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杨村煤矿各煤层煤质特征

杨村煤矿各煤层煤质特征


( 3) 挥发分( Vdaf ) 。根据各煤层干燥无灰基挥 发分( Vdaf ) 产率分析统计结果( 表 3) ,各煤层挥发分 含量差别不大,其变化范围: 原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为 10. 80% ~ 20. 67% ,平 均 14. 83% ; 浮 煤 灰 分 在 36. 87% ~ 46. 51% 之间,浮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 1) 1-1 和 1-2 煤层。杨村煤矿 1-1 和 1-2 煤层 主要 由 镜 煤、暗 煤 和 丝 炭 组 成,1-2 煤 层 镜 煤 占 38. 40% ~ 69. 44% ,暗 煤 和 丝 炭 占 20. 14% ~ 53. 20% ,以半亮型煤为主。煤层结构简单至复杂, 一般含夹矸 1 ~ 2 层,厚 0. 15 m,夹矸成分为泥岩和 炭质泥岩。
1 各煤层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
1. 1 各煤层物理性质 杨村煤矿井田各煤层有基本相似的物理性质:
黑色,条痕为黑褐色,具沥青光泽。1-1、1-2、2-1、2-3 煤层密度分别为 1. 35,1. 40,1. 35,1. 40 t / m3 ,硬度 低,易于风化,风化后颜色变浅且碎裂为小块或粒状 和粉末状。 1. 2 煤岩特征
用途作出综合评价。
关键词: 煤岩特征; 动力用煤; 煤质分析
中图分类号: P618. 1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3 - 0506( 2012) 07 - 0045 - 04
杨村煤矿位于义马矿区西部三门峡市渑池县境 内,北距渑池县城 5 km,东北距义马市 18 km,西距 三门峡市 50 km,东距洛阳市 70 km。区内有铁路专 用线在渑池站与陇海线相接,渑杨公路直达区内,交 通便利。主要开采煤层为 1-1 煤、1-2 煤、2-1 煤以及 2-3 煤。
2012 年第 7 期
中州煤炭
总第 199 期
杨村煤矿各煤层煤质特征浅析
薛建中,赵明坤,薛 冰,杜小冲
( 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摘要: 为了更好地掌握杨村煤矿各煤层的煤质情况,从实际出发,结合相邻矿井资料,对该矿各煤层的物理性
质、煤岩特征、各煤层的化学组成、工艺性能及其可选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各煤层的煤质类型,并对其工业
4. 12% ~ 6. 32% ,平 均 5. 49% ,该 煤 层 属 低 灰 煤。 在 37. 39% ~ 45. 35% 之间。
③2-1 煤层: 原煤干燥基灰分为 9. 35% ~ 16. 70% , 平均 13. 38% ; 浮 煤 灰 分 为 4. 91% ~ 6. 81% ,平 均 6. 22% ,该煤层属低灰煤。④2-3 煤层: 原煤干燥基 灰分为 11. 59% ~ 19. 60% ,平均 16. 27% ; 浮煤灰分
( 4) 硫分( St,d ) 。井田内各煤层硫分特征见表 4。①1-1 煤层: 原煤硫分( St,d ) 为 2. 04% ~ 9. 21% , 平均 4. 96% ,浮煤硫分( St,d) 为 0. 53% ~ 1. 63% ,平 均 1. 09% ; 依据相关标准进行质量分级,属高硫煤。
为 5. 58% ~ 8. 40% ,平均 6. 62% ,该煤层属低—中 灰煤,以中灰煤为主,占 53. 3% ,低灰煤占 46. 7% 。
( 2) 灰分( Ad) 。①1-1 煤层: 原煤干燥基灰分为 ·45·
2012 年第 7 期
中州煤炭
总第 199 期
16. 56% ~ 25. 04% ,平均 20. 09% ; 浮煤灰分 5. 07% ~ 6. 54% ,平均 5. 76% ,依据相关标准进行质量分 级,该煤层属中灰煤。②1-2 煤层: 原煤干燥基灰分
矿物质
黏土 矿物
黄铁矿
显微 结构
1. 12 2. 32 均一状 9. 60 0 ~ 0. 3 镶嵌状
( 3 ) 2-3 煤 层。 以 暗 煤 和 丝 炭 为 主,镜 煤 占 38. 9% ,暗煤和丝炭占 50. 7% ,属半亮型至暗煤型。 在有机显 微 组 分 中,镜 质 组 占 46. 70% ,惰 质 组 占 45. 80% ,无机显微组分黏土矿高达 9. 60% ,黄铁矿 为 0 ~ 0. 30% ,显微结构呈镶嵌状。煤层结构复杂, 含夹矸 3 ~ 7 层,厚 0. 28 m,夹矸成分主要为泥岩。
( 2) 2-1 煤层。以镜煤为主,丝炭、暗煤次之,少 量暗亮煤,镜煤占 45. 8% ,暗煤和丝炭占 41. 5% ( 表 1) ,属半亮型煤。有机显微组分中主要为镜质组, 占 62. 27% ,惰质组占 28. 76% 。无机显微组分以黏 土矿和黄铁矿为主,显微结构呈均一状或条带状结 构( 表 2) 。煤层结构简单至复杂,一般含 1 ~ 3 层夹
2 煤的化学组成
煤的化学组成可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两大类, 以有机质为主体。煤中的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 氮、硫等元素组成,无机质包括水分和矿物质。在研 究煤的化学组成时,一般通过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来了解煤中有机质、无机质的含量和性质,初步评定 煤的工业性质和用途。 2. 1 工业分析
( 1) 水分( Mad ) 。井田勘探期间对各煤层进行 了水分分析,分析结果见表 3。各个煤层煤中水分 相差不大,其他煤层煤中水分平均值均大于 5% 。
收稿日期: 2012 - 05 - 29 作者简介: 薛建中( 1956—) ,男,河南郑州人,工程师,1979 年毕业 于陕西煤炭工业学校,长期从事煤田地质、地球物理勘探等工作。
矸,厚 0. 03 ~ 0. 82 m,夹矸成分以泥岩为主。
孔号 5003
表 1 各煤层镜煤、丝炭 + 暗煤含量
%
镜煤含量
2-1 煤
2-3 煤
45. 8
38. 9
丝炭 + 暗煤含量
2-1 煤
2-3 煤
41. 5
50. 7
表 2 主要煤层宏观、微观煤岩组分定量分析结果 %ຫໍສະໝຸດ 宏观煤岩成分含量煤

镜煤
暗亮煤
丝炭 暗煤
2-1 59. 00 12. 00 29. 00
2-3 40. 80 11. 00 48. 20
主要组分 镜质组 惰质组 62. 27 28. 76 46. 70 45. 8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