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8课 财政与税收 (共26张PPT)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8课 财政与税收 (共26张PPT)


以各种 以开发利 以交易额和 含义 所得额 用资源为 劳务为对象 为对象 对象
企业所 包括 营业税、增 矿产税、 得税、 主要 值税、消费 城镇土地 个人所 税种 税关税 使用税 得税等
计算方法:超额累 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2012年出台的个人所得税缴税标准,起征点为每月 3500元。2018年个税法草案二审的起征点由原来的每 月3500元提高到5000元,3%-45%的新税率级距不变。
纳税人与负税人
• 纳税人是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是指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下列 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李先生缴纳1200元个人所得税——李先生既 是纳税人又是负税人 • ②某连锁商店缴纳8500元增值税——该商店既 是纳税人又是负税人 • ③张女士购买一套680元(含消费税)的化妆 品——张女士是负税人但不是纳税人 • ④某公司购买一台66000(含增值税)的机 床——该公司是纳税人但不是负税人 •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三、依法纳税
• 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①从税收的地位看: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 来源。 ②从我国税收的性质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③从我国税收的作用看: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 物质基础,有国必有税。 ④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看:每个公民在享 受国家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
2.怎样更好地依法纳税
《财政与税收》一轮复习
• 2018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征收环境保护税,这意 味着企业之前适用的排污污染费退出环保费用的征 收历史舞台。无论是“排污污染费”还是“环境保 护税”,企业都要为自己所排放的污染物“买单”, 但二者又是有着质的区别。 • “排污污染费”和“环境保护税”有何本质区别?
环保税属于税收,具有固定性、无偿性和强制性的特 征,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 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 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发了全民的热 议,其中尤以起征点由原来的每月3500元 提高至每月5000元为讨论的焦点。小林的 月收入为4800元,而小白的月收入为6000 元。 • 不考虑其他因素,请你计算出个税起征点 提高前后二人缴税的变化情况。并就此谈 谈个税起征点提高的意义。
无偿性 强制性 固定性
要求
二、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 1.税收种类: 根据征税对象的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成流转税、所得税、资 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流转税 所得税 资源税 财产税 以拥有或 支配的财 产为对象 房产税、 契税、 遗产税 行为税 以特定行为 为征税对象 屠宰税、耕 地占用税、 车船使用税
• 营改增的意义: • 既可以避免对同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又 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 行为,促进公平竞争。 • 有利于让利于企业,减轻企业税负,降低 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 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 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为了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促进实体经济 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我国经济结构 战略性调整。 • 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降低先进制造业等 企业的负担,推动其进行 科技和管理创新,提高其 自主创新能力。 • 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 动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属于扩张性 财政政策的表现。
• 这一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自主 创新,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网络构建
一、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主体 目的 • 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
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 地位 的基本形式。
保障 决定
基本特征
• 小林:少缴39-0=39元 • 小白:少缴145-30=115元
• 意义: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调节个人 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探究活动二:
• 探究二:国家税务总司在年初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2017年实施“营改增”,共减税9186亿元。2018年 3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深化 比例 税率 增值税改革,推出了三项重大改革措施:一是降率, 将17%和11%两档税率各下调1个点;二是统一标准, 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年应税销售额标准统一到500万 元及以下;三是试行留抵退税,对装备制造等先进 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电 网企业的进项留抵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这三项 增值税改革措施,是党中央、国务院综合把握当前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 • 结合材料谈谈“营改增”的意义。 • 结合材料分析党中央、国务院做出这一决策的经济 生活依据。
• 3.违反税法的常见行为 • “曾经有一笔税单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 缴,到税务稽查时,我才追悔莫及……如果 再给我一次纳税机会,我会说四个字:诚 信纳税,如果要给它加个期限,一定在每 月15号之前。”下列对这则短信的认识正 确的是 • ①它反映的是欠税现象 • ②它反映的是偷漏税现象 • ③它要求公民增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 ④它提醒我们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①完善税收和财政制度 ②加大稽查处罚力度,严惩违反税法的行为
国家
③规范税收征收管理,堵塞漏洞
要 求
公民
④加强税收宣传,教育人们要自觉依法纳税
①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 依法诚信纳税,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
②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 督意识, 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 收的征管和使用,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探究活动三:
• • • • • • • • • • • • • 注:2017年我国GDP总量 827122亿元,同比增长6.9%,税收收入 12.6万亿元,同比增长8.7%。 • 材料包含了哪些经济信息? 2017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72567亿元,同比增长7.4%;财政支 出203330亿元,同比增长7.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