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洞室开挖监理实施细则(标准范本)

地下洞室开挖监理实施细则(标准范本)

编号:****/JL**XZ-0** ************工程监理第**标段地下洞室开挖监理实施细则****************有限公司***********************工程监理第**标段监理部20**年**月**日目录1、总则 (2)1.1编制依据 (2)1.2适用范围 (2)1.3负责土方工程施工监理单位员及分工 (2)2、开工审批内容及程序 (3)3、质量控制的内容、措施和方法 (5)3.1施工过程监理 (5)3.2隧洞开挖数据及地形图规格 (5)3.3隧洞开挖监测和资料整理工作 (5)3.4隧洞开挖施工措施计划 (6)3.5隧洞开挖发现异常的处理 (6)3.6工程质量检验原则 (6)3.7工程质量检验要求 (6)3.8地下照明和通风 (7)3.9排水设备 (7)3.10单元工程质量评定 (7)4、施工质量控制 (8)5、单元工程划分及验收 (9)6、工程计量和结算支付 (10)地下洞室开挖监理实施细则1、总则1.1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第**标段施工合同;(2)***********工程施工第**标段招标、投标文件;(3)***********工程施工第**标段设计图纸及说明;(4)***********工程监理第**标段监理合同、监理规划;(5)《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2015);(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8)《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378-2007);(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SL714-2015);(10)《**************办关于做好********市内****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2009]**号);(11)批复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

1.2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工程施工第**标段的地下洞室开挖工程。

1.3负责土方工程施工监理单位员及分工1.3.1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地下洞室开挖施工监理的组织管理工作;1.3.2监理工程师***、***负责现场地下洞室开挖施工监理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履行与地下洞室开挖工程有关的监理工程师职责,监理员***、***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履行与地下洞室开挖工程有关的监理员职责;1.3.3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现场测量监理工作。

2、开工审批内容及程序2.1施工单位在施工放样前7天,完成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工作,并将下述成果资料报送监理部:(1)首级施工控制网布置图,测量技术设计书(或观测大纲)(如果本项工作应由施工单位完成);(2)首级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平差计算(包括成果表)及测量技术总结(如果本项工作应由施工单位完成);(3)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技术设计书,加密测量技术总结及成果。

施工单位应在土方开挖前3天,将开挖前实测地形和开挖放样剖面图报送监理单位复核,经监理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开挖。

监理单位的复核,并不减轻施工单位对其放线准确性应负的责任。

2.2施工单位应在现场放样前3天,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及施工条件完成放样措施计划并报送监理部,措施计划应包括下述内容:(1)开挖场区周围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设置、校核测量、编号情况及平面图;(2)计算的放样数据;(3)放样方法及其点位精度估算;(4)放样程序、技术措施及要求;(5)测量专业人员的设置,使用的仪器、设备配置以及仪器设备检验和校正情况;(6)数据记录及资料整理制度;(7)质量控制和验收措施。

2.3进洞口明挖及其洞挖工程开挖前7天,施工单位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现场地形地质条件和施工水平,完成隧洞方开挖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报送监理部审核。

施工组织设计报告内容应包括:(1)开挖施工布置图;(2)开挖方法、程序和施工作业措施;(3)开挖施工设备和辅助设施;(4)明挖段的边坡及洞口的防护;(5)出碴、弃碴措施及其土石料的利用计划与土石场堆置设计;(6)施工排水、通风、照明措施;(7)安全作业措施及出现不良地质条件时的安全防护预案;(8)预留保护层的设置和措施;(9)施工进度计划报告;(10)质量保证措施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2.4任何单项工程开工前7天,施工单位应对开挖剖面的实地放样成果进行复核并将放样成果报到监理部审核。

为确保放样质量,避免造成重大失误和不应有的损失,必要时,监理部可以要求施工单位在测量监理工程师直接监督下进行对照检查,但是监理工程师所进行的任何对照检验和审核,并不意味着可以减轻施工单位对保证放样准确性所应负的合同责任。

2.5隧洞、岸坡等按着设计要求开挖,首先对进洞口危岩、不安全边坡进行处理并经设计、监理、施工联合验收,符合进洞安全要求才能进入洞内施工。

在清理就绪后,施工单位必须向监理部报送中间申请检验报告。

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安排进行地形测量和地质测绘工作。

2.6上述报送的文件和需要审签的意见单,均一式四份,经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签署后递交。

监理部审阅后在限定时间内送返签意见单一份,原件不退回。

审签意见包括“照此执行”、“按意见修改后执行”、“已审阅”、及“修改后重新报送”四种。

2.7除非施工单位接到的审签意见单,审签意见为“修改后重新报送”。

否则施工单位可即时向监理部申请开工许可证,监理部将于接受施工单位申请单的3~12小时内开出相应工程项目的开工许可证。

2.8如果施工单位未能按期向工程监理部报送上述文件,由此而造成施工工期延误和其它损失,均由施工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若施工单位在限期内未收到监理部应退回的审签意见,可视为已经审阅。

