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调歌头游泳

水调歌头游泳

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就在这江面 上,即将出现一幅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图景。一座大 桥就要凌空横架在长江南北,长江天堑将变成畅通无 阻的大道。还要在西江建立一道拦江大坝,截断拦住 巫山山脉的雨水,让三峡出现一个风平浪静的人工湖。 那巫山女神大概还健在吧,她一定会惊异这世界起了 多么大的变化啊!
返回
字音:
遏 (è) 风樯(qiánɡ) 天堑(qiàn) 恙(yànɡ)
字义:
闲庭信步:在清静的院子里随意散步。 巫山云雨:这里借用来指长江上游的水。 逝者如斯夫 :一切事物的流逝,就像这 流水一样啊。
水调歌头 游泳(释义)
刚刚离开了长沙,又来到了武昌。我在万里长江 上横渡, 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任凭风吹浪打,胜过 在清净的庭院里随意散步,今天真正有一种十分舒畅 的感觉。孔子在岸边叹到:“一切事物的流逝就像这 流水一样啊!”
2.学习、体会这首词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浓郁的诗味。 3.学习丰富、瑰丽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
4.学习本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时代背景
这首词作于1956年,当 时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 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 形势十分喜人。毛泽东同 志巡视南方,乘船视察了 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 并三次畅游长江。这首词 就写于第二次畅游长江之 后,抒写了他气壮山河的 宏伟理想和不畏困难,乐 观自信的精神。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水调歌头 游泳 1956.06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艺术特色
思考与欣赏;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想到孔子的这两诗?从结构上来说 起什么作用?
勉励人们珍惜时间,只争 朝夕。承上启下。
艺术特色
思考与欣赏;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提问:这三句构成怎 样的一幅画面?
一动一静,构成一幅即将出现的 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图景。
艺术特色
思考与欣赏;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提问:读了这两句诗有 什么样的感受?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
艺术特色
思考与欣赏; (1)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大家参照注释,说 说这两句诗其实是说?
“才”、“又”两个副词说明了什么?
明确:时间短暂, 行程紧促。
艺术特色
思考与欣赏;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风吹浪打”和“闲庭信步”,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 豪情?
表现了诗人在风浪中游泳的轻松 自如,并抒发他迎战风浪,急流 勇进的革命豪情
返回
艺术特色
——丰富奇特的联想和想象
发挥惊人的艺术想象力,运用丰富奇特的联想, 是本词较为突出的手法。
词篇由横渡长江即目所见情景和触景而生的豪情, 联想到孔子的名言,并赋以新意,突出了诗人伟大的 胸襟和气魄。由大江东去,日夜奔流,自然地联想到 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由眼 前的龟蛇二山相对,万舟争渡而联想到大桥凌空飞架, 并由当前的建设进而联想想象中的三峡水利工程。从 祖国建设的日新月异联想到神话故事中的神女,借神 女的惊叹来反映人间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变化,从而 突出了全词的中心思想。
返回
才饮长江水,
又食武昌鱼。
鉴赏这首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才、又”两字明 确时间短暂,行程 紧促,兴致很高。
万 里 长
江宽、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浪险,体现毛 泽东不畏艰险 的豪迈气概。
极 目 楚
江横

渡,
舒 。 “舒”,从侧面写出心
中之舒畅开朗: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从容,豪迈
今日得宽馀。
从中透露出建国伊始,祖 “得宽余”,则 从正面写出心中 的舒展与自在。
国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
巧用典故以抒写诗人之志。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作者在这里进一步表明,正因为时 间宝贵,所以应该抓紧大好时机进 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是无可奈何 的叹息,而是只争朝夕的激励。同时, 这个典故亦为过渡到下阙做了准备。
上阕小结
本词上阕写游泳,下阕写治理长江的宏图, 从表面上看写的似乎没有关系,作者因事起 意,借题发挥,通过联想把两者联系起来。 由横渡长江所见自然联想孔子名言。由大江 东去,日夜奔流的情景,自然联想到社会主 义建设的一日千里,时不我待,自然由上阕 转入下阕。
气势磅礴,如“飞”字,既有气 势宏伟,又表现了建设速度之快。
艺术特色 思考与欣赏;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提问:化用这 些神话传说对表述主题和创造意境有什么 作用?
衬托人间巨变。意境瑰 丽、宏阔。
精彩段落鉴赏
“更立西江石壁……当惊世界殊”这一段,展望长江开 发建设的美好前景,充满自豪之情。作者对词语颇有推 敲,使之富有诗味儿,不说大坝而说“石壁”;不说上 游流水,而说“巫山云雨”;不说高山水库,而说“高 峡出平湖”。用语典雅得体,更富有艺术美感。这里又 有一个神话联想——巫山神女的故事,那是因为巫山在 长江上游,由武汉沿长江上溯,自然可达巫山,既到得 巫山,便自然想到神女峰及其名称来历。因此,词的最 后一句便巧借神女之传说,设想神女如果活到今天,也 该惊叹于世间的巨大变化。可以说是自然贴切,意味深 长。这首词无疑抒发的是改造自然的宏大愿望和对社会 主义建设成就的赞美。
课堂互动
挑战自我,走向未来,我们应塑造的 优秀品质, 如何定位人生目标,树立远大 理想。
(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
思考与练习
因事起意,借题发挥,联想与想象丰富。通过联 想和想象,把现实与理想、社会生活与神话传说 结合起来,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既深化了词的 主题,又增添了词的浪漫色彩。
《沁园春长沙》是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风樯 动
龟蛇 静
起宏图
写出长江大桥的建设,气势宏伟,速度惊人。 写帆船乘风疾驰,龟蛇二山隔江静立,动静结 合,构成一幅社会主义宏伟蓝图。
“动”“静”“起”“飞”“变”一 连串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不但写 出游于长江之所见,而且展现了祖 国建设的巨大变化与建设的迅速。 这正是建国伊始,整个经济建设大 好形势的缩影。
更立西江
展示宏伟的远景建设。
石壁,
大坝十 分坚固
将上游的水
截断巫山 蓄积起来
“更”字,把作者雄心 壮志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展示宏伟的远景建设。 “截断”坚决有力,表 现出改造自然的豪迈气 魄。
云雨
高峡出

水库的位置很高
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衬托人间巨变。意境瑰丽、宏阔。 化用神话传说,深化词的主题,起 画龙点晴作用。“惊”把世界的巨 大变化衬托得十分鲜明有力,同时 也使词的意境更加瑰丽宏阔。
长江三峡工程是跨世纪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三峡工程从提出设想到最终完工,共经历了90年时 间,但其中关于建与不建的争论,就持续了73年, 她规模宏大、举世瞩目。长江三峡工程,是座具有 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 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巨大综
合效益的宏伟工程。
返回

诗三



词峡



释工



义程
1、感受毛泽东的豪迈气概和宏伟理想,激发 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树立远大理想.
2、欣赏词中精妙的语言艺术和开阔壮美的艺 术形象。
3、学习丰富瑰丽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形象思 维能力。
返回
水调歌头·游泳
1.学习、体会诗人敢于迎着风浪前进的大无畏精神以及治理长江, 改造中华的伟大气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