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正文目录总述:特斯拉标志全球周期向上,传统车企接力下阶段爆发 (5)1、从特斯拉透视全球顶级供应链 (7)2、传统车企的电动化将带动产业链向上 (11)2.1、欧洲传统车企紧追不舍,加紧布局纯电动车 (11)2.2、新车型层出,高中低端全覆盖 (13)2.3、政策准备充分,欧洲必成下一个发力点 (14)3、全球已有产业链稳定,龙头持续受益 (17)3.1、宝马产业链代表欧洲主流车企 (18)3.2、产业链爆发临近,高壁垒造就稳定龙头 (21)3.2.1、动力电池:日韩电池产业链爆发在即,核心原材料有望持续深入日韩体系 (21)(1)创新股份:三星、LG的稳定供应商 (23)(2)科达利:锂电池结构件龙头 (29)3.2.2、全车热管理需求强,节能降耗必然选择 (33)3.2.3、高端电机需求提升 (39)4、相关建议 (43)5、风险提示 (43)图目录图1、特斯拉国产化产业链全面梳理 (5)图2、宝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维持稳定 (6)图3、三星动力电池主要供应商 (7)图4、Model 3预计今年三季度投产并逐渐释放产能(万台) (7)图5、Model 3将极大提升特斯拉销量 (8)图6、特斯拉国产化产业链全面梳理 (10)图7、2016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7万辆,保持高速增长 (11)图8、欧洲纯电动、插电式混动、混动销量 (12)图9、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每年稳步上升,电动化趋势强 (15)图10、混合动力车(弱混)为欧洲主流新能源汽车 (16)图11、法国纯电动车销量领先,2016年达21751辆 (17)图12、电动机、锂离子高性能蓄电池是BMW eDrive核心零部件 (19)图13、宝马i8零部件供应商 (21)图14、我国隔膜产量及产值高增长 (22)图15、动力电池隔膜需求快速增长 (23)图16、三星动力电池主要供应商 (23)图17、我国隔膜产量及产值高增长 (24)图18、动力电池隔膜需求快速增长 (25)图19、国际主流厂商以湿法隔膜为主 (26)图20、2016年上海恩捷湿法隔膜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27)图21、技术、产能及客户三大优势铸就龙头地位 (27)图22、公司隔膜业务收入增速较快,复合增长40%以上 (29)图23、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营收增长迅猛 (30)图24、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业务突飞猛进 (31)图25、行业产业链及上下游关系 (31)图26、公司合作伙伴众多 (32)图27、三花智控收入稳定增长 (34)图28、三花智控净利润维持高速增长 (35)图29、三花智控收入稳定增长 (35)图30、三花智控净利润维持高速增长 (36)图31、公司与主流车企和零部件厂商均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37)图32、微通道换热器、铜管翅片式换热器工作原理对比 (38)图33、膨胀阀结构功能 (38)图34、特斯拉冷却器/加热器 (39)图35、公司高压直流继电器产品已切入国内主要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供应链41 图36、技术同质化价格优势明显,切入Tesla供应链为大概率事件 (42)图37、公司高压直流继电器业务海外市场拓展顺利 (42)表目录表1、宝马等主流车企新能源车主要零部件国产供应商梳理 (6)表2、特斯拉现有及Model 3潜在国内产业链梳理 (9)表3、2016年底以来各大厂商均推出新电动车车型 (11)表4、CAFC积分、NEV积分及碳配额政策细则 (13)表5、不同车型的NEV积分 (13)表6、各大厂商新能源汽车新车型及预计上市时间 (14)表7、欧洲各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对比 (15)表8、专项基金助力英国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 (16)表9、欧洲插电式混动汽车经济性最好 (17)表10、宝马纯电动车型统计 (18)表11、宝马纯电动车除电池外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与燃油车基本一致 (20)表12、主流车企动力电池供应商盘点 (22)表 13、湿法工艺生产的隔膜更薄,可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密度 (25)表 14、公司在建产能陆续于2018-2019年投产 (28)表 15、公司主要客户及主要交易内容 (33)表16、电动汽车与燃油车热管理单元对比 (34)表 17、三花智控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 (36)表 18、Model 3使用永磁同步电机 (39)表19、公司及主要竞争对手高压直流继电器产品对比 (40)总述:特斯拉标志全球周期向上,传统车企接力下阶段爆发特斯拉即将凭借Model 3完成向平民化、大众化的成功转型,产销量将很快达到50万辆/年,相关产业链受到极大拉动。
图1、特斯拉国产化产业链全面梳理以特斯拉为标志,全球新能源汽车周期向上趋势确定,而以宝马为代表的主流传统车企加速布局,纯电动车型研发、投放速度提升,爆款车型预计将频繁出现。
传统车企产业链稳定,供应关系确定,产业链内龙头公司,尤其是在汽车电动化过程中需要大量替代、使用的零部件企业,将极大受益。
经过与特斯拉,及传统汽车的仔细对比,我们认为,动力系统是传统车企电动化趋势下变化最大、替代比例最高的环节。
为此,我们梳理已经进入传统主流车企,如宝马、戴姆勒供应体系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国内龙头供应商,寻找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周期向上的趋势下,最受益的国产环节。
