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语言程序设计数组(说课稿)

C语言程序设计数组(说课稿)

C语言程序设计——数组(说课稿)
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陈松一、课程目标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中职对口单招计算机专业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具有基本的C程序设计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理解和编制简单的C程序。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是针对综合高中对口单招班高二年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生已学习了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原理课程,对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班级学生参差不齐,不少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基础较薄弱。

教师必须首先弄清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障碍及原因,再根据教学原理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C语言编程基础》(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此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模块,第二部分是选用模块。

对口单招学生只学习第一部分内容,第二部分内容单招计算机专业的考纲中是不要求的。

辅导练习:
1、C语言阶段综合测试卷集。

2、自己编写的每次课的学生工作页。

四、教材分析
1、单元内容
数组单元是C语言的一个重要章节,本单元教学内容有:
(1)一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一维数组应用。

(2)二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二维数组应用。

(3)字符串与字符数组、字符串的输入输出、字符串处理函数、字符数组应用。

2、单元设计
(1)本单元每次课都编写了学生工作页,让学生根据任务去学习本单元内容。

(2)本单元加强了上机实习的课时数,着重培养学生上机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程序设计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一维数组、二维数值型数组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掌握对数组的初始化。

(3)掌握字符串的输入、输出和处理。

(4)熟练掌握使用数组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

(5)理解程序设计中的几种常见算法的基本思路。

➢技能目标:
(1)学生能正确的定义数组;能正确的引用数组和初始化数组;能使用数组进行程序设计。

(2)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上机实习调试程序,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编程更加感兴趣。

(2)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

4、单元重、难点
➢重点:
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

➢难点:
数组的应用及常见算法的基本思路。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练结合教学方式:理论课教师讲授与学生工作页同步进行;上机实习课在机房进行,教师讲课时能统一控制学生用机,学生练习时能开放学生用机。

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实效性,学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过程是双向的。

2、任务驱动教学:在上课时,分析该次课的主要任务,把任务通过学生工作页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

这种教学法提高了学生自学的兴趣和能力,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3、本单元课将使用实物投影设备来进行教学,用实物投影来展示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并进行分析。

六、一课堂教学过程
1、本次课目标:
(1)知识:了解数组的基本概念;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方法;掌握一维数组的引用;掌握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2)技能:学生能正确的定义一维数组;能正确的引用数组和初始化。

(3)情感: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

2、本次课重、难点
一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初始化。

3、本次课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4、本次课教学资源
学生工作页一(第六章)、实物投影
5、本次课授课过程
在本次课中,教学的过程将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
具体阐述:
➢引入:通过例题引入数组的概念。

例:要求给出全班52名学生的C语言成绩。

教师提问:变量如何定义?学生:思考?
➢新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第一个知识点:数组的概念和一维数组的定义。

(1)教师讲授知识点。

(2)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一,巩固知识点。

(3)教师通过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生完成的练习进行点评。

第二个知识点:一维数组的引用。

(1)教师讲授知识点。

(2)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二和任务三,巩固知识点。

(3)教师通过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生完成的练习进行点评。

第三个知识点: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1)教师讲授知识点。

(2)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四和任务五,巩固知识点。

(3)教师通过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生完成的练习进行点评。

➢课堂小结
这次课,同学们学习了数组的概念,并能够正确的掌握一维数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

➢布置作业
书P116和习题册第六章
➢板书
板书分为左板和右板,左边是书写本次课知识点,右边是投影屏幕用来显示学生的练习。

6、教学反思
(1)本次课通过五个教学任务的驱动,讲练结合,使学生能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达到了教学目的。

(2)本次课我把课堂练习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点与实际的结合,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3)不足之处:本次课是纯理论的东西,内容较为枯燥,而且在练的过程中我所设计的练习有点偏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