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管理经济学第三组作业(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管理经济学第三组作业(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37
第四章 施工企业项目隐性成本研究
4.3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各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体制成本
机会成本
质量问题
机制成本 管理混乱 素质成本
安全问题
工期问题
费用问题
38
第四章 施工企业项目隐性成本研究
4.3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各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
影响
企业层面
项目层面
体制成本 机制成本 素质成本
6
第一章 生产成本的相关概念 1.3 常用的几种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
(1) 降低人工成本 精简组织,减少组织层数 通过工作抽样等方法削减雇佣人数 在无法继续削减雇佣人数的情况下,通过一些方法提高 劳动生产率 (2) 提高材料的有效利用率
掌握生产过程中材料损失 制定消除损失的具体对策
7
第一章 生产成本的相关概念 1.3 常用的几种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
24
第二章
隐性成本产生的原因
2.决策失误
决策存在于企业的各个方面,任何方面决 策不合理均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损失。如果在 缺乏信息时候急于求成,只是为了邀功而盲目 做出错误的判断,或者因为怕承担可能失败的 风险而优柔寡断,失去最佳决策时机,这些不 适当的行为都会增加企业将来的运营成本。
25
第二章
隐性成本产生的原因
31
第四章 施工企业项目隐性成本研究
4.2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表现形式
3.素质成本
素质成本:素质成本是指因管理人员、公司员工的 个人素质不高造成的决策失误、管理失控、索赔不力、 追款不及时等情况,从而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成本,包括 两方面,一是知识、技能方面的;二是道德方面的。
32
第四章 施工企业项目隐性成本研究
将降低产品成本的“重心”从生产阶段转移到开发设计阶段:
其一:“有备无患”,即在开发设计阶段乃至企画阶段就开始 降低成本的活动。
其二:“重心转移”表现为成本的 “筑入”特征。
成本企画着眼于成本的发生源泉 ,立足于源泉做事前的、周密的 、全盘的分析考察,把产品的装配成形视为“成本的装配成形”, 这种思想是现代成本管理思想的巨大飞跃。
质量成本 工期成本 费用成本 安全成本 机会成本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实施后表现出来 在企业前期决 策已经造成
这部分为施工企业隐性成本的源头,该部分的成本难以用数字来描述
39
第五章
隐性成本控制的对策建议
1
树立新的成本观念 ①树立起有效成本 的观念 ②树立未来成本的 观念 ③树立全程成本的 观念 ④树立全员成本的 观念
4.2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表现形式
6.工期延误成本
工期延误成本:是指由于施工单位自身的原因而导致 的工程延期、滞后,为了使工程能够在合同约定时间或者 按照原计划完成而额外增加的赶工费用。包括增加的人、 材、机的投入,以及采取相应施工方案所导致的各种额外 费用,如临时设施费、夜间施工费等。
35
第四章 施工企业项目隐性成本研究
23
第二章
隐性成本产生的原因
1.信息失真
主要来自于企业内外信息不对称、外部 信息失真、内部信息失真。内外信息不对称 是指企业在对于宏观经济政策、市场竞争态 势、行业状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不了解;外 部信息失真是企业对与外界所收集的信息不 真实或者了解认识错误;内部信息失真是企 业内部各部门或者同部门不同级别所传递的 信息不真实或者篡改了原来的本意。
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小组成员:庾美玲 米虹俐 伍倩 肖雅匀
篇 章 一
“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
目 录
第一章 生产成本的相关概念 第二章 日本成本管理的代表模式——成本企画
第三章 丰田汽车成本企画案例分析 第四章 新时代背景下“成本企画”面临的挑战与创新 第五章 对我国制造业的启示
1.体制成本 2.机制成本
3.素质成本
4.机会成本
6.工期延误 成本 8.费用成本
29
5.质量成本
7.安全成本
第四章 施工企业项目隐性成本研究
4.2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表现形式
1.体制成本
体制成本:主要是因为企业管理体制落后,导致组织 机构臃肿、管理层次过多、部门设置不当、管理流程不科 学、人浮于事、多头领导或无人领导、领导权威失灵、信 息失真、资源配置不科学、企业文化缺陷、人才流失等后 果,从而为企业隐性成本的发生提供温床。 施工企业中:管理层与劳务层没有脱离;母子公司机 构重叠;实行项目部存在的弊端。
30
第四章 施工企业项目隐性成本研究
4.2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表现形式
2.机制成本
机制成本:指由于用人机制、激励措施、监督约束机 制、分配机制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不科学、没有得到落实而 导致的管理混乱、决策失误、企业形象受损等情况,从而 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者成本的增加。 在施工企业主要表现为: a.激励奖惩机制不合理 b.用人机制不透明 c.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
