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第五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衡阳师范学院参赛作品衡阳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布局优化研究团队成员:吴倩姚琼琼秦璐朱扬芬作品类别:□实用技术类□理论研究■软科学类衡阳师范学院二○一二年三月衡阳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作者:吴倩姚琼琼秦璐朱扬芬指导老师:杨立国刘春腊(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衡阳)【摘要】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布局及其品味对人们的休闲选择以及城市的合理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综合运用实证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衡阳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布局的现状以及市民休闲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布局的相关理论,对衡阳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布局提出优化方案以更好地满足市民对休闲空间的需求,促进衡阳休闲城市的建设。
【关键词】休闲;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衡阳市1 国内外对城市休闲空间布局研究概况1.1休闲与公共休闲空间的概念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
休闲一方面是使身体上疲劳的消除,另一方面是精神上得到安慰、放松,是快乐、愉悦的情感享受,更是思想道德的心灵追求,是一种精神的态度,更是生命意义的所在。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在空间归属上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能满足人们在自由时间里按自足的、自发的方式所进行的,旨在畅神愉悦、缓解疲劳,并通过观光浏览,兴趣参与、随机交往等多种逸乐方式,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目的所需求的公共空间场所。
广义的公共休闲空间是指城市中一切可以产生休闲行为的空间,这一定义几乎包括了城市中所有的公共活动空间。
狭义的公共休闲空间则是指相对于市政广场、交通街道等一系列人流聚集空间而言,专指可供人们停留、消费、娱乐和游玩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1]。
本文调查研究的主要是狭义的公共休闲空间。
1.2国内外研究综述在国外,对于休闲问题的研究,早在古代希腊就有了萌芽,但休闲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是在工业革命时期,1899年T.勃伦出版的《有闲阶层论》一书建立了以社会地位功能为标准的休闲理论,系统的分析了休闲与阶级、阶层的关系。
到了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城市休闲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代表作《机械扩大了休闲》(1932)、《游戏中美国人》(1933)、《游戏的理论》(1934)这些著作都对城市的休闲问题做了广泛的研究。
50年代,在欧洲和美国,对城市休闲问题的研究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主要代表作有:B.朗特里等人的《英国人的生活与休闲》(1951)、J.迪马泽埃德《城市休闲》和《休闲文明即将来临吗》,其中美国学者D.斯曼论述“大众休闲”的《孤独人群》(1955)一书,在美国和不少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70-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相继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这时,休闲在人们生活中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休闲理论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大部分国家关注的休闲问题有:休闲的生活质量研究;休闲领域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研究等。
但是关于公共休闲空间的研究还较少,涉及公共休闲空间布局的理论也不是很成熟。
在国内,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余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几千年前的中国的圣贤们就对“休闲”二字进行了精辟的解释,“休”,依木而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
从词意的组合上来看,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
我国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研究了休闲空间。
其中从时间地理学出发,对休闲者出游动机及其游憩行为的时间空间结构进行研究。
有些学者用城市时间距离理论对休闲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例如吴承照认为游憩效用最大化是游憩选择的基本依据,影响游憩效用的主要因素有价格、距离和游憩地吸引力,通过对于在这三个因素与游憩行为关系的分析,提出游憩行为分布的门槛距离与等级规模扩散规律。
另外,关于城市居民闲暇时间的利用,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其中柴彦威、刘志林,从时间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在时空方面的特性做了一定的研究。
但是还很少有学者把居民休闲娱乐活动时空特征、游憩行为的分布特征与公共休闲空间布局结合起来共同研究分析的理论。
本文综合考虑衡阳市市民休闲游憩行为的特征及衡阳市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布局特点,并结合衡阳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征,重点分析衡阳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中的公园与广场在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以更好地满足市民对休闲空间的需求,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并且希望能促进衡阳休闲城市的建设;通过休闲促进消费市场的发展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2 调查背景及概况2.1衡阳市发展概况2010年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衡阳市常住人口714.1462万,其中中心城区户籍人口138万,是湖南省第二大城市。
近年,衡阳市区收入持续向好,完成62.22亿元。
