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2、四季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
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
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背诵课文。
教学教法应用:小组讨论法,质疑问难。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头饰、图画、胶水(或磁石)。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让我们来看大屏幕。
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最后定格)。
师:这4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季节?怎么看出来的?用简短的话说一说。
生:第一幅图画的是春季,第二幅是夏季,第三幅是秋季,第四幅是冬季。
我们从草芽、小鸟可以看出是春季;从荷叶、青蛙看出是夏季;从谷穗看出是秋季;从雪人看出是冬季。
师: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2.四季)齐读课文。
二、新课内容(一)初读课文1.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横直线框下来。
再数一数课文中有几句话,开始。
2.师:这篇课文中有不少生字,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生:“叶”、“圆”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生:“秋”、“就”的韵母是iu,不是iou。
3.师:不错,希望大家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我们来开火车读。
4.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读了生字,现在谁能说说这篇课文有几句话? 生:有4句话。
师:好,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读第一句。
(放图和第一句话的投影。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一句。
(1)师:谁来说一说(板书:说),这句话写了什么?生:写了,草芽对小鸟说,他是春天。
(板书:草芽[图]。
)(2)师:在这句话当中,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你问一问。
(板书:问)①生:“草芽”是什么?师:谁来指一指课文中的草芽在哪儿?那谁来说一说?生:“草芽”是刚长出来的小草的嫩芽。
②生:草芽不会说话,课文中为什么写他对小鸟说他是春天?师:谁来说说看?生:课文中,把草芽当成人了。
③生:为什么课文中写草芽对小鸟说,不写其他的?师:谁能解答。
生:因为草芽、小鸟是春天特有事物。
(如果学生解答不上来,可以提示、帮助。
)④师:那老师要考考大家,课文中草芽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点击“是”,“是”字闪烁),谁能用“是”说一句话?(3)师: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春天来了呢?我们来认一认(板书:认)生:春天燕子飞回来了。
生:春天花开了。
生:春天气候暖和了……(4)师:大家说得真好,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让我们带着感情把描写春天的句子读一读吧!(板书:读。
)①指名两位同学,一人读一、二行,一人读草芽说的话。
②男、女生分角色读。
③师生分角色读。
2.总结。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学的。
首先我们说一说,第一句话写了什么?然后问一问,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认一认,还可以从哪些事物上看出是春天。
最后,我们读一读,把这句话的感情读出来。
(结合板书总结。
)下面让我们用这样的学习步骤学习二、三、四句话,四人一小组,自学开始。
3.学习二、三、四句。
(1)师:谁来说一说这三句话各写了什么?生:第二句写荷叶对青蛙说:他是夏天。
第三句写谷穗说:他是秋天。
第四句写雪人说:他是冬天。
(2)师:谁来问一问,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①生:“谷穗”是什么?师:谁来说?生:是谷类植物的果实。
②生:什么是“鞠着躬”?师:请一位小朋友来做一做这个动作。
③生:什么是“一挺”?师:谁能做?④生:什么是“顽皮”?师:谁来做个顽皮的样子?“顽皮”就是十分调皮。
(3)师:认一认,还可以从哪些事物中看出是夏天、秋天、冬天?(4)师:夏天,热情奔放;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银装素裹,你能把这三句话的感情读出来吗?愿意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4.课间操。
5.分角色读课文。
师: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一个表现的机会,让几个小朋友来表演。
(分配小朋友扮演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每句话的一、二两行大家读。
第三行分别由演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小朋友读。
每个演员都要尽情发挥,表演起来,开始。
6.分组绘画四季。
师:老师再给大家一个表现的机会。
我们学习了《四季》,大家能画出四季吗?现在老师给大家分四组,第一组为“春季”,第二组为“夏季”,第三组为“秋季”,第四组为“冬季”,你愿意画哪个季节,就到哪一组。
(插“春、夏、秋、冬”小牌子。
)学生听音乐画画。
师:音乐停止,小朋友们也停下手中的笔,听他们说一说。
三、总结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画得好,说得也好。
播放音乐和四季的风景画面。
师:春天,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山涧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绿叶有美丽的花朵为伴;不知不觉中,秋天便悄悄走近我们的生活,它无声无息,天空是那么开阔、高远;冬日,皑皑白雪珍藏了过去。
而明天,将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开始。
师:你学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生:四季很美。
生:我们要保护自然,使四季更美。
师:最后让我们齐背课文,每位同学都可以尽情表演。
3 小小竹排画中游一、教学要求1 认识12个生字。
会写“口、日、中”3个字。
认识2个笔画“、”和3个偏旁“山、、艹”。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材说明本课是一首诗歌。
讲的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观赏两岸美丽风光,如同在画中游。
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感情线索。
