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名人故事600字左右
1956年他出生于一个韩国华侨的家庭,正当家人为其顺利出生
欢呼雀跃的时候,医生却同时宣告了一个可悲的信息——他患了小儿
麻痹症。
当时腿脚不灵便的人被认为只能从事修表、按摩、刻印章等静态
的工作。
但他叛逆性很强,人们越是要这样认为,他越想反其道而行之。
1978年,他从台湾大学商学系毕业,开始面临找工作的问题。
残酷的现实是不喜欢叛逆的——他很快发现,在台湾身有残疾的人想要
找份工作是如此艰难,有两次对方在电话中听到他是台大商学系毕业
的都非常高兴,可一见面就摆出一副冷脸。
迫于无奈,他找到朋友合开了家公司,可不到三个月就关门大吉了,为此还欠了一堆债,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他不再是那个天真叛
逆的小青年了——他找了份静态的工作——到出版社做翻译,进入了
出版行业。
刚开始做翻译的时候,公司请了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的美语顾问,
英语水平非常高,他为了把这份工作做好,便经常请教这位顾问。
每
天都与顾问实行密集地沟通,这个沟通就近两年,而他也收获颇丰——他终于将英语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后来,老板要办份新杂志,
他便大量阅读英文原版杂志,那个时候他每个月都要读五十几种杂志,从妇女到科学都有,这使得他的视野开阔了很多。
他最喜欢梁启超的一句话:“以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以明日之
我胜今日之我。
”进入出版行业后,他确实深切地体味到了这句话的
含义。
1989年,正当他事业进入佳境的时候,他突然检查出脊椎严重扭曲变形,这意味着自己可能时日无多了。
看着X光片子,他感到一片
茫然。
医生告诉他:“的选择是不要上班,辞职回家,尽量做一些趴
着工作的事情,以免脊椎的创伤进一步恶化。
”
于是他一个人去了夏威夷的一个小岛。
在岛上住了段日子后他就坐不住了,是要为了多活一些时间而回
到家里做些静态的工作,还是要继续现有的工作,最后脊椎随时可能
突然承受不住压力而崩溃?
思索一个星期后,他选择了后者。
与其为了多活几年而限制生命,还不如把生命浓缩于尽情地冲刺。
于是,他开始用生命工作,他先期深厚的英语积累与大量阅读原
版杂志的优势逐渐显现:他出版的《EQ》一书创下销售七十万册以上
的记录,在台湾引起了“EQ”热潮,后来出版物中包含“EQ”的居然
多达两百多种;他目光独具的率先在台湾引进米兰·昆德拉、卡尔维诺、村上春树等外国作家;他又建立了台湾本土漫画家的发表园地——使得
蔡志忠、朱德庸、郑问、敖幼祥、麦仁杰、陈弘耀、几米等名家一一
成名;而他独立策划的漫画书《脑筋急转弯》系列更是创下了六百万册
的销售纪录,随即掀起“脑筋急转弯”的狂潮。
他本人也从翻译、编辑、主编、总编,直至做到台湾大块文化出版公司的老总。
他就是我国台湾魅力的出版人——郝明义。
从医生宣判他脊椎严
重变形,建议他趴着工作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他并没有死,但他的
脊椎危机也没有消除。
但正如他在自己所写的被誉为“工作圣经”的《工作DNA》里所谈到的那样:“不做大事,做自己喜欢、合适的事。
与其为了多活几年而限制生命,还不如把生命浓缩为尽情地冲刺!”
【做事费力的钱斌教授】
钱斌做事总比别人费力。
读初三的时候,他很长时间也没有弄清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为了应付中考,他便背化学参考资料。
考试时,居然还真的遇到
了一道和资料上一模一样的题目,他能一字不漏地将答案写下来。
但
中考成绩揭晓后,他的化学仍然不及格。
读高中时,因为十分刻苦,他的成绩还马马虎虎过得去。
父母的希望、老师的希望和自己的希望却在高考之后落空。
他离分数线差2分。
万幸的是,当时出台了一个“定向”的录取制度,师范类学校能够对签约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工作的学生降分录取。
因为这项“优惠”政策,他才连滚带爬地跨进了一所师范大学的门槛。
十年后,钱斌考研究生。
导师打算录取五人,他考了第六名。
极具喜剧意味的是,排在前面的一位考生不知何故放弃了入学资格,他以“补缺”身份获得了读研机会。
研究生别人读三年,他读了四年,才勉勉强强毕了业,即使他比任何一位同学都要勤奋,别人在周末花前月下地谈恋爱,他仍宅在寝室里读书、做题。
研究生毕业后,他又去考博,连考三次才如愿以偿。
那时读博两年拿到学位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他一直折腾了七年零两个月才熬出了头。
他拿到博士学位时,已年届不惑。
他的同学发财的发财、升官的升官、成名的成名,只有他除了一纸文凭,什么也没有。
在他读博的大学里,一提起他,几乎无人不晓,不过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他的博士开题报告,曾做了23遍才得以通过!这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记录,让他在校园里名声大噪。
就是这样一个愚拙的人,却有一个令人惊骇的梦想——上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为全国观众讲授他最喜爱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
一次偶然的机会,钱斌理解了“百家讲坛”的一位叫马晓燕的编导。
马导告诉他:想上“百家讲坛”,首先要学会在镜头前像一位主持人那样侃侃而谈。
马导的话其实是一种婉拒,没想到,钱斌却当真了。
从此他开始练习演讲,妻子帮他拍摄演讲视频,他挑了比较满意的几段由网上发给马导看,马导看后忍俊不禁,连连摇头。
可他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在马导指导后又继续练习……当有一天,马导看到他传来的第73份视频时,忽觉眼前一亮,她感觉那个以前笨拙滑稽的演讲者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她对他说:第一关你过了,但第二关难度更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