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浅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浅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作出了概述性的介绍,并根据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的特点,得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应包括自然环境指标、生态环境
指标、资源利用指标、能源利用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5大体系。

列举了当前适用
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技术方法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层次的应用,是一种在规划层次及早协调环境与
发展关系的决策手段与规划手段,属战略环境评价范畴。

战略环境评价是对政策、规划、计
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系统、综合的评价过程,应包括政策、规划和计划3
个层次内容的环境影响评价。

SEA是近年来国际上环境影响评价的新发展,是一种识别、分析、评估人类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技术方法。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原则
2.1超前性原则
规划环评应在规划形成初步方案后,到上报审批前进行,以作为政府部门决策的必不可少
的参考依据,以最小的环境损失获得最佳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2.2战略性原则
规划环评还应从战略层次,重点论证规划中未来开发活动的布局、结构,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整体优化方案和综合防治对策。

2.3整体性原则
规划环评涉及协调和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用整体观点认识和解决环
境问题,提出各开发、建设、生产活动的环境保护措施,还要提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污染集
中控制方案对策。

2.4参与性原则
规划环评是一个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在环评过程中鼓励公众参与,广泛听取社会
各方面意见和要求,全面了解和认识评价对象的环境状况,揭示出潜在的环境问题,最大限
度地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2.5可持续发展原则
规划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规划环评中,不仅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评价各开发、建设、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建立具有可持续改进功能的环境管理
体系,切实把清洁生产的要求纳入各种规划和设计中。

2.6跟踪评价原则
规划实施的时间较长,而且有些规划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情况变化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规
划对环境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有必要进行跟踪评价。

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探讨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层次的应用,是一个实现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的
架构,实现发展目标的途径是复杂多变的,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EIA是针对具体建设项目
所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对象是非常明确的,没有太多不确定性。

因此,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EIA的评价内容及评价指标体系。

3.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规划环评应以区域发展规划为评价对象。

评价规划的区域发展对环境的累积影响,考虑不
同开发阶段总体项目的实施对区域环境的累积效应。

根据规划确定的区域发展规划方案分析
不同发展阶段总体实施对区域环境的累积效应、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区域环境容量确定等,在此基础上论证区域开发备选方案,提出经济合理、满足区域环境容量的区域开发、开发次序,论证区域开发布局与污染治理方案,提出区域开发的项目布局与产业结构、排污分配方案、问题控制方案。

3.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规划环评是在传统EI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评价方法,依托现有的EIA的评价指标体系并
加以适当的扩充、完善而形成其评价指标体系。

传统的EIA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包括自然环境
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和社会环境指标。

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除可以延用EIA评价指标外,还应包括资源指标、能源利用指标、社
会经济指标3个方面的指标要素等。

资源指标应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产生的直接
和间接影响进行评价;能源利用指标应对煤炭、天然气、石油、电力等能源利用对区域环境
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进行评价;社会经济指标应对区域发展导致的人口集中或增长而产生
的直接和间接环境影响、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而导致的能源利用问题和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
综合评价。

从而达到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区域规划的实施对环境的综合影响。

4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法
根据规划环评过程和阶段归纳了评价各阶段选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规划环评所涉及的一
般都是中长期规划,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宏观性,必然要求规划环评的评价方法与之相适应,具有预测、估算宏观环境影响的能力。

规划涉及领域较广,类型较多,时间较长,涉及各个
部门,具有阶段性、跨部门性和综合性。

不同类型的规划环评所关注的环境要素不同,采用
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可见,规划环评实施有赖于多种技术方法的综合运用或集成。

在实践应用中,应该根据规划的类型,所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可利用的资源、备选方案以
及政府的约束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法;同时,必须注意,由于规划的复杂性,不可能单
纯依靠一种技术方法,规划的有效实施有赖于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包存宽,尚金城.建立我国战略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J].环境导报,1995,5:10.
[2]李菁.战略环境评价的方法体系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2003(增):115-121.
[3]肖华山.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J].金属矿山,2003,12:46-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