图2、宝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维持稳定表1、宝马等主流车企新能源车主要零部件国产供应商梳理图3、三星动力电池主要供应商1、从特斯拉透视全球顶级供应链特斯拉Model 3今年下半年将实现量产,预计到2018年,特斯拉Model 3将可以实现每周8,000辆产能,同时Model S及X仍将继续销售,至2020年,预计特斯拉可以实现合计100万辆车的年产能。
Model 3在较大比例达产后,可能改变特斯拉一直以来的亏损状况,让特斯拉真正实现盈利。
图4、Model 3预计今年三季度投产并逐渐释放产能(万台)图5、Model 3将极大提升特斯拉销量随着特斯拉产能的不断提升,对于原材料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因此,特斯拉产业链上的各个供应商将会受到非常明显的提振。
我们对特斯拉原有产业链进行仔细梳理,并挑选已知或确定性较强的国内潜在替代厂商进行标注。
表2、特斯拉现有及Model 3潜在国内产业链梳理目前国产企业已经确定进入Model 3产业链环节包括:热管理零部件(三花智控)、轻量化铝合金结构件(拓普集团)、电机继电器(宏发股份)、永磁电机稀土材料(中科三环)、车身模具(天汽模)、电控油门(宁波高发)及松下电池的设备供应环节(先导智能)及电解液添加剂(长园集团)等。
若Model 3实现国产,特斯拉产业链被国产替代的可能性较高的环节包括:正极原材料锂资源(天齐锂业)、锂电池隔膜(创新股份)、触摸屏及显示屏(长信科技)、汽车玻璃(福耀玻璃)等。
我们认为,Model 3能够于今年下半年如期正式投产并交付用户,特斯拉将凭借该款车型,从豪华车、高端车企业向主流车企业转型。
将给全球,包括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极大冲击,行业格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Gigafactory 4及5期的投产,Model 3预计在今年7月份实现每周500 辆的产能,8月份实现每周1,000辆产能,9月份达到4,000辆每周。
目前,特斯拉已经准备了约30万辆Model 3的整车全部零部件,可以满足至今年10月之前的产能规划。
图6、特斯拉国产化产业链全面梳理2、传统车企的电动化将带动产业链向上2.1、欧洲传统车企紧追不舍,加紧布局纯电动车欧洲主流车企对新能源汽车布局加速,一方面,特斯拉Model 3量产的临近更刺激传统车企加紧纯电动车型的市场投放,防止特斯拉在欧洲本土抢占过多市场;另一方面,全球汽车低碳减排趋势明显,倒逼欧洲主流车企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
海外新能源汽车2017年以来放量趋势明确,在特斯拉Model 3投产规划明确的引领下,各大海外车企电动车新车型推出的速度超出预期,奔驰、宝马、保时捷等都有新车型推出,同时加紧对电动汽车智能化的配套深度,加大新车型布局力度。
表3、2016年底以来各大厂商均推出新电动车车型图7、2016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7万辆,保持高速增长欧洲市场:2016年增速有所放缓,但是仍保持高位。
2016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0.65万辆,较2015年增长9.7%。
其中,插电式混动车较纯电动车增速较快,增长幅度达17%,与纯电动汽车销量差距拉大。
随着国际车企对动力汽车的进一步布局,新上市的车型和搭载高容量电池的车型在2017年有望在市场上取得可观的销售业绩。
图8、欧洲纯电动、插电式混动、混动销量日本市场:燃料电池车Mirai销量可观,混合动力汽车仍是技术研发、销售的重点。
日本车企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路线主要以燃料电池汽车为主,并且受日本低油价影响,日本电动汽车销量较少,且连续两年出现下滑,日本2016年,日本电动汽车销量为2.21万辆,较2015年下滑12%。
日本车企在燃料电池方面技术储备较充足,目前全球在售的三款量产燃料电动汽车中有两款来自日本车企分别为丰田Mirai、本田Clarity,另一款为现代ix35。
2016年全球燃料电池车总注册量达2312辆,较2015年增长225%。
其中,Mirai为贡献主要销量,2016年注册量达2039辆,约占总体比例的88%。
目前,Mirai销售集中在日本和美国,供不应求,销量主要受产能限制。
丰田已开始投资扩充产能,预计到2020年Mirai 产能可达到3万辆。
全球汽车低碳减排趋势明显,各国对汽车排放要求提高,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和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中国市场:补贴+积分组合政策成型。
2016年,发改委、工信部相继发布《碳排放交易暂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与新能源汽车积分(NEV)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积分制度和配额制度实施细则和标准有所不同,但都对新能源汽车的产量提出要求,若车企不能达标则需要购买积分或配额,否则面临停产限制和罚款。
表4、CAFC积分、NEV积分及碳配额政策细则以NEV积分政策为例。
假设车企生产的纯电动车平均续航介于150≤R<250 之间,纯电动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生产比例为 2:1,则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产量在2018年分别要达到总产量的2%和1%。
一方面,加快了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另一方面,倒逼车企加速研发,提高续航里程,同时有利于市场出清。
表5、不同车型的NEV积分2.2、新车型层出,高中低端全覆盖进入2017年以来,欧洲车企推出新能源汽车新车型的热情高涨,奔驰推出纯电动SUV并开始接受预订,宝马推出全新7系插电混动,其他车企也都纷纷布局。
根据各家车企的车型推出和排产计划,2017年内上市的车型以普通混合动力或插电式混合动力为主,从2018年中期开始,新上市车型将以纯电动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