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冷链物流管理论文(共2篇)第1篇:基于食品安全的冷链物流管理1冷链物流的概念食品安全冷链物流管理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以保证食品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
冷链物流可以做到在不使用任何添加剂的前提下,极大延长食品的保鲜和保质期。
冷链物流是物流的一个分支,但是冷链物流的要求远比传统物流要高,要登上冷链物流这座珠穆朗玛峰,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在日常生活中,水果、蔬菜、肉类、熟食、速冻食品、冰淇淋、花卉、乳制品等都需要冷链物流的保障,整条冷链关系到食品的供应商,冷库运营商,运输商,连锁零售商,批发市场等多方,冷链物流要更好发展,亟待进行资源整合。
2冷链物流的现状目前,中国市场的食品冷链运输率很低,冷链物流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没有完善的行业标准,也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冷冻冷藏类食品的储存、运输都要求在一个温度范围内,例如低温货的运输温度一般在-1℃~16℃,冷冻货的运输温度一般在-20℃~-10℃。
可是在仓储运输过程中,有一些个体经销商或物流作业人员为了控制成本,不按规定操作冷链物流流程,例如在物流过程中关掉制冷设备,更有甚者用普通仓库和普通货车代替冷库和冷藏车去储存运输生鲜类食品。
冷冻类食品常常是被冻上了,又融化,又被冻上,当食品辗转到达消费者手中时,早已没有质量可言,更不用提食品原有的风味。
一旦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必将受到威胁。
苏轼曾经为吃到美味的荔枝,不辞长作岭南人。
尽管现在的物流能让北方人吃到荔枝,能让内陆人吃到海鲜,这只能说明运输已经不成问题,但是荔枝不能保证是新鲜的,海鲜也不能保证是新鲜的,难道只有身临其地,才能一品美味吗?3冷链物流的管理针对我国冷链物流目前的状况,国家应该尽早建立健全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道,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
因此对物流作业流程的监管力度要加强,用法律来监控物流过程中的所有行为,制约不法商贩的不良行为,让食品安全真正有保证。
交通项目包括公路、水路、铁路、航空运输等的建设及养护应该加强,比如定时养护国道,省道等主要运输干线,增加航空货运航班等。
只有交通无障碍,才能保障冷链运输畅通无阻。
国家应该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使冷链物流的所有环节都有章可循。
冷链物流作业的流程需要严格的把关和监控,良好的作业习惯则是物流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操作时必须穿御寒衣,规范操作动作,尽量减少冷库门开关的频率等。
建立一个安全的供应链体系,在采购作业时,和上游供应商协商,确保食品从源头开始就是安全的,还要控制采购量,避免食品过期等问题。
验收作业时,要验产品的中心温度,以及保质期,如果不符合标准,验收人员应该予以拒收。
储位规划要考虑到食品的周转率,做到先进先出。
仓储管理时,控制好温度,分组管理商品,有些商品需要特殊处理,例如表面需要包冰衣的商品要定时喷水。
理货作业时,要事先规划好,以便及时出货。
运输和配送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冷藏车内的温度是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不同类别的食品冷链物流环节有不同的注意事项,操作的时间、方法等都要规范,例如乳制品一般要在早晚或夜间运输,容器必须装满盖严,严格消毒,严禁中途停运。
速冻食品对贮藏运输要求严格,必须在-18℃以下。
冷冻冷藏类食品在物流作业过程中,都应配备温控仪,监控温度的变化,控制物流作业环境和时间。
物流作业过程要谨慎细心,尽量避免坏货的发生,确保让消费者吃到健康、安全、放心的食品。
冷链物流设备设施的建设应该大力加强。
在《2014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加快发展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对于冷链物流企业来说,开发引进先进的设备是至关重要的。
所有的冷链装备包括冷库、制冷机组、货架、叉车、监控产品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
冷库作为冷链物流的节点,要自备发电机,以防突然停电。
严格限制危险制冷剂——氨的注入量。
货架要经过特殊处理,防止钢架倒塌。
搬运设备也要经过特殊处理,例如堆垛机的液压油要耐低温等。
新引进的制冷设备一般都可以达到规定的温度,但是年代长久的冷冻冷藏设备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制冷设备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内更新换代,这样才能保障食品安全。
对于存在安全问题的设备要及时淘汰,以免带来安全隐患。
冷链技术的创新是不容小觑的。
如何确保冷链物流不“断链”呢?在今天这个物联网时代,网络互联、RFID、远程无线监控系统以及传感器应用技术等新技术都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技术能够对货物进行温度监控,做到物流全过程的监管,从而保证食品新鲜。
各种先进的冷链技术不断创新和引进,冷链物流将逐渐走上正轨。
4总结中国冷链物流联盟发起了“冷链蜘蛛计划”的资源整合行动,京东、天猫、一号店、顺丰、中粮集团等都进军生鲜领域,菜鸟网络也要打造冷链物流平台。
生鲜电商无疑变成了一片潜力巨大的蓝海,生鲜市场上的一场新战争已悄然拉开帷幕。
不管是以京东为代表的综合电商,还是以顺丰为代表的快递公司,想要啃生鲜这块骨头,必须要在采购、仓储、理货、运输、配送等方面下足功夫,解决好生鲜易损耗,高成本和采购难的三大难题。
冷链电子商务平台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做到专业化。
大数据,云计算,微信,微博等都将成为各大生鲜电商的必要工具。
未来的冷链物流必将向着网络化、标准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第2篇:农产品销售公司冷链物流管理研究现在的物流业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其中的冷链物流业更是农业物流中的发展代表。