通在制品库存、优化工厂布局、以面包车方式递送零件 、用“软工具”消除替代“硬工具”等“软措施”实现敏捷制 造
9
第二章
日本成本管理的代表模式——成本企画
2.1 从目标成本思想延伸而来的“成本企画” (锋利的日本秘密武器)
成 本 企 画 的 运 作 机 制
10
第二章
日本成本管理的代表模式——成本企画
4.2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表现形式
4.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必须放弃的其他收 益的最大值,本文把机会成本理解为因处于闲置状态而不 能创造价值,甚至还要耗用企业资源的成本,如毫无选择 和针对性地投标占用的资金成本、人员闲置成本、材料闲 置成本、机械闲置成本,以及工程款的催收不力等等,都 有可能导致施工企业的机会成本增加。
13
第三章
丰田汽车成本企画实施案例分析
3.1 公司背景
丰田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 创立于 1933 年。早期的丰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车名噪一 时,近年来的克雷西达、凌志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 20世纪60年代初,丰田汽车公司在新车开发和车型更新中创 办了新的管理会计制度——成本企画。 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 之后,成本企画真正成为一种确保目标利润的手段。日本丰田 公司利用成本企画大幅降低成本,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成本 企画从改变设计入手解决了当时传统成本管理无法解决的汽车 成本骤升的问题。
外部运营失灵: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 内部运营失灵:机理如下图
3.运营失灵
26
第三章
隐性成本的特点及危害
隐性成本的特点
潜在性 爆发性 放大性
隐性成本的危害
27
第四章 施工企业项目隐性成本研究
4.1 施工企业显性成本表现形式
28
第四章 施工企业项目隐性成本研究
4.2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表现形式
17
第四章 新时代背景下“成本企画”面临的挑战与创新
丰田成本企画模式的创新
18
第五章
对我国制造业的启示
1 2 3 4
19
篇 章 二
目 录
第一章 隐性成本的相关概念 第二章 隐性成本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 隐性成本的特点及危害 第四章 施工企业项目隐性成本研究 第五章 隐性成本控制的对策建议
第一章
2.2 成本企画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1959年末 成本企画首次出 现在丰田社史中 1962年 丰田公司导入成 本企画的主要工 具——价值工程 1967年 丰田公司制定了“成 本企画实施规则”
如今,成本企画作为日本独特的成本管理方法有了长足的发 展,不仅在汽车、电机、机械制造与精密电子仪器等装配型 企业已经落地生根,而且在冶金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甚至 食品业都有了相当程度的推广实施。
33
第四章 施工企业项目隐性成本研究
4.2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表现形式
5.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是指因管理人员经 验不足、玩忽职守、偷工减料、假公肥私等原因而导 致的返修、重做等问题,从而给施工企业带来的额外 费用和成本,它也是施工企业隐性成本的一部分。
34
第四章 施工企业项目隐性成本研究
(3) 降低次品率,提升品质 进行JIT生产 进行质量管理 (4) 降低库存成本 集中保管场所 缩小保管空间 容器/包装之标准化 先入先出的保管方式 提高员工削减库存的意识 设定各料品的放置空间与场所明确设定规定之放置场所
8
第一章 生产成本的相关概念 1.3 常用的几种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
(5) 缩短产品制造的准备和加工时间 通过借助工业工程 (IE) 进行工程分析、动作研究、时间 研究、搬运设计、价值分析等对加工过程本身进行改善。
40
第五章
隐性成本控制的对策建议
健全体制
①优化组织结 构,简化管理 层次 ②营造良好的 企业文化
16
第四章 新时代背景下“成本企画”面临的挑战与创新
周海荣、李玲(2004)认为成本企画模式本身的局限性包 括:未来的不可预测性可能使企业根据某一特定目标市场价格 进行的成本企画成为徒劳;单纯地按照某一目标利润率来确定 产品的目标成本,会丧失创造不可比产品的市场价格与适度成 本的最优匹配;成本压力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风险,如制造过 程产品功能减少、降低质量要求或供应商“叛变”等。尤其在 当前大数据背景下,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顾客需求、竞争格 局以各种结构、非结构的数据存在,成本企画固有的局限性出 现“放大”效应。 因此,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成本管理的创新,以期找到更重 视市场环境、顾客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4.2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表现形式
7.安全成本
安全成本:是指由于安全事故而导致的人、材 、机的损失和由此引起的各种花费和成本,以及由 于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导致的企业形象受损、资质降 低、客户流失等各种额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