3、质量控制的内容、措施和方法3.1施工过程监理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测量工作,施工单位的施工测量应包括下述内容:(1)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控制图、进行测量放线,按实际地形测量开口轮廓位置;在施工过程中,测量、检查开挖数据及高程;(2)测绘或搜集开挖前后的原始资料,如覆盖层、竣工建基面等内容的纵、横数据面图及地形图;(3)测绘岸坡及其它开挖部位的开挖施工现场地布置图及各阶段开挖面貌图;(4)提供单项工程各阶段和竣工后的土石方测量资料;(5)有关基础处理的测量工作。

3.2隧洞开挖数据及地形图规格(1)原始地面地形比例为:1∶100~1∶500;(2)用于工程量数据计算的断面比例为1∶100~1∶200;(3)竣工建基面地形图比例为1∶100~1∶200。

3.3隧洞开挖监测和资料整理工作在整个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做好监测和施工原始记录及其整理工作,并在次月5日前,向监理部报送当月的原始记录资料,以利于监理工作的进行。

施工原始记录资料包括下述内容:(1)观测资料;(2)采用的施工方法、机械配置以及劳动力组合;(3)机械生产效率及主要材料消耗量;(4)施工中发生的重大问题的处理措施及处理过程;(5)各阶段的施工进度及所完成的工程量;(6)质量检查原始资料。

若开挖完成,施工单位还必须主动配合施工地质工程师完成相应开挖部位的地质描图;并向监理部报送竣工测绘图及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说明。

3.4隧洞开挖施工措施计划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按核定的施工措施文明施工,加强技术管理和工程总结工作,当出现作业效果不符合设计或施工技术规程规范要求时,应随时调整或修订施工措施计划并报送监理部审核。

3.5隧洞开挖发现异常的处理施工中,发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或其它实际条件与设计条件不符时,应及时将有关资料报送设计单位、施工地质责任单位和监理部,供设计单位修改设计时参考。

3.6工程质量检验原则(1)施工单位首先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自检。

未经施工单位自检或自检不合格、自检资料不完善的单元工程(或工序),监理部有权拒绝检验。

(2)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经自检合格后报验的单元工程(或工序)质量,按有关技术标准和施工合同约定的要求进行检验。

检验合格后方予签认。

3.7工程质量检验要求暗挖土方工程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8-1 暗挖法土方开挖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表3.8地下照明和通风(1)在地下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按技术条款及SL378-2007第12章的规定,提供全部地下开挖工作面的照明。

(2)地下开挖作业的卫生标准以及通风、防尘和防有害气体的要求应遵守SL378-2007第11章的规定。

(3)施工单位应按监理单位的指示,配置监测气体浓度所必须的仪器仪表,以及报警信号系统,这些设备及仪表应由具有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鉴定和校正。

(4)严禁地下开挖中使用烧汽油或液化石油气(丙烷、丁烷、乙烯、丁烯)的内燃机。

3.9排水设备(1)在地下开挖期间,施工单位应按监理单位批准的排水系统,负责在每一掌子面设置足够的排水设备和设施(包括量测仪表),并负责全部排水设备和设施的采购、运输、安装和维护。

(2)施工单位应按照监理单位批准的水流控制计划,采购、运输、安装和维修地下水量测仪表,这些仪表应能准确地量测地下排出的水量,所有量测仪表均应有出厂产品合格证书,并由具有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鉴定和校正。

(3)除合同规定或监理单位指示应予保留的设备和设施外,施工单位应在地下开挖完工后,拆除排水系统的所有设备和设施(包括工作平台、管线、量测仪表和电缆等)。

3.10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监督施工单位真实、齐全、完善、规范地填写质量评定表,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对工序、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进行自评,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等级自评结果进行复核检验。

地下洞室开挖工程需要进行质量评定的单元工程有:洞身开挖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

4、施工质量控制4.1开口轮廓位置和开挖数据面的放样,应保证开挖规格,除非设计另有规定,否则应满足下列精度要求:覆盖层的放样,平面位置点位误差不大于50㎝,高程点位误差不大于25㎝。

4.2洞口掘进前,应仔细勘察围岩的稳定性,并对危险部位进行处理和支护,洞口的边坡开挖完成后,在进行洞脸土体和起始洞段开挖时,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洞口土层松动和塌方;洞口开挖中,要注意以下事项:(1)削坡应自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层垂直作业;(2)做好危石清理,坡面加固,防护及排水工作;(3)进洞前须注意对洞脸岩体进行鉴定,确认稳定或采取措施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开挖洞口。

4.3开挖过程中,应定期检测隧洞方向、中心线和高程,每次放炮后,均应进行规格检查,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应及时修正。

除非设计另有规定,否则规格检查应符合下列精度要求:(1)开挖放样误差,一般不大于10cm;(2)断面测量相对于中线的误差不大于5cm;(3)断面间距一般不大于5m,对起伏差或线型变化较大的部位,应适当加测断面;(4)一般地质条件下,洞室径向超挖值不得大于20cm,也不应出现欠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