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组成原理(4.2半导体存储原理及存储芯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4.2半导体存储原理及存储芯片)


3.存储芯片 外特性:GND CAS Do A6 A3 A4 A5 A7
例.DRAM芯片2164 (64K×1位)
16
9
2164(64K×1)
1A0 A2 A1 Vcc
地址端:A7~A0(入) 分时复用,提供16位地址。
数据端: Di(入) Do(出) 写使能WE
数据输入缓冲器
DOUT
14
4.2.4 半导体只读存储器
¾只读存储器的存储元件实质上 可以看作是一个固定的开关电路, 以“开”和“关”两个状态来记 存信息“0”和“1”。 ¾ROM的组织结构与RAM相似,一 般也是由地址译码电路、存储阵 列、读出电路与控制电路等几部 分组成,控制信号中只需片选信 号即可,因为它是只读的,不需 要读写控制信号。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姚爱红
25
DRAM的研制与发展
3. EDO DRAM(EDRAM)
扩充数据输出(extended data out,简称EDO),它在 完成当前内存周期前即可开始下一周期的操作,因此能 提高数据带宽或传输率。
4. 同步 DRAM(SDRAM)
典型的DRAM是异步工作的,CPU送地址和控制信号 之后,等待存储器的内部操作完成,此时CPU不能做别 的。
128读出放大器 1/2(1/128列译码器)
128读出放大器 1/2(1/128列译码器)
128读出放大器
128读出放大器
128×128存储矩阵 1/128行译码器 128×128存储矩阵
1/4 输出
I/O 缓冲


行时钟缓冲器 RAS CAS WE DIN
列时钟缓冲器
写允许时钟缓冲器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姚爱红
“0”:C无电荷,电平V0(低)
“1”:C有电荷,电平V1(高)
(3)工作
Z
T
C
写入:Z加高电平,T导通,在W上加高/低电平,写1/0。
读出:W先预充电, 断开充电回路。
Z加高电平,T导通,根据W线电位的变化,读1/0。
(4)保持
Z:加低电平,T截止,该单元未选中,保持原状态。
单管单元是破坏性读出,读出后需重写。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姚爱红
3
4.2.1 双极型存储单元与芯片
存储 单元
双极型存储器有TTL型与ECL型两种,工作速度快,但功耗 大、集成度较低,适于做小容量快速存储器,如高速缓冲 存储器或集成化通用寄存器组。
存储 芯片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姚爱红
4
4.2.2 静态MOS存储单元与芯片
Xi
一级:地址译码, 选择字线、位线。 二级:一根字线和 一组位线交叉, 选择一位单元。
读/写线路 Yi
4.2.2 动态MOS存储单元与存储芯片
1.四管单元
(1)组成 T1、T2:记忆管 C1、C2:柵极电容 T3、T4:控制门管 Z:字线 W、 W: 位线
W T3
T1
C1
W T4 T2
C2
Z
(2)定义 “0”:T1导通,T2截止 (C1有电荷,C2无电荷);
4.2 半导体存储原理及存储芯片
目前,几乎所有的主存储器都采用 半导体存储芯片构成。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姚爱红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工艺
双极型
TTL型 ECL型
MOS型
电路结构
工作方式
速度很快、功耗大、 容量小
PMOS NMOS CMOS
功耗小、容量大 (静态MOS除外)
静态MOS
动态MOS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姚爱红
7
2.存储芯片
外特性:Vcc A7 A8 A9 D0 D1 D2 D3 WE
例.SRAM芯片2114(1K×4位)
地址端: A9~A0(入) 数据端: D3~D0(入/出)
18
10
2114(1K×4)
1
9
A6 A5 A4 A3 A0 A1 A2 CS GND
27
DRAM的研制与发展
6. 集成随机存储器(IRAM) 将整个DRAM系统集成在一个芯片内,包括存储单元阵
列、刷新逻辑、裁决逻辑、地址分时、控制逻辑及时序 等。片内还附加有测试电路。
7. ASIC RAM 根据用户需求而设计的专用存储器芯片,它以RAM为
中心,并结合其他逻辑功能电路。
例如,视频存储器(video memory)是显示专用存储器, 它接收外界送来的图像信息,然后向系统提供高速串行 信息。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姚爱红
21
Flash Memory原理
+VPP
控制栅 浮动栅
源n+
漏n+
P型基片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姚爱红
22
F1ash Memory的读写原理:
Vg=12V
Vd=6V Vs=12V
Open


