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眼眶病

眼眶病


眼球突出
眼球突出的形式,与下列因素有关:
⑴眼眶容积缩小 ⑵眶内容体积增大 ⑶眼球体积增大 ⑷肌肉张力变化
眼球突出病因
炎症性眼球突出:
眼眶内急性弥漫性感染(眼眶蜂窝织炎、眶 骨膜炎、化脓性眼眶肌膜炎、全眼球炎等) 临近组织感染(鼻窦炎、海绵窦感染、眶尖 部急性炎症)、眼眶炎性假瘤。
外伤性眼球突出:
眼眶骨折之骨片向内移位使眼眶容积缩小、 眶内出血使眶内容体积增大 眶壁缺损导致的脑膨出。
眼球突出病因
占位性眼球突出:主要由眼眶内新生物之 推移引起。
原发性者可由眼眶骨壁(如骨瘤)、眶内容 (如脂肪瘤、纤维瘤、泪腺瘤)、视神经 (如神经胶质瘤); 继发性肿瘤有临近组织侵入眶内,如脑膜瘤、 鼻窦粘液囊肿等。
甲状腺相关眼病 (双眼肌肉增厚为主)
甲状腺相关眼病
(双眼眶脂肪增生)
开眶减压术
TAO术前术后
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可采用药物、放射或手术治疗
暴露性角膜炎者点人工泪液,涂抗生素眼膏 眼外肌病变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斜视稳
定半年以上可行眼外肌手术或局部注射肉毒杆菌毒素, 上睑退缩者可行Müller肌切除和提上睑肌延长术
第20章
眼眶病
第一节
概述
眼眶应用解剖
为四棱锥状骨腔,左右各一,底向前、 尖向后 有上、下、内、外四壁,由额骨、颧骨、 上颌骨、泪骨、筛骨、蝶骨和腭骨构成 深约50mm,眶总容积为30ml,眼球占 7 ml 眶内容物:眼球、视神经、眼外肌、泪 腺、血管、脂肪和神经
眼眶的周围结构
影像检查 X线平片:眼眶扩大、眶内组织钙化、眶壁破坏 超声检查:对软组织有较好的分辨率,CDI了解血 流情况 CT:对颅眶交通性病变易于发现,增强扫描显示 血供丰富的病变。 MRI:无辐射,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对骨钙化缺 乏信号,不能用于磁性异物。
眼眶病的诊断
病理检查是诊断眼眶病变和肿瘤最可靠的方法
后方与翼腭窝交通,前下方与颞下窝相连 通过的血管神经 三叉神经上颌支、颧神经、蝶腭神经节分支、 眶下动静脉、眼下静脉分支
视神经孔
位于眶顶尖端,卵圆形 视神经、眼动脉、交感神经小分支
眶内间隙
骨膜外间隙 骨膜直肌间隙 肌锥内间隙 巩膜周围表层间隙
巩膜周围表层间隙
第一腔隙:巩膜与筋膜之间 常见病变:眼球内肿瘤或炎症向外发展 眼内病变伴结膜筋膜水肿
眼眶特发性炎性假瘤CT检查分型
眼眶特发性炎性假瘤治疗
炎症表现明显者需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症状和体征改善后可逐渐减量 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或禁用者使用免疫 抑制或放疗 肿块型或需明确诊断者考虑行肿块摘除
炎性假瘤
眼球突出
眼球突出度是指眼眶外侧边缘到角膜顶点的 垂直距离 均值12 mm~14 mm,双侧相差不超过 2mm 眼球突出常伴有视力减退、复视、眼球运动 障碍、眼眶肿块、眼眶骨质变化等症状
临床表现
症状:畏光流泪、眼痛、复视、视力下降 眼部表现 眼睑退缩 上睑迟滞 眼球向前方突出 特征性眼征 眼球运动受限及复视 球结膜充血水肿 急性高眶压症(恶性眼球突出 ) 全身表现 甲状腺肿大、怕热、多汗、体重减轻;烦躁、易怒、失眠; 心动过速、心率不齐;食欲增加,有时腹痛和便秘交替出现 等。
诊断性活体组织检查 治疗性手术摘除后的病理检查
眼眶病的分类
肿瘤性病变:血管性、神经源性、泪腺上皮、 转移性肿瘤等。 炎症性病变: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先天性病变:囊肿 血管性病变:静脉曲张 眼眶外伤:血肿、骨折
肿瘤性
炎症性
静脉曲张
静脉性血管瘤
全身病
甲 状 腺 相 关 免 疫 眼 病
眼眶特发性炎性假瘤
(idiopathic orbital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
定义:具肿瘤表现的眶内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1)炎性假瘤并非肿瘤 2)大多数具有肿瘤表现及辅助检查依据 3)一些炎性假瘤并无炎症表现 4)一些炎性假瘤没有眼球突出
病因:免疫反应性疾病 组织病理显示多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血管组织反应 血清学检查发现眼外肌膜蛋白等自身眶组织抗体存在 组织学分型:淋巴细胞浸润型、纤维增生型和混合型
绿色瘤
外伤性
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
(thyroid-related immune orbitopathy,TRIO )
是指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和免疫系统失调有 关的眼眶炎症。又称Graves眼病
病因
可能是一种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理
病变主要损害提上睑肌和眼外肌 病理改变为眼外肌水肿、慢性炎性细胞浸 润,变性、肥大及纤维化
眼眶特发性炎性假瘤
分类
淋巴细胞浸润型 根据组织学分 纤维增生型 中间型 泪腺型 肿块型 弥漫型 眼肌型
根据病变的部位和形态分
眼眶特发性炎性假瘤临床表现
