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引言 (3)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 (3)(一)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差别 (3)1.性质不同 (3)2.对象不同 (4)3.围不同 (4)4.区域不同 (4)(二)新贸易保护主义鲜明的时代特点 (4)1.特定的时代背景 (4)2.特定的政策目标 (5)3.广泛的保护对象 (5)4.体系化的保护措施 (5)三、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分析 (6)(一)国际竞争加剧 (6)(二)跨国公司部贸易的发展改变了国际贸易差额的分布 (6)(三)国际贸易中双边主义与区域主义兴起 (6)(四)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一定冲击 (7)四、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7)(一)加快制度的调整和创新 (7)(二)努力建立和谐的双边经济关系 (8)(三)调整出口战略,扩大国需求 (8)(四)努力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 (8)(五)切实推进科技兴贸战略 (9)(六)加强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工作 (9)1.努力构建WTO框架的产业保护体系 (9)2.完善现有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9)(七)加快对现有行业协会的改革 (10)参考文献 (10)致语 (12)试析“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和应对策略摘要自从中国加入WTO,国的市场进一步得到开放,对外贸易随之取得了较大幅度增长。
但是与此同时,中国与美欧主要贸易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频频发生,尤其是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经济及对外贸易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国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
因此,正确地认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深入研究其理论基础,对于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全球性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从研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和理论基础两方面入手,探索发展规律,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为在以出口为生的企业提供参考资料,帮助企业应对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要特点理论基础The Main Features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The New Trade Protectionism"Abstract: Since China joined the WTO,the domestic market has deeply opened up,and foreign trade has made more substantial growth. At the same time,when it comes to say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r Europe and other major trad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new trade protectionism on China's economy and foreign trade had a considerable negative impact,causing widespread domestic concern. Therefore,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new trade protectionism,in-depth study of the basic theory,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will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Man against trade protectionism issues currently facing the global,from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new trade protectionism two-pronged approach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law,theory and practice,in order to export-dependent companies,providing additional resources to help businesses cope with the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Keyword: The New Trade Protectionism Main Features Theoretical Basis一、引言新贸易保护主义同时被称为“新重商主义”或“超贸易保护主义”,70年代,日本和西欧经济崛起,美国经济开始面临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经济滞涨与贸易逆差随之出现,美国中断了二战后奉行的贸易自由化,开始实行以许可证、配额等非关税措施的贸易保护政策,这一举动掀起了二战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并且延续至今。
区别于历史上已出现过的将关税措施作为主要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这一思潮以及其政策被称为新贸易保护主义。
新贸易保护主义目的是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不过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条件是新的全球贸易,需要以新形式规避多边的贸易制度约束,为了保护本国就业,实施贸易保护,同时维持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中本国的支配地位。
相比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它的特点是名义上的合理性、政治上的便利性、形式上的隐蔽性、实际效果的有效性和技术上的歧视性。
