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清华大学二零一五年十一月第1章总则1.1 项目背景大路工业园区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于2005年启动规划建设,2010年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详细规划(2010-2020年)》中重点推动建设的大路—托克托—清水河工业集中区。
内蒙古环科园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大路区说明》(鄂府[2013]240号)和《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内发改产业字[2013]406号),于2012年12月编制完成《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境保护厅组织的技术审查(内环字[2014]18号)。
2014年,园区管委会委托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取得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批复(鄂府发[2015]3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开发区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在新建、改造、升级时均应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此,园区管委会委托清华大学承担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清华大学在资料分析研究、现场踏勘、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2.1 指导思想按照“合理布局、统一监管、总量控制、集中治理”的原则,本次研究重点关注规划分析、园区开发回顾及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等内容。
坚持区域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方针,体现持续改进的理念,促进区域的经济、环境、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使园区持久地保持良好的生态和投资环境。
坚持“有利于产业升级、有利于结构调整、有利于污染集中控制、有利于生态产业链的延伸和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
坚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各类集中区建设和发展,促进生态型园区的建设。
坚持“环保优先”方针和“不欠旧帐、多还老帐”的原则,对照中央和地方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提升要求,通过跟踪评价,推动集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突出重点,通过回顾评价,对照园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要点,排查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区域环境制约因素,明确解决方案,从环境保护角度,优化园区布局,督促园区配套环保基础设施的实施,指导入区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
1.2.2 基本原则本次规划环评既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又要兼顾实用性和创新性,评价结论合理可靠,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与生态保护方案应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在评价工作中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针对大路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规划目标、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应在多个方面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其中重点考虑防范环境污染和事故风险,优化园区废水处理方案,完善园区供热方式等。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评价对象进行整体评价;二是对环境要素实施系统分析预测;三是制定全面系统的环保对策措施。
评价对象方面,分析规划建设活动与上层相关产业政策、规划及其所在区域发展规划的一致性,园区内部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并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完善和调整规划建设,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全面分析规划实施可能引发的累积性环境影响,乃至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环保对策措施方面,在对园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基础上,预测项目将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对规划实施后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3)突出重点原则在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结合区域关键环境要素以及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对规划区域内重点企业、重点环境要素实施影响分析与预测评价,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改进与保护措施。
(4)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本次评价工作尽可能选取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的评价方法,所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与评价结论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达到经济技术可行、便于实际管理与操作,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1.3 评价范围与年限评价时段:本次评价时段为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
评价空间范围:地表水:规划区内及周边的河流,主要包括黄河及其支流;地下水:园区规划区范围及下游水文单元;大气环境:规划区及规划区边界外延25km;声环境:规划区及规划区边界外延0.2km;环境风险:规划区及规划区边界外延5km;生态环境:规划区及所依托矿区。
1.4 环境保护目标大路工业园区位于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区规划区北部10km,东工业基地距离黄河最近1.5km,南工业基地距离在用苗家滩水源地2km。
窑沟水源地位于南工业基地东南8km,官板乌素水源地位于南工业基地南14km。