基本症状和体征
眶周痛、视力减退、复视。眼睑和结膜充血 水肿、眼球突出,眶缘肿物,眼球运动障碍等。
炎症侵犯部位、组织类型和病程不同, 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
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
分型
Ⅰ型: 多见于女性,为对称性突眼和眼睑退缩,甲状 腺功能亢进,眼眶和眼外肌炎症轻微,肌肉中度 肥大。 Ⅱ型: 又称眼型Graves病,多为单侧突眼,甲状腺功 能低下或正常,眼外肌肥大且不对称,眼眶炎症 重常有球结膜水肿、视神经病变、复视等。
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
骨膜外间隙
第四腔隙:眶骨膜与眶骨之间潜在腔隙 常见病变:发自骨缝的皮样囊肿、骨瘤,鼻 窦肿瘤或鼻窦炎 临床表现多样:眼球突出,向病变对侧移位
眶内血液循环:
动脉血供 ⑴颈内动脉→眼动脉 泪腺动脉 肌动脉 眶上动脉
⑵脑膜中动脉→眼支 静脉回流 ⑴向后:眼上、下静脉→海绵窦 ⑵眼静脉→内眦静脉→颜面血管 ⑶眼静脉→翼状静脉丛
无静脉瓣
面部浅、深层静脉
眼静脉
海绵窦
眼眶病的应用解剖特点
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眶内容及其体积的改变 眶内间隙与病种的关系
眼眶病的应用解剖特点
眶壁与颅腔和 鼻窦关系密切 眶内容积有限 眼球突出
眶内容及其体积的改变
眶内容 眶内容积 与 眶容积 眼球突出 眼球凹陷
眼眶病的诊断
影像检查
X线平片:眶骨破坏,视神经孔扩大,眶内 组织软化,副鼻窦病变。 超声:肿瘤大小、肿瘤性质、颈动脉-海绵 窦瘘 CT:平扫、增强 MRI DSA:颈动脉-海绵窦瘘、颅内动脉瘤
主要内容
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
诊断
典型的眼部表现(眼球 突出、眼睑退缩)和 (或)全身表现 影像学表现 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功能亢进者血清 T3、T4增高,甲状腺吸131碘 率增强, TSH减少。
角膜及视神经病变
角膜浸润、溃疡 眼球运动障碍、复视 眼外肌肥大
血管性眼球突出:
各种血管性肿瘤; 颈动脉-海绵窦瘘。
眼球突出病因
神经性眼球突出:
对眼球有向后牵拉作用的第3、4、6颅神经的 损害,如海绵窦综合征、破裂孔综合征 颈交感神经因附近因附近炎症或肿瘤而导致 的刺激性损害,可引起Claude Bernard综合 征,表现与Horner综合征相反,症状有睑裂 增宽、瞳孔散大、眼球突出及额部多汗等。
眼球突出病因
先天异常引起的眼球突出
颅面骨发育不全又名Crouzon综合征 尖头并指(趾)畸形,即Apert综合征 弥漫性纤维性骨炎,又名Albright综合征 畸形性骨炎,又名Paget病 眼眶脑膜膨出及脑积水。
眼球突出检查诊断方法
确定是否为真性眼球突出,高度近视、先天性青光眼引起的 假性眼球突出。 询问有无外伤、炎症、全身病。 询问病程的长短及病情轻重缓急。 注意有无疼痛。 观察眼球突出方向、眼球运动、眼睑退缩、上睑迟滞。 触诊眼球、眼眶、眶周软组织、肿块、淋巴结。 触诊眼球搏动、眶组织搏动。有搏动的常见于以下疾病:神 经纤维疾病、脑膜脑膨出、颈动脉海绵窦瘘(杂音) 影像检查。
根据影像学诊断分
眶蜂窝织炎
病因 邻近组织感染侵及 常见致病菌: 溶血性乙型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 菌等。
眶蜂窝织炎
临床表现
隔前蜂窝织炎限局在 眶隔之前眼睑和眶周 隔后蜂窝织炎比较严 重,可引起眶尖综合 征 、海绵窦血栓等
眶蜂窝织炎
表现
眼睑红肿 球结膜水肿 眼球突出、运动受限 眼压上升 感染全身症状
眶蜂窝织炎
并发症:
暴露性角膜炎 视神经炎、萎缩、眼压、毒素、炎症侵犯 海绵窦血栓 睑脓肿、脑膜炎、败血症 眶尖综合征
眶蜂窝织炎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可初步 诊断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 确炎症部位、有无脓 肿形成及原发病灶
眶蜂窝织炎治疗
早期足量广谱抗生素 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 脓肿形成时切开引起或探查引流;忌过早手 术 眼部使用抗生素眼膏,注意保护角膜 眶压过高者应作眶减压术 积极处理原发病灶 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视神经病变者可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或放射治疗 若眼球突出威胁到视功能时,激素及其他疗法不能 缓解时,可考虑眶减压术
眶蜂窝织炎(orbital cellulitis )
定义:眶内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分类:
根据感染的部位分 隔前蜂窝织炎 隔后蜂窝织炎 肌锥内感染 肌锥外感染 骨膜下感染
病史 年龄 性别 发病的缓急、进展情况 治疗和随访情况 全身病、外伤史和家族史
眼眶病的诊断
眼部检查 眼球突出:见于炎症和占位性病变,突出方 向反应病变部位。 触诊:可发现眼眶前部的病变,检查有无淋 巴结肿大。 眶软组织搏动. 眼球运动障碍和眼睑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