小竹排顺流而下,“鸟儿唱,鱼儿游”,表达了十分欢快的心情。
课文中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包含着赞美的感情。
教学重点是认记生字和朗读课文。
要通过指导学生读课文,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挂图(投影片)。
(二)认字、写字1 认字认识生字,首先要读准字音。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求他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特别是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
12个生字中,“中、唱、两、苗、江、南”等的字音不容易读准,“绿油油”的“油”,课文中注的是本音,朗读时应读作lǜyōuyōu。
教师如果发现有的学生读错了,应鼓励别的同学帮助他纠正。
在指导学生认记字形时,可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熟字和部件,自己分析记忆字形。
如,用“氵”加上“工”,认记“江”。
“唱”是口字旁加两个扁日。
“、艹、山”是新学的偏旁,用“”加上“对”认记“树”;用“艹”加上“田”,认记“苗”。
此外,要启发学生比较区别“两”和“雨”的音形义。
2 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三个字,笔画都比较少。
笔画少的字不一定好写,要启发学生看清字的每一笔、每一部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指导书写“口”时,让学生认识新笔画。
注意防止学生把“口”写成方块。
可用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写好“口”的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
指导书写“日”,让学生认识新笔画“”,提醒学生注意“日”的两竖必须写直。
“中”的最后一笔悬针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三)词句本课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教师可充分发挥图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如,可指导学生看图,让他们知道“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筏子,是江南水乡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
然后演示小竹排活动教具或课件,让学生理解“顺水流”的意思。
指导学生看图或投影片,让学生懂得“密”指树木很多,一棵挨着一棵,而且枝叶茂盛。
“禾苗”是指水稻的幼苗。
“绿油油”是描写禾苗颜色浓绿,而且有光泽,说明禾苗茁壮、长势喜人。
第三句是重点句,也是理解的难点。
教师可以讲述:江南一带小河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带叫做鱼米乡。
然后教师一边拉动小竹排的活动模型或演示课件,一边说,江南鱼米乡多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小小竹排就像在画中游。
(四)朗读、背诵这首诗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
在学生理解课文以后,要指导他们反复自由小声读,读正确,读流利。
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江南水乡美丽风光,从而读出喜悦、欢快、赞美的感情。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地一句一句练习背诵,再把每句联系起来背诵全诗。
(五)实践活动1 用“ABB的什么”格式说词语,看谁说得最多。
例如“绿油油的禾苗”“黄澄澄的梨子”“红通通的柿子”“圆溜溜的乒乓球”“胖乎乎的脸蛋”“蓝盈盈的天空”“翠生生的秧苗”“酸溜溜的梅子”等。
2 收集学生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布置在教室里,做“我在画中游”的游戏,让学生扮作“小旅行家”,向同学们介绍旅游景点的美丽风光。
(六)教学时间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一)看图,揭示课题1 学生一边听表现江南风光的民族乐曲,一边看图。
2 板书课题后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小竹排是什么?小竹排怎么能在画中游?)(二)初读课文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试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三)创设情境,指导朗读播放乐曲,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江南水乡美丽的风光。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五)复习巩固生字词(六)练习用“ABB的什么”格式说词语(七)指导学生写字(八)做“我在画中游”的游戏4、哪座房子最漂亮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5个生字,两个偏旁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青、果、香、们、学”偏旁“亻”学。
认识8个生字,座、房、漂、亮、墙、窗、要、数”2.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了解乡村建设的变化情况,使学生认识改革以来,农村变化很大,农民重视教育,希望孩子们幸福健康地成长,从而教育学生为建设四化努力学习。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朗读。
2.训练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教育学生为建设四化努力学习。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知道新房子是什么样的?哪一座最漂亮。
难点:明白小学堂为什么最漂亮。
解决办法1.词组讨论交流。
2.看农村变化的录像片。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提前预习,了解农村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言。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农村去参观,请大家看一看,那里的房子哪座最漂亮(看录像片)(二)学生初读课文(三)利用贴图,再现情境1.在学生已经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到了农村看到了什么?教师随学生说的贴图评解。
2.提出疑问,逐步理解。
(1)新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学生通过看图回答,再引导看书上是怎样讲的)读一读,读出喜爱的语气。
(2)“青”和“白”是说新房的什么?(3)新房周围是什么样的?你怎样理解“花果香”和“树成行”?教师贴图或让学生贴,进一步弄懂“前和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