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昌平线二期工程十标段消防安全保卫方案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二期十标项目经理部2013年5月目录施工现场的保卫工作,主要包括治安保卫、消防安全和交通管理三项内容。
我方将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2号《北京市企业治安保卫责任制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47号《北京市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保卫消防工作标准》等规章规定,开展治安保卫工作,并设置现场安全保卫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消除隐患,减少事故,保障安全。
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工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工程规模为一站一区间:昌平新区站、昌平新区站-南邵站区间。
1)昌平新区站:昌平新区站位于崔昌路和昌平东扩内环西路的交叉口处,车站沿崔昌路路中设置,位于道路交叉口西侧。
站位附近无建筑物,道路两侧规划有城市绿化带。
昌平新区站为12m岛式站台车站,车站主体结构采用地下两层三跨双柱矩形框架结构。
本车站共设4个对外出入口及两座风亭。
2)昌平新区站-南邵站区间:昌平新区站-南邵站区间自昌平新区站至昌平一期终点,与一期预留暗挖区间接口相接:区间沿内环东路呈南北走向,到达昌崔路呈东西走向到达昌平新区站。
区间下穿中加合资北京市爱德威金属杆工程有限公司两栋双层厂房。
其中,区间风井以北,采取双线盾构法施工,为单圆断面;区间风井以南区间段采用矿山法施工,为单洞单线马蹄形断面。
沿线较为空旷,盾构隧道覆土厚度为10~18m。
本盾构区间附属设施共设一座区间风井(含废水泵房)(K9+593)、一座联络通道(K9+)。
矿山法施工段设置一座临时竖井及横通道(K9+)。
工程概况详见下表1-1。
表1-1 工程概况表二、组织机构及职责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精、政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组成现场保卫组,由综合管理部负责管理。
配备治安、消防、交通安全专业人员,全面负责现场保卫工作。
1)建立防火责任制。
工程经理部防火负责人与各施工单位防火负责人签订防火责任书,施工单位防火负责人也要与外施队签订防火责任书,使防火工作层层负责,责任落实到人。
2)建立多层次的义务消防队组织,工程经理部根据具体情况成立10~16人的义务消防队,各施工单位也要设立基层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建立防火工作档案。
消防安全保卫领导小组消防安全保卫领导小组组长:王锡军副组长:皮涛组员:邓得新舒进辉叶迎军陈雪晶李侠王建平马永生工作职责:1)消防保卫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消防保卫工作会议,研究消防工作,对消防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布置。
2)消防保卫领导小组定期对施工现场的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消防设施器材灵敏有效。
3)开展经常性防火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整改落实。
4)开展对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职工的消防责任心。
5)组织义务消防队的教育、学习、应急预案的演练。
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队长:王锡军副队长:皮涛队员:张志军胡小兵郑庆利吴昊张克明王建王永祥王福星张扬董楚云李满柱齐晓春张卫国义务消防队的职责:1)义务消防队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教育训练,熟练的掌握防火,灭火知识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做到能防火检查和扑救火灾。
义务消防队所需的经费和队员的补贴,分别由所在的单位负责解决。
2)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及地方人们政府颁布的各项消防法规、规章和各项防火制度,学习掌握消防技能。
3)劝阻和制止违反防火制度、安全防火规程和其它不安全行为。
4)根据本单位特点,利用各种场合和形式向施工人员进行防火宣传。
5)积极参加防火安全检查,发现火险隐患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6)定期参加灭火训练,维护、保养和管理消防设备、灭火器材,保证消防器材的完好。
三、消防安全保卫制度制度建立1)出入证件办理、使用与管理规定;2)入场教育制度;3)治安保卫、防火安全管理规定;4)施工现场电气焊等用火用电的管理规定;5)施工现场、材料区、生活区和重点部位门卫、巡逻的规定;6)要害、贵重物资与财会部门防盗的管理规定;7)携带物品出出场的规定;8)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进场的规定;9)成品保护实行分区、分级、分类防火防盗防破坏的规定;10)工程内临设的管理规定。
消防工作制度1)每半月召开一次“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消防工作的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消防工作。
2)建立并执行消防工作检查制度。
消防管理委员会下设检查组,每半月组织一次对各施工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联合检查,根据检查情况按“施工现场检查记录表”评比打分,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隐患问题和违章现象,开出“重大隐患问题通知单”,各部门在收到“重大隐患问题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检查组应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
若发现重大隐患问题,检查组有权下达停工指令,待隐患问题排除,并经检查组批准后方可施工。
3)制定消防工作总体方案,并根据不同季节和工程进度,制定出分阶段的防火预案及灭火方案。