Vg=1V
Vd=1V …
写入
擦除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姚爱红
“1”:T1截止,T2导通 (C1无电荷,C2有电荷)。
4.2.2 动态MOS存储单元与存储芯片
1.四管单元
W
(3)工作
Z:加高电平,
T3
T3、T4导通,选中该单元。 写入:在W、W上分别加 高、低电平,写1/0。
T1
C1
C2
读出:W、W先预充电至 高电平,断开充电回路, 再根据W、W上有无电流,读1/0。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姚爱红
17




VD D




• 字线 0
A0
线
地•


••
字线 1
A1



••

• 字线 2

••
••
••
• 字线 3
位线 1 位线 2 位线 3 位线 4 字线 4
D3
D2
D1
D0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P学R院OM内姚爱部红 结构图
18
掩膜ROM的内容
24
DRAM的研制与发展
1. 增强型DRAM(EDRAM)
增强型DRAM(EDRAM)改进了CMOS制造工艺, 使晶体管开关加速,其结果使EDRAM的存取时间和周期 时间比普通DRAM减少一半,而且在EDRAM芯片中还集 成了小容量SRAM cache。
2. Cache DRAM(CDRAM)
其原理与EDRAM相似,其主要差别是SRAM cache的 容量较大,且与真正的cache原理相同。在存储器直接连 接处理器的系统中,cache DRAM可取代第二级cache和主 存储器(第一级cache在处理器芯片中)。CDRAM还可 用作缓冲器支持数据块的串行传送。
1.六管单元
W
(1)组成 T1、T3:MOS反相器
T5 T3
T2、T4:MOS反相器
T1
触发器
T5、T6:控制门管
Z:字线,选择存储单元
W、 W:位线,完成读/写操作
(2)定义
“0”:T1导通,T2截止;
“1”:T1截止,T2导通。
Vcc
W
T4 T6
T2
Z
W
Vcc
W
(3)工作
Z:加高电平,T5、T6
SDRAM与CPU之间的数据传输是同步的,CPU送出地 址和控制信号后,经过已知数量的时钟后,SDRAM完成 内部操作,此期间,CPU可以做其他的工作,而不必等 待。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姚爱红
26
DRAM的研制与发展
5. Rambus DRAM(RDRAM) Rambus公司研制,着重提高存储器频率带宽。 RDRAM与CPU之间通过专用的RDRAM总线传送数据,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姚爱红
2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续)
存储信 息原理
z 静态存储器SRAM
(双极型、静态MOS型):
依靠双稳态电路内部交叉反馈的机 制存储信息。
功耗较大,速度快,作Cache。
z 动态存储器DRAM
(动态MOS型):
依靠电容存储电荷的原理存储信息。
功耗较小,容量大,速度较快,作主存。
片选CS 控制端:
= 0 选中芯片 = 1 未选中芯片
写使能WE = 0 写
=1读
哈电尔滨源工、程大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姚爱红
8
每面矩阵排成64行×16列。
6位
行 X0 64×16 64×16


地 址

1K
X63
1K
64×16 64×16
1K
1K
Y0
Y15
列译码
W
WW
W
两级 译码
4位列地址
控制端:
=0写 =1读
高8位地址
片选 行地址选通RAS :=0时A7~A0为行地址 列地址选通CAS :=0时A7~A0为列地址
电源、地
低8位地址
1脚未用,或在新型号中用于片内自动刷新。
8
A0 位 A1 地 A2 址 A3 锁 A4 存 A5 器
A6
A7
128×128存储矩阵 1/128行译码器 128×128存储矩阵
T5 T3
T4 T6
导通,选中该单元。
T1
T2
写入:在W、W上分别加
高、低电平,写1/0。
读出:根据W、W上有无
Z
电流,读1/0。
(4)保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