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超银中学(广饶路校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请你务必填写好自己的座号,并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18道小题。
其中,第1—4小题为“语言积累及运用”;第5—17小题为“阅读”;第18小题为“写作”。
所有题目均在试卷上作答。
题号 一 二 三合 计 合计人 复核人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四) 得分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7分】(一)汉字与拼音【本题满分9分】1.依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给对应的汉字注音。
(9分) q í ( )( ) d ǎo( ) ( )( )( )b ì(二)诗文默写 【本题满分10分】2.必做题:请将诗歌补充完整。
(4分)次北固山下 夜雨寄北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君问归期未有期,,。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
却话巴山夜雨时。
3.选做题:请任意选取6道小题作答,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所答的前6道小题。
(6分)①《观沧海》中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得 分 阅卷人 复核人分憔. 悴.告瘫. 痪.徘. 徊.遮, 。
, 。
②《钱塘湖春行》中表达作者留恋往返,陶醉于西湖美丽的湖光山色中的句子是: , 。
③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④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⑤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蕴含人生哲理之句: , 。
⑥关于学习方法,古人所谈甚多,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 , 点明方塘总是明净如镜的原因。
⑦《过故人庄》中写出农村的优美风光的句子是: , 。
⑧《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三)语言运用【本题满分8分】 4.人在旅途,谁都希望走得顺畅舒心。
今年中秋国庆长假,针对七座及以下的小型客车,中国高速公路首次实施重大节假日免费通行政策,给出行的人们提供了方便。
但某些驾乘人员的不文明行为,给这一惠民政策的实施“添堵”,如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占用紧急救援车道、超车乱挤乱插、乱按喇叭等。
为此,学校将组织一次社会调查,呼吁大家。
画线句子表达有误,请将修改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5. 人们常说: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性情。
结合你读的一本课外书 ,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和体验,要求语言有条理、精练而优美。
(80字左右)(6分)二、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43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8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2分)得分阅卷人复核人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相委.而去()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二)课内文言文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8分】得分阅卷人复核人《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①人不知而不愠.()②吾日三省..吾身()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散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0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字能否改成“度”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以“亲情”为话题,仿照示例写两句有关亲情的句子。
(二选一)(4分)示例1: 亲情是受伤时,父母那温暖的怀抱。
亲情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2: 那回荡着欢声与笑语的餐桌上充满着亲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
(三)现代文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14分】得分阅卷人复核人青春里,那场无人知晓的远足那年,我十七岁,初三毕业,收到了本市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当时,中专很热门,考上,就能分配工作,就有了所谓的铁饭碗,简直是人人羡慕。
可是,我想读高中上大学啊!但作为家中的长女,我必须要为贫困的家庭承担责任,于是,我还是选择了中专。
从此,我将与大学无缘了。
我躲在小屋里,趴在爸爸用木棍搭成的床上,泪哗哗地流,湿透了妈妈亲手做的枕头。
妈妈轻轻地敲门:“莹,好点没?”我没有应声,妈妈也没有说话,只听到她在外屋擀面条的声音。
她知道,我喜欢吃。
当眼睛里没了泪水。
空白的脑子里也渐渐有了影像。
忽然,一个大胆的决定,油然而生。
我说:“我要去邻村同学家看看。
”妈妈爽快地答应了,还给了我五十块钱。
这些钱,在当时是我们家近一个月的生活费。
“不用了,我还有学校奖励的二十多块呢。
”妈妈没听我解释,硬塞给了我。
现在想想,是不是妈妈那时候已经知道,我要去干什么了?可是,直到现在,她也没有和我提起过这些。
是的,我对妈妈撒了谎,我是要去远行。
我要去的地方是济南,山东师范大学,距我居住的小村足有五百里。
而我长这么大,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距我们小村六十里的县城。
骑了自行车出门。
先把自行车放到邻村同学家里,然后乘坐班车到县里。
我舍不得再花一分钱,步行来到火车站。
买了票,是下午五点多的票。
除了剩下的四十多块钱,我什么都没带。
坐在候车厅里,看着人来人往。
紧紧攥着票,心里忐忑不安,表面却要敌作镇定。
终于等到上车。
车厢里,人很少。
我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下,看着窗外,一动不动。
车开动了,心,刹那间安静下来。
离开了这座城,似乎一切都与我远离,只有大学,离我越来越近,真好。
绿皮火车不紧不慢地向前开着,此刻,夕阳西下。
窗外的庄稼、房屋、烟囱。
都渐渐模糊了起来。
偶尔还能看到一群羊,在田间小路上奔跑着,是和主人一起回家吧。
我的鼻子不由得一酸,有股要哭的冲动。
此刻,爸妈肯定也刚从地里回来,即便很累,他们也肯定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买点好吃的。
而我,却要花这么多钱,去做这样一场无谓的远足。
我开始有点自责。
但终究,逃离的心思,淹没了我的自责,继续期待我的远行。
到站了,天已经很晚,我不知道学校在哪里。
也不敢乱跑。
便找了一个小旅馆住下。
很便宜,如果不吃饭,只要十元钱。
这是除了车票,我唯一的花费。
第二天,天刚亮,我一路走,一路问,来到了大学的门口。
远远看着,心,怦怦直跳,说不出是怕,还是激动。
等有三三两两的学生进出的时候,我跟着进了校园。
走在宽宽的校园甬路上,踩着偶尔掉下来的落叶,摸摸高大的树木,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我笑了。
仿佛自己是其中的一员,那么美,那么幸福。
全然忘记了。
自己只是一个过客。
不知道自己走了多长时间,嘹亮的军训号声响了。
我看着他们,满眼的羡慕。
而我,却要走了。
一天一夜,我滴水未进,只装下满眼的幸福,就匆匆原路返回了。
到家后。
我一口气吃了三个馒头。
妈妈淡淡地和我说了些什么,无非是报到准备的东西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