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正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10万m3高炉煤气柜总包技术要求福建正和钢铁有限公司能源动力厂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六日1、工程名称:福建正和钢铁有限公司10万立方米高炉煤气柜制造、供货、安装、调试工程2、总包施工范围2.1承包方负责土建基础、房屋(含装修)、消防主水管、灭火器、隔油池、围墙、大门、道路、站区给排水系统以外的柜本体(含进出口煤气管道及其他各种能源介质管道支架梯子平台、检修风机)、电气、仪表、消防、采暖、通风、管道、避雷接地装置等的制作、供货、安装及调试全部由承包方完成。
电气部分发包方提供两路低压电源并接至承包方两路进线开关柜上;进出口煤气管道接至院墙外设计接点,其他各种介质管道由发包方接至煤气柜围墙外1m,再由承包方自行接至各使用点。
2.2。
活塞混凝土配重块及混凝土走道板由承包方提供并安装。
2.3密封油由承包方提供并负责装填。
2.4 CO探头、报警装置由承包方采购并负责安装。
2.5油水分离器、柜底、底部油沟至隔油池的排水砼管,外排至水沟的排水砼管均由承包方负责;站区内上水管、回水管、所有穿线管由承包方负责。
2.6站区路灯照明由发包方负责。
2.7煤气柜基础地脚螺栓锚固件(含地脚螺栓)由承包方提供,并负责地脚螺栓锚固件固定、就位。
2.8地基处理和场平、绿化由发包方完成。
2.9站区内电信由发包方完成。
2.10站区内柜位、压力信号远传至能源调度中心由发包方完成。
3、工艺技术要求3.1 十万m3高炉煤气柜技术参数及规格3.2生产制造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标准及要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9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安全标志》(GB7894-1996)☆《固定式工业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93)☆《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4053.4)☆《固定式钢直梯和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4053.2-93)☆设备的油漆,包装,运输按JB/T4711-2003规定执行☆设计单位中冶南方公司提出的该工程相关技术要求。
3.3煤气柜柜体要求3.3.1 10万m3高炉煤气柜的基本结构由钢制的平面柜底、钢制薄板正多边形柜体、立柱、钢制回廊、钢制柜顶、钢制通风气楼以及位于柜体内部起密封作用的钢制活塞组成。
3.3.2随着高炉煤气发生量和消耗量的波动,活塞上下运动,煤气柜吞吐煤气以满足系统故障时煤气安全储存和稳定管网压力。
为防止活塞倾斜,活塞上布置导轮;为防止活塞水平旋转,活塞上布置防回转装置。
3.3.3钢制活塞的环形周边油沟内布置有密封装置,使用寿命不低于15年,包括滑板、滑块、帆布、压紧弹簧等密封件,通过弹簧使滑板与柜体侧板紧密贴合,以减少密封油的泄漏量;油沟内充装有一定高度的密封油,起到液柱密封的作用,能可靠地防止煤气外逸。
3.3.4密封油在活塞油沟中通过柜体侧板与滑板之间的微小间隙沿侧板内壁缓缓流下,落入煤气柜的底部油沟中。
底部油沟的密封油通过与油泵站相连接的管道进入油泵站,在油泵站里经过油水分离后,将油水分离后的密封油用油泵经油上升管打入位于煤气柜上部的预备油箱中,再经预备油箱的溢流孔流出,沿侧板内壁流入活塞油沟中,构成密封油的循环供给系统。
3.3.5为直观及时了解煤气柜工况,配备有机械式柜容指示器、光纤柜容仪、激光式柜容指示计各一套及工业电视1套,观察气柜活塞及活塞油沟等。
3.3.6 10万m3高炉煤气柜工程既能满足系统故障时煤气安全储存,又能及时平衡管网煤气压力。
气柜设出入口管道及阀门组、主放散管及阀门组,与主管网连接。
3.3.7密封油要求如下:3.3.8气柜外部电梯、内部吊笼及手动救助装置技术要求见附件1。
3.3.9密封橡胶带技术要求见附件2。
3.3.10活塞密封装置、导轮、防回转装置技术要求见附件3。
4防爆设施要求由于气柜本体属1类爆炸危险场所,所以在此区域内照明灯具及其它电器设备均采用防爆型,防爆等级满足相应的要求。
气柜机械柜容指示器采用投光灯照明。
电气设备如自动开关、接触器,操作设备等尽量避免安装在爆炸危险区内,必须安装的电气设备应满足1类爆炸场所的防护要求。
5防雷设施要求煤气柜属第二类防雷工业建筑,为防雷直击,在柜顶用铁栏杆作避雷带,对于高出柜顶的煤气放散管上设避雷针,引下线可利用煤气柜柜体。
沿煤气柜周围均匀设置接地极,达到图纸设计和规范要求,并报经鄂州市防雷检测中心检测合格。
6仪控要求6.1 10万m3高炉煤气柜检测和控制项目(1)煤气柜容、柜位、活塞运行速度测量(2)煤气柜活塞上部CO浓度测量(3)油泵房CO浓度测量(4)煤气柜储气压力测量(5)煤气柜储气温度测量(6)高炉煤气进出口管压力测量(7)高炉煤气进出口管温度测量(8)底部油沟密封油温度测量(9)油泵站油室温度测量(10)各油泵出口压力测量(11)蒸汽管压力测量(12)氮气管压力测量(13)给水管压力测量(14)煤气进出口管调节阀开度控制(15)柜容柜压活塞升降的预报警、报警及连锁控制6.2 10万m3高炉煤气柜主要联动和报警项目气柜储气量的报警与阀门联动保护柜内压力的报警与阀门联动保护活塞上部CO含量的报警活塞升降速度的报警与阀门联动保护6.3所有计量器具、仪表均按《福建正和钢铁计量管理办法》,报送福建正和钢铁计控中心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