据对城区200户居民生活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度城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457.50元。
近来衡阳市的经济、科技、文化休闲产业迅速发展,快节奏的生活使市民心理压力增大,同时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双休日的实行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市民闲暇的时间越来越多,对休闲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衡阳市市区目前的公共休闲空间是否能够满足市民的需求,能否推动衡阳市休闲产业的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2.2 研究范围衡阳城市下辖地区有五区:蒸湘区、石鼓区、雁峰区、珠晖区、南岳区。
本小组调查的主要是距离衡阳市中心比较近的蒸湘区、石鼓区、雁峰区、珠晖区(见图1)。
包括了衡阳市的行政办公、公共设施、商业服务业、居住、休闲等功能。
居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多,密度大。
图1调查范围的界定2.3研究方法为了科学、客观地了解衡阳市公共休闲空间(主要是公园绿地和广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团队特别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
根据研究主题设计问卷,将我们的研究内容逐步具体化,问卷涉及受访者的居住区域、休闲地的选择及原因、外出休闲的方式和消费情况以及对衡阳市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现状的总体感受和建议。
问卷设计本着紧扣主题、命题准确、提问清晰、调查结果便于整理和分析等原则,我们共发放了126份问卷,实际收回126份,有效120份,有效率95.2%。
同时,团队选择了不同的年龄层次、性别、工作类别的受访者进行访问与调查,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问卷发放与实地踏勘实况表调查地点岳屏公园船山公园生态公园莲湖广场太阳广场调查时间9:00-11:00 9:00-11:00 2:30-4:009:00-11:009:00-11:00调查对象和份数儿童(男):7儿童(女):7年轻人(男):7年轻人(女):7老年人(男):7老年人(女):7儿童(男):5儿童(女):5年轻人(男):5年轻人(女):5老年人(男):5老年人(女):5儿童(男):3儿童(女):3年轻人(男):3年轻人(女):3老年人(男):3老年人(女):3儿童(男):3儿童(女):3年轻人(男):3年轻人(女):3老年人(男):3老年人(女):3儿童(男):3儿童(女):3年轻人(男):3年轻人(女):3老年人(男):3老年人(女):3另外,通过访谈、实地踏勘、拍照等方法,团队有针对性地对衡阳市的岳屏公园、船山公园、生态公园、莲湖广场、太阳广场五处公共休闲空间分别做了实地的调查。
3 衡阳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布局现状分析及问题3.1公共休闲空间布局现状根据公共休闲空间的分类,我们列出了衡阳城市主要的几类公共休闲空间(见表2)。
从表2我们可以发现衡阳市的公共休闲空间类型较多,但是还缺少新型复合休闲空间和社区休闲空间。
表2衡阳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类型表我们在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绘制出了衡阳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布局现状图(见图2)图2 衡阳市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布局现状图公共休闲空间的分类衡阳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名称公 园 广 场城市休闲商业区 滨水空间新型复合休闲空间 社区休闲空间岳屏公园、南郊公园、西湖公园、平湖公园、生态公园、 太阳广场、石鼓广场 晶珠广场、莲湖广场 湘江风光带 无二七二社区广场等由图2和表2可见,衡阳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主要以公园、广场和滨水空间为主,且公园与广场占绝大部分,而城市新型复合休闲空间没有。
3.2 衡阳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3.2.1空间分布不均当前公园和广场是城市重要的休闲空间,衡阳城市在全面开发的同时也注重公园和广场的建设。
经调查,各区总面积、总人口、市级公共休闲空间面积及人均休闲地面积如表3所示:表3 衡阳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规模表城市区域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市级公共休闲地总面积(平方米)人均休闲地面积(平方米∕人)雁峰区石鼓区蒸湘区珠晖区9311211122723201828.57200002191664240003996003.121.092.341.40在空间分布上,各个区域之间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
表3数据显示,珠晖区人口总量和总面积都是最多,但是休闲空间面积倒数第二;另一方面,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分布不均的问题,如蒸湘区,公共休闲空间集中分布在华新开发区,而东部却没有分布(见图2),这样就不能充分满足广大市民的休闲需求。
另一方面,人均公共休闲空间面积较少且不平衡。
表3显示,石鼓区的人均面积只有1.09平方米,而雁峰区人均面积则有3.12平方米,两区域的人均休闲地面积差距很大。
3.2.2交通通达性欠佳某一公共休闲空间的通达性对于它是否能真正被市民使用、充分发挥其缓解市民压力、放松市民情绪的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3.2.2.1 公交线路较少衡阳城市一些市区级的公共休闲场所的交通通达性欠佳,例如位于城北区演武坪小区的西湖公园只有29路车可以到达,以及岳屏公园、平湖公园等到达的公交车也较少(见表4)。
另一方面,西湖、平湖公园都距市中心较远,对于远距离市民来说,它的使用率相对较低,只能服务于附近的居民,大大降低了其使用率和服务的范围。
表4衡阳城市部分公共休闲空间公交线路图3.2.2.2 居民外出休闲时间花费较多据问卷调查结果可知,大部分市民达到休闲场所的时间较长。
从图3我们可以发现市民外出休闲路上花费的时间超过15分钟的占72%,超过一小时的占20%,说明还有绝大部分市民在去休闲的时候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一步说明休闲地的便捷性不高。
图3居民外出休闲路上时间花费统计图 3.2.2.3休闲场所入口处交通混乱某些地段如岳屏公园门口的交通线上人流、车流比较混乱,会导致入口路段交通堵塞,安全性差(见图4)。
有些路段会出现严重的堵车现象,延长了市民出行的时间,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民对休闲空间的选择以及参与休闲的积极性。
图4交通混乱不堪的岳屏公园门 3.2.3休闲空间的功能匹配不合理公共休闲空间的功能是否与市民的需求相匹配体现了公共休闲空间设计是否人性化,公共休闲空间有很多类型,不同类型的休闲空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公共休闲空间的设计需要 根据附近市民的需求来布置不同性质的休闲 图5居民对休闲空间不满意的原因调查图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