伴随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主潮流,新贸易保护主义比传统的关税壁垒更具隐蔽性和“合理性”,例如环境保护措施,安全标准与技术认证等环保与技术壁垒和反倾销与保护知识产权等形式都可以帮助它们在国际贸易中规避掉多边贸易制度约束、方便实行贸易保护,达到保护本国的就业、维护在其国际分工以及国际交换过程中支配地位的目的。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以环境保护为名义的“绿色壁垒”、凭借技术优势构建技术壁垒、对外贸易管理和反倾销。
相关研究表明,相比于以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的传统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拥有形式上的隐蔽性和名义上的“合理性”,相比于通过谈判实行减让关税的措施,绿色和技术贸易壁垒是很难通过外交的努力或者谈判来消除,同时其具体形式是复杂多变的,常以新科技为支撑。
我们只有“以强制强”,用相应的高科技手段,才能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一)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差别新贸易保护主义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比较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性质不同主要是经济较落后的国家为了实现工业化,从而发展本国经济,对某部门和行业实行保护措施,以促进这些部门和行业迅速成长的思潮理论。
这一种保护的最后结果是自由贸易之路。
相比较,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发达国家为保住经济优势地位,广泛地实行保护措施,以此维持其政治及经济利益的思潮理论。
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在贸易行为上没有改变国际贸易的政策总趋向,但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很有可能影响国际贸易政策总趋向的。
2.对象不同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对象是弱小的新兴工业;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对象是陷入结构危机的产业部门。
农业,一个特殊产业,在许多国家的任何时期都会受到保护。
3.围不同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保护围在商品贸易或资本贸易领域;新贸易保护主义保护围扩展为服务贸易或技术贸易领域,因为在20世纪70、80年代,服务或技术是发达国家贸易的主要因素,与商品和资本贸易相似,遇到了贸易壁垒。
4.区域不同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基础是国家贸易壁垒;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基础是区域贸易壁垒,也就是说由一个国家的贸易保护进化为为区域级的贸易保护。
在各自区域围之,国家之间还是实行自由贸易,对区域之外国家实行共同关税壁垒,例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
欧共不仅是通过关税同盟以及共同的农业政策一致对外,筑起了贸易壁垒,同时将这一区域保护的围扩大至联系国,对46个发展中的国家实行优惠制,西欧的工业品以及农产品市场却逐渐对外封闭,这一举措影响到了美国的出口利益,促使了美国国新保护主义的思潮。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标志着美国由狭隘的全球自由贸易退化为强调“互惠”的、区域之间的自由贸易上来。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鲜明的时代特点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全新鲜明的时代特点,具体如下。
1.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历史时期,贸易保护主义有独有的时代背景。
重商主义贸易保护与15至17世纪资本主义准备期相适应,这是金银货币就是财富,所以重商主义贸易保护是对财富的保护。
斯特传统贸易保护论是自由竞争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代表,核心是生产力理论,其认为财富生产力远远重要于财富本身,生产力是一个关系国家存亡的关键问题,经济落后的国家通过关税壁垒的保护措施保护本国幼稚产业和实现工业化。
普雷维什中心外围论研究了发展中的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长期趋势,提出了实行贸易保护的政策,推动了发展中的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国际分工,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
19世纪后半期至二战之前,发达国家产生了超贸易保护主义,与垄断资本全球市场份额扩大,过剩产能、经济危机转嫁相适应。
新贸易保护主义发源于二战后的美国,以GATT/WTO为主导,是国际多边的自由贸易体制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发达国家为维持经济优势的产物,具体表现是产业保护,主要表现是市场争夺以及对产业垄断。
2.特定的政策目标任何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都有其独自的政策目标。
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就是旧贸易保护主义,是经济落后国家与外围国家之间通过保护初级产业以促进弱势产业快速成长,最终撤销保护进而走向自由竞争为最终目的,即保护为了最终的不保护,所以旧贸易保护主义无法改变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趋势。
二战之后,GATT/WTO产生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发达国家维护昔日的经济优势地位、巩固加强市场垄断地位、获取高额的垄断利益的手段,通过贸易保护措施来维持政治经济利益,主要表现是市场争夺和产业垄断,及对本国就业的保护。
与二战前贸易保护主义不同,并不是以培养自由竞争能力,而是一巩固加强市场垄断为目的,它的政策行为影响到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趋势。
3.广泛的保护对象旧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对象是指幼稚产业或者出于弱势的新兴工业,主要表现为物的保护。
而战后的贸易保护表现为产业保护,主要表现为市场的争夺和对产业的垄断。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对象一方面是本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正在衰落的垄断产业;另一方面是本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保护围不仅扩大到货物贸易的一切领域,而且扩大到服务、技术、投资、知识产权等领域。
所以从当前贸易保护的特点可以看到,现在的贸易保护是就业保护,也就是人本主义,因为资本已经不能忽视人的存在和权力,而且,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是为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