6.4未作特殊要求或指定的产品及技术要求按图纸进行选型。
7 通风设施要求油泵房、进出气地坑、配电室采用防爆风机进行机械通风,当泵站内CO浓度达报警值时,通风机连锁启动。
8 消防设施要求8.1煤气柜站区内设计消防通道、消防栓、灭火设施、消防报警系统,消防设施安装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8.2在电仪室、操作室、油站室、煤气柜内均应设火灾报警系统,且火灾报警系统具有声光报警功能。
9电气设施要求9.1配电柜主接线方式为单母线分段,设母线联络断路器,双路进线开关,主进线电缆发包方接入。
配电柜选用GGD型,宽为800mm,柜内元器件选用施奈德产品。
考虑备用及检修电源设带漏电断路器50A 2个、20A 2个。
柜体3m内电器元件为防爆电气设备。
9.2进线开关柜设电费计量表计,面盘上设电压指示及三相电流指示,每一路外供电源均有电流指示。
9.3油泵设就地控制箱,并能在操作室通过PLC控制。
9.4煤气柜本体电缆采用钢管明敷设,所有电缆采用阻燃铜芯,所穿墙、楼板、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赌塞。
10钢结构部分要求10.1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及其它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制。
10.2按地震设计烈度为8度以下,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考虑。
10.3材料要求10.3.1材料要求详见十万m3《设计总说明》图10-537Y11-1第三条。
10.3.2 部分设备及材料选用厂家规定如下表,未注明的其它设备、材料由承包方采购安装,选择国内外优秀产品。
10.3.3各构件钢材材质要求10.3.4各类钢材应符合国家标准如下:10.4焊接要求焊接要求详见十万m3煤气柜《设计总说明》图10-537Y11-1第四条。
10.5结构构造,制作与安装10.5.1焊接前应周密计划,对焊接程序,施焊方法及结构装配应尽量采取措施,设法防止因焊接而产生的变形,特别是防止柜身侧板的变形。
10.5.2柜顶板,柜身侧板,活塞底板,电梯井架侧板均为冷弯成型,其板材不允许用气割下料,应用机械剪切并刨边。
冷弯成型后,要求板型平整,尺寸标准,在弯曲部位不得有龟裂纹产生。
尤其是柜身侧板,要求弯曲部位的圆角半径小于等于1.5板厚度,成型后的侧板不得有下垂,扭曲,翘曲等现象。
10.5.3立柱是柜体正多边形状的基准,因而要求立柱制作,安装等工序具有很高的精度。
要求立柱导轨板(即内侧厚钢板)的断面尺寸加工精确。
除了与工字钢焊接的平面外,其它各面(活塞导辊接触面及其两个侧面)均应机械加工。
(详见有关施工图)10.5.4柜身侧板、底板、柜底油槽的侧板和底板及活塞底板,活塞油槽等构件,要求焊缝平整、光滑、严密。
如设安装螺栓,在安装完毕后,应先将安装螺栓抽出,然后或填塞钢销钉,以电焊封闭严密,或用铅封堵塞严密,确保不漏气,不泄油。
10.5.5为确保活塞桁架,活塞油槽构件尺寸精确,所有螺栓孔(安装螺栓孔除外)应比螺栓直径小2mm,安装时扩孔至螺栓直径。
要求孔径误差范围在-0.1~0.2mm。
当部分构件采用焊接时,必须严格控制收缩变形。
10.5.6柜顶桁架、活塞桁架等构件,在安装前须进行预组装10.5.7侧板、立柱、活塞制作及安装允许偏差①侧板的径向制作偏差每米高0~1m m②立柱对气柜的径向偏差每10m高为0~3m m③活塞倾斜度晴天不大于气柜外接圆直径的1/500,阴天不大于气柜外接圆直径的1/1000。
10.5.8为确保柜体和活塞的安装精度,工厂加工的部件必须应有相应的允许偏差要求。
10.6焊缝检验10.6.1优良的焊缝质量是确保煤气柜密闭性和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焊缝要求由熟练焊工施焊。
对焊缝应进行常规检验,焊缝外观检查和对焊缝的无损检验应符合二级质量标准。
10.6.2柜底板的工地焊缝应用真空法检验10.6.3柜底板的工厂焊缝,柜身侧板,活塞油槽及底板的焊缝可用肥皂水法或煤油法检验。
10.6.4关于整个气柜的整体气密性检验达到《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 标准,泄漏率<2%。
10.7防腐蚀处理10.7.1气柜各部分刷油的先后次序,刷油类别及做法均应在施工前做好计划,施工中应严格遵守,以免影响焊缝检验及气柜气密性试验,并避免安装后有些部位无法涂刷的情况。
10.7.2各部件刷油漆之前,应将金属表面的污锈、熔渣等杂质清楚干净。
特别要注意将轧制氧化铁皮除净。
如采用喷砂法,应注意防止损坏部件,对于薄的构件不宜采用火焰喷射除锈,已除锈的表面(除工地焊缝两侧50mm外)应立即刷底漆或防锈漆。
10.7.3为使柜底板保持干燥,铺设底板前,在基础顶面上应先铺沥青砂层(沥青砂层大于等于10mm,基础顶面的水平差异不得大于10mm)。
10.7.4柜底板和柜底油槽板上下表面刷环氧煤沥青漆。
10.7.5侧板的内表面(活塞行程之内),立柱导轨板与活塞导辊接触的一面及其两侧面,在出厂时应涂防锈漆(不涂底漆,建成后也不涂底漆)。
10.7.6其余部件均应涂防锈涂料。
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如有损伤均应仔细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