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上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上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二上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2、通过相互讨论、探究学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尤其是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并初步学会根据情境写出加法、乘法算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每个学生准备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拼摆图形
1.%
2.摆图形。

师:小朋友们,请你用小棒以最快的速度摆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

生动手操作摆一个最喜欢的图形。

师:用“我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几根小棒”向同桌介绍。

师:在同样的时间内,摆相同的图形,一直摆到老师说停下就停下。

生再一次动手操作摆相同的图形。

3.交流汇报。

师:同桌相互交流。

生:我用了三根小棒,摆出三角形,我摆了同样的四个,一共用了12根小棒。

师:大家一起说一说,一个三角形用了几根小棒(三根)摆了同样的几个三角形(4个)一共用了几根小棒(12根)
师:你能用加法算式来表示一共用了几根小棒吗。

生:3+3+3+3=12(教师板书)
生:我摆的是正方形,一个正方形用了4根,摆了同样的2个,一共用了8根小棒。

生:4+4=8(教师板书)
4.交流教师拼摆的图形。

(课件)
师:想不想看看老师拼摆的图形(想)看看老师摆了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
生:老师摆了正方形,一个正方形用了四根小棒。

师:摆了这样的几个正方形一共用了几根
生:20根。

师:谁能把算式列出来
|
生:4+4+4+4+4=20
师:有几个4
生:5个4相加等于20。

师:第二组图形老师共用几根小棒
生:6+6+6+6=24
师:一起读一遍。

(4个6)4个6等于(24)
师:从刚才的图形中我们可以看出,5个4相加等于20。

第二组图形4个6相加等于24。

师:第三组图形是几个几了呢
$
生:3个8。

师:3个8相加等于多少呢看谁反应最快
生:3个8相加等于24。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再让学生观察图画,潜意识中让学生用几根小棒摆出相同图形,为下面的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同时同桌之间的交流能加强数学语言能力。

】二、乘法的初步认识
1.寻找加法算式共同点。

师:请大家观察今天研究的加法算式,都有些什么共同特点同桌之间说一说。

生1:今天的加法算式都是连加。

>
生2:今天都是用摆小棒来列算式。

生3:今天的加法加数很多。

生4:今天的加法加数都一样。

师:今天的加法都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

(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揭题。

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写
生:用乘法来表示。

(板书课题)
师:3+3+3+3=12用乘法算式来表示,怎么写
生:3×4=12或4×3=12
师:3和4中间叫做

生:乘号。

(板书)
师:3表示什么
生:3表示加数。

师:4表示什么
生:4表示有4个3。

师:加法中我们把3叫做加数,那么在乘法中,3叫做什么呢生:叫因数。

(板书)
师:那么4呢
生:也叫因数。

(板书)
师:算式怎么读呢
生:三乘四等于十二,四乘三等于十二。

>
师:4+4=8用乘法怎么表示呢
生:4×2=8或2×4=8
师:加法算式中有没有2(没有)哪来的2
生:2是表示2个4。

3.尝试。

师:老师摆的图形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
生1:4+4+4+4+4=20用乘法算式表示:4×5=20或5×4=20
生2:6+6+6+6=24用乘法算式表示;6×4=24或4×6=24
生3:8+8+8=24用乘法算式表示:8×3=24或3×8=24
师: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比,加法算式怎样,乘法算式怎样生:加法算式很麻烦,乘法算式很方便。

{
师:对啊,用乘法计算比较方便。

(板书)
师:那么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意思一样吗(一样)只是写法不一样,加法麻烦,乘法方便。

如果老师要小朋友100个2相加,在草稿纸上写一写。

(板书:2+2+……+2=)生:2×100=200
师:如果用加法会怎样
5.拼圆片
师:我们不但可以用小棒拼图形,还可以用圆片来拼一拼。

一个图形用(3个)拼了几个(4个)一共用了几个圆片
生:用加法;3+3+3+3=12用乘法:3×4=12或4×3=12
师:我们还可以画,看老师几个(5个)又是几个(5个)现在呢(4个)能不能用5×3来表示
$
生;不行,因为加数不一样了!
师:对呀,只有相同加数相加才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从加法引出乘法,使学生初步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知道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同时理解不是相同的加数不能用乘法来表示。

这对于学好表内乘法和解答乘法应用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体验成功
1.出示主题图-游乐场
师:双休日到了,我们来到游乐场游玩,瞧,摩天轮上的人数是几用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么表示
生:加法算式:4+4+4+4+4=20乘法算式:4×5=20或5×4=20
师:还可以提出乘法问题吗

生:过山车上有几人
生:小火车上有几人……
2.创设情境:我们喜欢去游乐园,我们也喜欢参加户外活动,让我们更健康、更阳光……
(1)荡秋千
师:我们不但喜欢去游乐场,还喜欢参加户外活动-荡秋千,荡秋千的小朋友一共有几人
生:加法算式:2+2+2+2=8乘法算式:2×4=8或4×2=8
(2)跳绳
师:小朋友正在跳绳呢谁能完整地把看到的情境的意思说一说
生;每组有4人,有3组,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
师:怎么列乘法算式呢
生:3×4=12或4×3=12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乘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回忆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乘法。

生2:我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方便。

师:我们二(8)班真会学数学。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方便。

我们还可以用手语来表示加号,相同加数相加,“转”就变成乘号。

小朋友们,数学王国的奥妙很多很多,只要小朋友留心观察,认真思考,肯定能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
乘法
3+3+3+3=12 3 × 4 =12 或4×3=12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 . . 用乘法计算比较方便
因数乘号因数
{
4+4=8 4×2=8或2×4=8
2+2+……+2= 2×100=200
自我反思:
摆图形感受相同加数
一、摆图形:
1、思考:以最快的速度用小棒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你会摆什么图形。

2、学生动手摆图形并相互介绍:我用几根小棒摆了一个什么图形。

3、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同样的图形,若干个。

4、讨论:(1)你摆的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在草稿纸上,独立完成之后,同桌相互讨论。

(2)指名介绍,师生讨论:引出几个几。

二、看图形:
老师摆出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分析。

1个图形用几根,有几个图形,共用几根小棒。

先表述后列式。

4+4+4+4+4=20 6+6+6+6=24 8+8+8=24
三、谈感受:
有了摆图形,看图形的经历,更多了“连加”算式的书写经历,老师抛出:对这些“加法”算式你有什么感想:在相互的探讨中,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尤其对“相同加数”有了比较深的影响。

如果对“1个图形用几根,有几个图形,共用几根小棒”的表述分开进行,并结合摆图形的过程进行强化训练,效果会好一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