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第5章 外延工艺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第5章 外延工艺

1. 外延生长 从生长机构来分,外延方法可以归纳为直接生长法和间接生长法。
2. 外延生长过程
反应气体分子从气相转移到生长层表面;反应气体分子被生长 层表面吸附;在生长层表面,反应物完成化学反应,生成硅原 子和其它副产物;副产物从生长层表面脱离;副产物排出反应 室;硅原子在生长层表面扩散;硅原子扩散至晶格形成处,与 其它硅原子结合形成晶核;晶核生长成单晶外延层。
Si������4 → ������������ + 2������2
1. 外延设备系统组成
5.2外延设备
图5-4 外延系统设备框图
2. 外延反应室 (1)卧式(水平式)反应室
(2) 立式(盘式)反应室
图5-5 卧式反应室
图5-6 立式反应室
3.筒式反应室
图5-7筒式反应室
5.3 气相外延
气相外延(Vapor Phase Epitaxy, VPE)是指含外延层材料的 物质以气相形式流向衬底,在衬底上发生化学反应,生长出和 衬底晶向相同的外延层的外延工艺。
SiCl4+2H2→Si+4HCl (2)SiHCl3:外延温度可略低于,生长速度快,每分钟可超过1μm,这 种源主要用于较厚的外延层生长。
3 SiH������������3 + 2 ������2 → Si + 3HCl (3)SiH2Cl2:常温下为气体。蒸汽压大于1个大气压,可在较上两种源 更低的温度下外延,从而有利薄层外延工艺中减少外扩散与自掺杂。 Si������2������������2 → ������������ + 2������������������ (4)SiH4:为气体,用于较低温度(950~1000℃)下薄层硅外延。
(3)换气
将氢气通入反应室以排除室内的空气。氢气的流速不能太大 ,否则,会将炉壁上的杂质吹落到wafer上。
(4)升温
将反应室内的空气完全排除才可升温,升温速度很快,只需 几分钟的时间,温度就可达到1200℃左右。
(5)气相抛光
气相抛光就是用化学腐蚀的方法除掉wafer表面的氧化层和 晶格损伤。气相抛光包括氯化氢抛光、水汽抛光以及氯气抛 光三种,通常采用氯化氢抛光。
1. 外延的分类
1.按外延层/衬底材料分类 2.根据工艺方法分类 3.按工艺温度分类 4.按外延层/衬底电阻率分类
2. 外延的作用 (1) 提高了器件性能和集成度; (2) 提高电路速度; (3) 改善电路的功率特性与频率特性 1 n+pn-型外延晶体管芯片剖示图
4. 外延工艺流程 (1)清洁 常用的清洁方法有两种:
a.将衬底置于温度高于1000的氢气气氛中,使硅表面的自 然氧化层与氢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硅和水气。
b.将衬底置于温度高于850的超高真空中,使氧化层自然脱 附,用等离子体刻蚀去除二氧化硅。
(2)装炉
装炉就是将清洁好的wafer放在已处理好的石墨基座上,装 入反应炉内。装炉之前,应先通入氮气或氢气净化反应炉, 接着再通入HCl气体。
图5-2 pn结隔离结构剖示图
5.外延改善NMOS电路性能 6.外延改善CMOS电路性能
图5-3 制作在外延层上的双阱CMOS电路剖示图
3.外延材料参数的选定
(1)外延导电类型的选定;(2)外延厚度的选择;
(3)外延电阻率的选定;(4)外延层晶向。
4. 硅源的选择
(1)SiCl4:价格低廉,使用甚广;室温下为液体,蒸汽压低。
5. 提高外延工艺质量的方法 (1) 减少外延层杂质玷污的方法 (2)改善外延均匀性的方法 (3)减少外延层自掺杂与外扩散的方法
5.4 分子束外延
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是一种物理气相外延工艺 ,多用于外延薄层、杂质分布复杂的多层硅外延,也用于III-V族、II-VI族 化合物半导体及合金、多种金属和氧化物单晶薄膜的外延生长。 1. 分子束外延原理与设备
(6)外延生长
抛光结束排空室内气体后,通入反应气体,确定好温度、气 体流量,即可开始生长。生长过程中,温度、流量不应波动 ,否则,生长速率会发生变化,继而影响外延层的厚度均匀 性、掺杂均匀性。
(7)闭源降温、取片
外延生长结束,停止提供反应气体及掺杂源,通入高纯氢气 保持恒温片刻,再缓慢降温,温度降至室温后,将氮气通入 室内排空氢气,打开反应器,取出生长好外延层的硅片。
第5章 外延工艺
• 本章的学习目标: 1.掌握外延的概念。 2.了解外延的分类及作用。 3.了解常用的外延系统及设备。 4.掌握气相外延原理、设备及工艺流程。 5.掌握分子束外延原理、设备及工艺流程。
5.1 外延
外延(Epitaxis)是指在硅单晶衬底(wafer)上 生长一层硅单晶薄膜的工艺,新生的单晶薄 膜即外延层。外延单词的字母是由两个希腊 字母(epi意义为“在上面的”,taxis 意思为 “有序的”)拼写而成,其意思为在一个晶体衬 底上生成结晶薄层的方法。
图5-9 分子束外延示意图
2. 低压选择外延,低压选择外延有两种选择外延: (1)仅在SiO2窗口露出的硅衬底上外延单晶硅,在SiO2上 不长多晶硅; (2)在窗口上长单晶硅,同时在SiO2上长多晶硅(这种工 艺可用于发展高阻多晶硅隔离)。
图5-10 局部氧化工艺(a)和低压选择外延(b)的工序对比
图5-8 外延生长过程
3. 外延前工艺准备 硅片外延生长前,先要作如下一些工作: (1)衬底材料初选:检查衬底片的机械尺寸,电阻率范围,抛光 质量乃至有害杂质含量。
(2)清洗硅片:去掉表面驻点,油污,吸附有机物,金属杂质残 余物。清洗系统,反应室及支座。 (3)硅片清洗后抽样镜检。合格者待用,不合格者返工清洗。 (4)装调好外延系统并检查(包括检漏)完好,准备外延启用。 (5)按工艺要求和工艺设计拟订好工艺条件。 (6)安全措施检查。 (7)外延前的HCl和H2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