冷链物流,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新技术的应用上都在逐渐完善,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完善,结合实际的发展更好地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是物流行业的重要发展中心。
1冷链物流简述冷链物流主要指的是在食品运输的基础上将食品进行冷藏,保证食品的生产、运输以及销售等过程,保证食品的各个环节处于冷藏或是低温的状态中,用低温的形式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出现损坏的现象。
冷链物流技术主要是在生产技术提升的基础上对食品制冷基础进行发展与优化,其中主要以食品冷冻技术为主进行发展,利用制冷技术将食物进行低温处理的过程,保证食品的质量[1]。
冷链物流在食品方面的发展范围非常广泛,基本上涉及很多的食品生产,其技术在逐渐成熟的基础上从蔬菜、水果、肉、家禽等产品逐渐扩展到蛋、水产品以及花卉产品等范围中。
其中对于经过加工的产品也需要进行冷链物流的运输与保护,例如速冻食品、肉禽等熟食,或是冰淇淋以及奶制品等[2]。
在这些商品中还包含一些特殊的商品,例如对于温度有一定要求的药品等,对于有温度要求的药品来讲,比食品运输方面要求的条件更加苛刻,同时需要投入的资金也非常巨大。
相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的肉制品在消费中逐渐从每年的270吨增加到1500万吨左右,并且增加的趋势还在逐渐上升。
我国的肉制品市场正在逐渐发展扩大,属于发展的上升期中,这样的消费群正在逐渐加大,并且生产的销量等也在不断上升。
统计显示,我国的肉类发展属于世界上的发展先进水平,现在的肉制品消费已经逐渐地超越发达国家,预计在未来的十年发展中,肉类会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正在逐渐转向平衡状态,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对于我国的冷链物流更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肉制品食品逐渐成为食品销售中的龙头,每年的增长率在逐渐发生变化,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需要对冷链物流的发展进行更加完善的管理与推动,才能保证我国食品的发展健康。
2冷链物流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冷链物流是我国物流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在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完善,进一步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21冷链物流成本较高相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在冷链物流的运输与管理成本上比普通的物流管理成本高出50%左右的数量,相比较之前的运输,现在的运输更加得频繁,因此在管理成本上也在逐渐提高。
近几年我国在这方面发展逐渐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食品物价的上升逐渐提升了冷链物流成本的提高。
因为农副产品在生产价格以及加工等方面成本比较低,导致很多竞争比较激烈的冷链物流企业将发展目标转向农产品的经销上,成为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目标。
但是冷链物流的设施与装备等发展水平比较低,运输费以及商品损坏的现象发生比较频繁,导致成本增加[3]。
相关的运输规定要求易腐食品在运输中不能超过总运输成本的50%左右,但是很多的易腐商品在运输中占有总成本的75%左右。
农产品在运输中经常存在一些称重不符的现象发生,或是冷物流运输中的技术更新等需要花费很多的资金,在很多方面将成本逐渐地提升起来。
22过于重视冷藏,忽视运输我国针对这方面提出很多的规定与指导,在相关规定指导下对于物流运输行业逐渐重视起来。
因为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资本经济活动规律的影响下,导致我国的冷链物流运输行业过于重视食品的冷藏,在冷运输方面不够重视。
例如我国物流行业比较发达的南方地区,实际的经营中经常出现冷藏库堆积现象发生,或是超出实际使用能力等问题。
调查显示,我国在冷链物中的运输车辆大概包括5万辆左右,相比较发达国家来讲相差非常多,但是冷藏量却在逐渐增加,逐渐成为限制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问题。
23全程冷链不能实现因为冷链物流的操作过程非常复杂,因此我国在这方面基本不能实现全程冷链。
其中一方面是因为经营观念的影响导致对于很多商品没有全程冷藏意识,导致很多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质量损坏或是变质现象发生。
例如在运输一些水果期间,荔枝或是葡萄等,若是不及时进行冷藏,非常容易导致商品出现变质或是腐烂现象发生,商品出现严重缩水现象发生。
[4]另一方面在于很多的生鲜产品或是农产品,在冷藏过程中为了降低冷藏的成本经常会在运输的途中将制冷设备关掉,导致冷链物流出现断链现象发生,严重损害商品的质量与使用。
再者是冷链设备出现不配套现象发生,不能及时实现运输全程冷链。
最后是预冷库缺少一定的技术支持,在常温制冷的基础下很多商品不能及时坚持到零售商制冷,在冷藏设施中出现冷藏链断裂的现象发生,导致商品出现质量问题。
24基础设计布置不合理我国的冷藏运输虽然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在发展布局上分布不够合理,东部地区发展比较快,但是在中、西部地区发展比较缓慢。
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冷库建设总量非常高,但是其中的70%都分布在东部地区,有19%分布在中部地区,其余分布在西部地区,这样来看我国的冷藏库分布非常不均匀,并且分布差距非常大,严重影响到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3冷链物流发展的改善措施31加强冷链物流发展的资本管理針对国外比较先进的冷链物流管理方式与资本控制方式,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提出适合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成本管理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