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x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六单元 中国自然地理 第21讲 中国的天气和

201x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六单元 中国自然地理 第21讲 中国的天气和


9 月,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 长江以南;
10 月,夏季风从我国大陆上退出,雨季也随之结束。 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就全国大多数地
区来说,降水多集中在 5~9 月,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占 全年降水量的 80%左右。
我国降水时间分配的另一个特点是:降水的年际变化 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夏季风的进退异常。
第21讲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聚焦考纲Fra bibliotek考向分析
1.记住我国冬、夏气 温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 点,理解其形成原因。 2.掌握我国气候的主 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3.了解我国主要气象 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 的影响。 4.掌握我国气候分界 线(走向以及主要标志地 形)。
1.结合气温或降水的等值线分布图,考查影 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联系我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分析地形等因 素对气候的影响。 3.以中国某地气候图表资料为载体,综合考 查影响气温、降水的因素及其与生产、生活 的联系等区域地理特征是高考命题的一般规 律,在高考复习中应重点复习。 4.以图表等形式呈现热点区域或事件的自 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突出综合性、人类活动 与环境协调等会是重点,2018年应仍充分关 注。
一、图解我国夏季风的进退
歌诀记忆: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五月南岭六月长,七八两北雨茫茫, 九月退到长江南,十月大陆看不见。
二、图解我国气候与农牧业生产的关系
等温线分布图的阅读 1.在阅读等温线图时注意: (1)数值大小:最高值、最低值、气温差大小等。 (2)等温线疏密:等温线稀疏温差小,反之温差大。 (3)等温线走向:若与纬线平行,说明受纬度因素影响 大;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受海陆位置影响大;若与等高 线平行,则说明受海拔高低影响大。 (4)闭合曲线:若等温线闭合可考虑地形中的山峰或盆 地,或考虑城市热岛效应。
(1)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2)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
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
B.增加 PM10 含量,加重大气污染
C.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
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本次沙尘暴主要位于华北北部和内蒙 古交界地区,沙源来自于西北方向的蒙古国和我国内蒙西部地区。 第(2)题,扬尘、沙尘暴天气,导致空气中尘土飞扬,能见度降低, 增加 PM10 含量,加重大气污染;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5)等温线弯曲:若向气温低处凸要考虑山谷或河谷, 若等温线向气温高处凸,要考虑山脉及其走向。
2.等温线弯曲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例题】(2017 年江苏单科,双选)中央气象台 2017 年 5 月 5 日 6 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下图为运用 3S 技术生成的“5 月 5 日 8 时至 6 日 8 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读图,回答(1)~(2)题。
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1)在 图 中 的 适 当 位 置填 注 “ 季 风区 ” 和 “ 非季 风 区”。
(2) 在 图 中 用 箭 头 画 出 影 响 我 国 的 冬 季 风 和 夏 季 风 风 向。
(3)图中的字母代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其 中 A 是大兴安岭,B 是阴山,C 是贺兰山,D 是巴颜喀拉 山,E 是冈底斯山。
在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 斯山连线以西以北的地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量很少。 习惯上我们把夏季风可以控制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夏季风 势力难以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四、我国的气候特征、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歌诀记忆我国南北温差问题 领土面积广,南北跨度大; 冬季温差显,北棉南穿夹; 夏季普高温,南北差不大; 青藏东秦淮,零度等温划; 最寒在一月,高温七月夏。
答案:(1)AC (2)BD
备选例题:(2017 年北京卷)下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 风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台风( ) 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 B.小于 6 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 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 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
解析: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形成在热带副热带海区;台风分外 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外围大风区的风速从外向 内增加,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旋涡风雨区,故不可能是小于 6 级风 的范围;台风是热带气旋形成的,台风中心为低压,台风眼即气压 值最低处无风;北半球的台风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
一、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二、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成因
三、我国雨带的移动及影响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而且南方雨季 长,北方雨季短。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季风 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 5 月,北上的夏季风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 相遇,雨带便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如广州 5 月份降 雨量就接近 300 毫米; 6 月,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 地区大约摆动 1 个月,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 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从天气角度分析属于准 静止锋; 7、8 月,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北方降 水量显著增加;
(4)结合中国地形图,说出哪些地形区位于季风区?哪 些位于非季风区?
季风区:三大平原、四川盆地、三大丘陵等。 非季风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等。
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
(1)填写图中符号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 E 高原高山气候。 (2)四川省东部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 候的特点是雨热同期。 (3)中国东部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分布区。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很明显,降水集中在夏季;非季风区受地理 位置因素的制约,全年降水稀少,气候比较干燥。 (4)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雨热同期。
1.中国一月平均气温
读图计算:在图中计算出漠河与海南岛一、七月的温 差。
读图查阅:(1)在一月等温线图上,用彩笔描出 0 ℃等 温线。
(2)在七月等温线图上,找出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区。 读图分析:在一、七月等温线图上,A、B、C 三处等 温线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2.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 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