对发生火灾后包括报警、灭火疏散、抢运物资、抢救伤员等项工作,应详细分工,明确职责、使灭火工作忙而不乱,有序有效,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4)对进场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防火知识教育,定期通过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把防火安全观念深入人心,提高防火意识,组织“消防知识竞赛”、“防火安全演讲”,并利用板报和醒目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防火知识,从思想上使每个职工重视安全防火工作,增强防火意识。
5)每季度组织一次防火演习,使工程经理部具备一定的自救能力,一旦发生火情,在消防车到达现场之前,可以进行有效地自救。
护卫制度(1)施工现场周围,按标准设置牢固围护栏杆。
(2)施工现场、库区出人口实行严密的警卫护场。
财务部门安装防盗门窗和报警装置。
(3)门卫与巡逻随着工程的进度,调整哨位与看护目标,增加护卫力量。
(4)全体职工凭证件出入现场,“出入证”由总承包部制作发放。
(5)各分包单位进场时,阶段工程开工前,普遍进行入场教育,把制度、规定和要求交给群众,教育时邀请属地有关部门、甲方保卫等部门参加。
(6)各大节日、重大活动要认真检查,提出预案和防范措施。
检查制度定期检查,消除隐患。
(1)检查的范围是:现场的治安秩序,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及存在隐患、消防设备、灭火器材的效力等。
(2)检查的方式,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抽查、夜查、专项检查等。
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检查时要做消防、治安违章登记记录(3)查出的问题要分别轻重缓急发出整改通知。
严重违章,到场纠正处理;重大隐患,限期消除;一般问题限期整改,对查出问题多次督促不改或顶着不办的,实行罚款处理。
(4)坚持整改反馈制度。
重大隐患要进行复查,彻底消除,不留后患。
安全保卫处理制度及时处理打架斗殴、偷盗、纠纷等治安问题(1)构成案件的,及时报上级业务或当地治安消防部门侦破处置。
(2)对于发生斗殴或纠纷,分清主次责任分别处理。
处理要实事求是公正合理,最终写出裁决文书,双方签字认可。
奖励与处罚制度为提高各级保卫组织和保卫人员的工作效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积极开展单位与单位,个人与个人或工作项目之间的"流动红旗"和奖励竞赛评比工作,对有突出贡献的实行重奖。
同时把治安保卫、消防、交通安全作为劳动竞赛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坚持以月或季度进行总结评比,表彰先进。
对发生案件、事故和火灾的部门给予处罚。
四、现场消防安全保卫措施1)现场施工要坚持防火安全交底制度,特别是在进行电气焊等危险作业时,防火安全交底要具有针对性。
2)现场内要设置防火标志牌、防火制度、防火计划及119火警电话等醒目标志,并明确划出发生火警时逃生线路及集合地点。
道路铺装期间,各未封闭的连接口均要设置逃生梯,以防万一。
3)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设置消火栓井,箱内配备灭火器、水龙带、水桶等必要消防器材,经常维护和保养,在寒冷季节应采取防冻保温措施,保证消防器材灵敏有效。
消火栓处昼夜要设有明显标志,并配备足够的水龙带,消火栓进水干管直径为DN100。
4)现场内的各种施工材料、机具及各种物资要码放整齐,严禁占用消防通道。
消火栓周围3m以内,也不得堆放任何物品。
5)各施工单位对重点防火部位、易发生火险部位,要配备足够的干粉灭火器材,随工程进度及时增加干粉灭火器。
消防器材应保证灵敏有效,干粉灭火器必须按规定时间更换干粉,灭火器材必须在经市消防局批准的销售单位购置,不得购置对环保有影响的211灭火器,对购置伪劣器材而造成的事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6)加强特殊工种管理。
审查登记电气焊工"操作证",杜绝无证操作。
凡电气焊或明火作业者,其操作证不论是外地还是本市,经保卫部登记审查认可之后,才准现场作业。
否则,视为违章。
经过短期培训办理市消防局《特殊工种消防安全操作证》。
7)电、气焊工要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操作前,要清除附近的易燃物,开具用火证,并配备看火人员及灭火器材。
用火证当日有效,动火地点变换,要重新办理用火证。
消防人员必须对用火严格把关,对用火部位、用火时间、用火人、场地情况及防火措施要了如指掌,并对用火部位经常检查,发现隐患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
8)加强防火检查,禁止违章。
对于明火作业每日都要巡查,一查是否有"焊工本"与"用火证";二查"用火证"与用火地点、时间、看火人、作业对象是否相符;三查有无灭火用具;四查油漆操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使用电气设备和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严格落实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负责人,配备灭火器材,确保施工安全。
9)施工现场内不准住人,特殊情况需要住人时,要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并与建设单位签订协议,明确管理责任。
10)施工现场内禁止易燃支搭,现场及结构内不允许随便搭设更衣室、小工棚、小仓库,如确属需要,须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并且使用非易燃材料支搭。
11)施工现场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品。
因施工需要,进入结构内的可燃材料,要根据工程计划,限量进入,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上述物品进场必须事先征得有关管理部门的同意,发给《特种物料进场许可证》方可进场,对擅自进料或超过批准数量进料的,按消防法规及内部规定追究主管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12)施工现场内因施工需要使用易燃的稀释剂或添加剂时,应在工程结构外调制完毕后进入现场内使用,各单位对施工过程中的易燃物品应及时清理,消除火灾隐患。
13)消防供水应保证水枪的充实水柱射到最高、最远点。
消防泵房应用非易燃材料建造,设在安全位置。
消防泵的专用配电线路应引自施工现场总断路器的上端,并设专人值班,以保证连续不间断供电。
14)施工现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设有防火措施的吸烟室。
施工现场内严禁违章吸烟。
15)施工现场内和办公区,未经消防部门批准严禁使用电炉或大功率电器。
16)氧气瓶、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少于5m,两瓶距离明火作业点不少于10m,焊接及气焊作业佩戴好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