表1-1 园区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要求第2章规划分析2.1 原规划及规划环评执行情况本次评价对象《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为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首次进行总体规划,其于2015年3月2日取得了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的批复(鄂府发[2015]35号)。
内蒙古环科园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大路区说明》(鄂府[2013]240号)和《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内发改产业字[2013]406号),编制完成了《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14年2月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组织的技术审查(内环字[2014]18号)。
2014年,园区管委会委托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取得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批复(鄂府发[2015]35号)。
内蒙古环科园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于2015年4月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组织的技术审查(内环字[2015]27号)。
园区总体上落实了原规划和规划环评的要求。
2.2 规划概述2.2.1 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规划期为2014~2030年。
其中近期为2014年~2020年,远期为2021年~2030年。
规划范围:西至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西侧壕赖河;东至东工业基地东侧沿黄高速公路;北至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北侧牛场圪卜、南煤化工基地北侧1.4公里处快速路、东工业基地北侧大南沟;南至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南侧混兑沟、南煤化工基地南侧沙卜图沟、东工业基地南侧孔兑沟;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控制范围为223.36平方公里。
2.2.2 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总体发展目标: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以大路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鄂尔多斯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依托,以洁净煤化工开发企业为载体,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环境为保障,以发展洁净煤化工产业为主要方向,建成面向世界的集煤化工的研发、生产、贸易、信息、人才为一体的洁净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形成具有高技术、低污染、低排放、环境优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配套完整的示范基地。
产业定位:煤炭深加工,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和煤化工产品,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气、煤制醇醚、烯烃及煤化工下游产品和精细化工产业,积极培育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
产业规模:2030年发展的主产业规模目标是:煤化工产品1000万吨以上;煤制天然气200亿天然气;电力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550万吨,铝材加工275万吨;园区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
2.2.3 空间布局规划大路工业园区包含东工业基地、南工业基地、西工业基地及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四个分区。
1、东工业基地:以发展精细化工及下游产品、多晶硅和物流为主;2、南工业基地:以发展煤制油、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烃项目、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下游产品和煤炭物流为主;3、西工业基地:以发展煤制天然气为主;4、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以发展电力、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电解铝、煤制气及煤化工综合利用产业为主。
2.2.4 人口发展规划产业人口规模:2020 年4-6万人;2030 年8-12万人。
2.2.5 用地发展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含东工业基地、南工业基地、西工业基地及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四个分区,合计为12717.19公顷;外围配套区域公用设施用地1282.81公顷;建设用地共计14000公顷。
2.2.6 给水工程规划规划预测2020年大路工业园区总供水规模为20926.38万m3/a。
其中,生活供水量547.5万m3/a,工业用水量20216.88万m3/a,其他用水量162万m3/a。
规划预测2030年大路工业园区总供水规模为46813.2万m3/a。
其中,生活供水量1095万m3/a,工业用水量43068.3万m3/a,其他用水量2649.9万m3/a。
工业给水厂:由现状大南沟净水厂(柳林滩黄河取水口)和西部供水工程中所确定的榆卜壕净水厂(黑圪崂湾黄河取水口)供给;生活给水厂:由官板乌素及窑沟水源地供给。
中远期生产用水可通过水权转换或水沙置换的方式来获得黄河水指标。
2.2.7 排水工程规划规划区实行雨、污分流制;规划预测需公用设施进行处理污水规模为22.37万m3/d。
规划煤电铝基地独立建设污水厂,南煤化工基地与东工业基地共建污水厂,西工业基地企业内部建设污水处理厂。
规划设置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浓盐水管网。
规划西工业基地和煤电铝基地外围利用劣质土地各设置1个公用应急浓盐水暂存池,用地规模约为50公顷;南煤化工基地与东工业基地可共建一个大型浓盐水暂存池,用地规模为50公顷。
大路工业园区可收集雨水量为45万m3。
园区外围规划建设11个雨水监控池,雨水监控池满足重力流收集基地内的初期降雨。
2.2.8 供热工程规划大路工业园区内部供热可分为生活供热与生产供热两种。
生活供热集中采暖对象主要为煤电铝基地中公共管理设施及南煤化工基地南侧物流基地,煤电铝基地可选取神华热电厂作为集中供热热源,南煤化工基地南侧设燃气锅炉就近供热;生产供热,重大热负荷项目可由项目业主自行负责建设,中后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生产工艺及生产需要进行调整。
第3章区域发展和环境质量回顾性评价3.1 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情况3.1.1 供水工程大路工业园区工业水源为黄河水和园区污水厂生产的再生水,目前由柳林滩供水工程供给。
柳林滩供水工程地点在大路乡柳林滩,已建大南沟水库库容571万m3,输水管道日输水能力26 万m3/d,已建净水厂日净水能力10 万m3/d,目前,已实现日供水能力10 万m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