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9章 压铸模设计实例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9章 压铸模设计实例
(5) 根据压铸机的技术特性,准确选定安装尺寸,使 压铸模与压铸机的连接安装既方便又准确可靠,能充分发 挥压铸机的技术功能和生产能力。
(6) 在条件许可时,压铸模的零部件应尽可能实现标 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以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
3. 压铸模设计的步骤 压铸模的设计步骤主要有: (1) 根据产品使用的材料种类、产品形状、结构和 精度等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工艺规程。 (2) 确定型腔数量、铸件在模具内的放置位置,进 行分型面、浇注系统和排溢系统的设计。 (3) 确定镶块与型芯的镶拼形式和固定方法,进行 成型零件的设计。 (4) 确定抽芯距和抽芯力,进行抽芯机构的设计。 (5) 确定推出元件的位置,进行推出机构的设计。 (6) 选定压铸机,进行模架、加热和冷却系统的设 计。 (7) 校核模具与压铸机的相关尺寸,设绘模具总装 图及零件图。 (8) 编制技术文件。 。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
9 压铸模设计实例
• 9.1 压铸模设计的依据与步骤 • 9.2 典型压铸件的模具实例分析 • 9.3 屏蔽盒压铸模设计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
9.1 压铸模设计的依据与步骤
压铸模是进行压铸生产的主要工艺装备,生产过程能 否顺利进行,铸件质量有无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 具结构的合理性和技术上的先进性。压铸生产时,压铸工 艺参数的正确采用,是获得优质铸件的决定因素,而压铸 模则是正确地选择和调整有关工艺参数的基础。压铸模与 压铸工艺、生产操作存在着极为密切而又互为制约、互相 影响的特殊关系。其中,压铸模的设计,实质上是对生产 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所以,在设计压 铸模时,必须全面分析铸件结构,熟悉压铸机操作过程特 性及工艺参数可调节的范围,掌握在不同压铸条件下金属 液的充填特性和流动行为,并考虑到加工性和经济性等因 素。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实际、满足生产要求的压 铸模。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
7. 注意事项 由于左右滑块成型面积较大,所以在 计算机床的锁模力时应充分考虑,否则锁模力不够,压铸 时将出现涨型,甚至损坏模具;由于滑块需配作,同时还 应考虑温度升高对模具的影响,故设计及制造精度要求较 高;模具特别是滑块部位应经常清洗,以防压铸时金属液 的窜入而出现滑块卡死,另外,导块及楔紧块磨损后也应 及时更换,该模具设计使用寿命8~10万次,实际使用寿 命达10万次以上。
图9-1 QD1212驱动端盖图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
QD1212驱动端盖压铸模结构如图9-2所示。
图9-2 QD1212驱动端盖压铸模结构
1-复位杆 2-顶杆 3-型心 4-动模衬 5-滑块 6-动模底板 7-推板 8-固定板 9-垫块 10-动模套板 11-滑块座 12-定模板
13-滚珠 14-导块 15-圆柱定位销 16-定模衬 17-定模型芯 18-浇口套 19-镶块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
1. 压铸模设计的依据 压铸模设计的依据有: (1) 产品图纸和生产纲领。 (2) 产品技术条件和压铸材料。 (3) 压铸机规格。 (4) 生产批量。 2. 压铸模设计的基本要求 压铸模设计时应考虑如 下基本要求: (1) 所生产的压铸件,应符合产品图纸所规定的形状、 尺寸及各项技术要求,特别是要设法保证高精度和高质量 部位达到要求,要尽量减少机械加工部位和加工余量。 (2) 压铸模应适合压铸生产工艺的要求,并且技术经 济性合理。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
4. 顶杆预复位机构 合模时,由于滑块与顶杆发生 干涉,故该模具必须设置顶杆预复位机构,使顶杆预先复 位,以防顶杆被滑块截断。顶杆预复位机构由固定在定模 板上的回位推杆和固定板8上安装的回位滑块组成,合模 时回位推杆推动回位滑块移动,使推板带动顶杆预先复位, 从而确保合模时滑块与顶杆不会发生干涉。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
9.2 典型压铸件的模具实例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9.2.1 QD1212驱动端盖压铸模分析
QD1212驱动端盖如图9-1所示,
由图可知,该产品结构较复杂且
有内凹,故不能简单一次分型。
另外,该产品局部壁厚存在不均
现象,且铸件品质要求较高,不
允许有欠铸、裂纹、气孔及缩孔
存在。铸件为大批量生产,材料 为YL104。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
(3) 在保证压铸件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应采用 合理、先进、简单的结构,减少操作程序,使动作准确可 靠,构件刚性良好,易损件拆换方便,便于维修,并有利 于延长模具工作寿命。
(4) 压铸模的各种零件选材适当,配合精度选用合理, 能满足机械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的要求,能达到各项技 术要求。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
1. 分型面 基于产品结构特点,压铸模采用动、定 模分型加左右滑块结构。图9-2中Ⅰ-Ⅰ为动定模分型面, 铸件内腔尺寸由定模型芯形成,外部尺寸由动定模衬和左 右滑块形成。Ⅱ-Ⅱ为动模滑块分型面,合模压铸时,滑 块与动定模衬贴紧形成铸件,开模时滑块随动定模同时打 开取出铸件。
2. 浇注系统 该模具采用偏心浇口,缝隙式内浇道 开设在滑块上,铸件成型及内在品质均较好,但内浇口液 流对定模型芯17冲击较大,为此,在该处定模型芯位置采 用镶块结构,以便于更换,可延长定模型芯使用寿命。
3. 滑块 铸件由于内凹,所以必须采用滑块结构成 型,此为该模具设计之关键。滑块采用左右滑块结构。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
上下滑块座11分别固定在动模套板10上,T型导块14由定 位销15固定在滑块5上,滑块5通过斜拉杆(斜拉杆固定在 定模板上,因滑块较大,为保证滑块能顺利打开,左右滑 块分别采用了双斜拉杆结构)的作用可在滑块座11上滑动。 为了减小滑块滑动时的摩擦阻力,在滑块座上特别设计安 装了滚珠结构,滑块移动时,导块14在滚珠13上滑动,这 样减少接触面积,同时大大降低摩擦阻力,可防止滑块出 现卡死现象。采用镶嵌式导块结构是考虑到导块磨损时便 于更换,可延长滑块的使用寿命。合模后,滑块由固定在 定模板上的镶嵌楔紧块锁紧,采用镶嵌式楔紧块有2个优 点:一是便于制作,二是磨损后便于更换。开模时滑块的 滑移行程由弹簧定位钉定位。
5. 冷却系统 该模具在定模型芯、动定模衬上均设 计了水循环冷却系统(图中未画出),当模具温度升高时可 对模具进行冷却,提高铸件品质,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6. 模具特点 由于滑块的作用,开模时利用开模力 使铸件自动脱离定模型芯而留在动模内,铸件顶出力较小, 铸件易于脱模;由于滑块采用滚珠结构,故滑块虽较大, 但运动平稳,不会出现卡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