: A.参考框架 B.良好图形 C.知觉组织 D.知觉诱导 答案:A
13.“感觉剥夺”实验说明: A.感觉提供了心理的原料,是一切心理活动的最初基础 B.感觉为适应生存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 C.感受器只接受适宜刺激的现象,称作感觉器官专门化 D.感受器不同,接受适宜刺激不同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