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在威尼斯,领军的建筑师是帕拉蒂奥(Palladio,1508-1580)。 帕拉蒂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后期最有影响的建筑大师,他的名著 是《建筑四书》,是历代欧洲建筑师不可或缺的教科书,后来甚至形 成“帕拉蒂奥主义”。 帕拉蒂奥比前人更准确地描绘了五种柱式。我们现在理解的柱式就是 他阐释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工程: 伯鲁乃列斯基汲取哥特建筑的经验,24道 支撑拱肋采用了尖拱的形式,以减小侧推 力。 并且,在穹面上创造性地采用双层结构, 减少结构自重,进一步降低侧推力。脚手 架也搭得十分简洁。正是他向古罗马万神 庙学习的成果。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以其高大的体量和简洁的外形突出体 现了古罗马的理性和秩序原则,这与当时统治西欧大陆的‘火 焰风格”哥特建筑的氛围完全不同。同时,它作为罗马帝国灭 亡以后意大利人第一次建造起的巨型穹窿结构,成为新时代当 之无愧的宣言书。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发展过程: 文艺复兴早期(15th),佛罗伦萨的建筑 文艺复兴中期(15th—16th),罗马的建筑 文艺复兴晚期(16th中叶至末叶)
代表人物: 阿尔帕蒂、米开朗基罗、帕拉第奥、维尼奥拉 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文艺复兴早期建筑:
佛罗伦萨主教堂中央穹顶—伯鲁乃列斯基
佛罗伦萨的育婴院—伯鲁乃列斯基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代表人物:
文学三杰——— 但丁 (1265年-1321年9月14日), 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 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 《神曲》留名後世。恩格斯评价说: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 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 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 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 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佛罗伦萨主教堂中厅:典型的意大利式哥特式做法,如 中央隆起的四分肋骨拱。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关于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工程: 按照新的方案,中央交叉部的穹顶跨度将达到42.2米,这是一个自从 古罗马万神庙以来从未有过的巨大跨度。 其下已造好的墙身高度已超过50米,而万神庙只有其一半;墙身的厚 度也只有4.9米,而万神庙却为6.2米,技术难度之在前所未有。再加上 古罗马时期的混凝土技术早已失传,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工程一再 拖延。 1404年左右,伯鲁乃列斯基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他前往罗马,仔细地 考察和研究古罗马的穹顶构造技术。 1420年,他终于获得授权建造这座大穹顶,1434年,穹顶主体部分完 成。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美第奇‧朱良诺
美第奇‧罗伦左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米开朗基罗的《夜》
米开朗基罗的《昼》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米开朗基罗的《晨》
米开朗基罗的《昏》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米开朗基罗生活在意大利 社会动荡的年代,颠沛流 离的生活使他对所生活的 时代产生了怀疑。痛苦失 望之余,他在艺术创作中 倾注着自己的思想,同时 也在寻找着自己的理想, 并创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 体格雄伟、坚强勇猛的英 雄形象。《大卫》就是这 种思想最杰出的代表。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佛罗伦萨主教堂的外立面: 直到19世纪才按哥特形式最终建成。 钟塔建于1334—1359年间,高89 米,设计师是乔托----意大利最有 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家,被称 为“文艺复兴之父”。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佛罗伦萨主教堂内雕塑: 米开朗基罗的名作《基 督下架》是一件有名的 未完成作品。 其中站立的使徒形象一 般被认为是作者本人的 自做像。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大卫体格雄伟健美,神态勇敢坚强,身体、脸部和肌
肉紧张而饱满,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
男性美。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视着前方,表情中充满 了全神贯注的紧张情绪和坚强的意志,身体中积蓄的 伟大力量似乎随时可以爆发出来。与前人表现战斗结 束后情景的习惯不同,米开朗基罗在这里塑造的是人 物产生激情之前的瞬间,使作品在艺术上显得更加具 有感染力。他的姿态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躯体姿 态表现出某种紧张的情绪,使人有强烈的“静中有动” 的感觉。雕像是用整块的石料雕刻而成,为使雕像在 基座上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艺术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 头部和两个胳膊,使得大卫在观众的视角中显得愈加
美第奇府邸——米开朗基罗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佛罗伦萨教堂穹顶: 伯鲁乃列斯基在 1420年佛罗伦萨当 局举办的面向全欧 征集佛罗伦萨主教 堂穹顶设计方案中 一举中标。从而掀 开了意大利文艺复 兴运动的序幕。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佛罗伦萨主教堂平面图:横厅的两端也做成半圆形,呈现所谓 “三叶式”构造。但在随后的建造过程中,大教堂的建筑规模被 大大扩展了,成为一座内部总长约160米、宽43米、横臂宽90米 的古代基督教世界屈指可数的大教堂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美第奇小教堂新圣器收藏室:米开朗基罗的另一个经典,1524 年设计。他把古典的要素当成了可以自由运用的语汇。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美第奇小教堂新圣器收藏室: 这座家庙安放着美第奇家族众多成员的棺墓,他为其中两位重要成员 (美第奇‧朱良诺、美第奇‧罗伦左)精心设计了附有雕像的陵床。 他著名的雕塑“昼”、“夜”、“晨”、“昏”就存放在这里。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佛罗伦萨劳仑齐阿纳图书馆的阅览室:米开朗基罗设计,是一个狭长空间。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佛罗伦萨劳仑齐阿纳图书馆的 楼梯: 米开朗基罗设计,富于变化, 装饰性强,本来不长的台阶中 间还插入了几个独特的休息平 台,此外,在柱子的基座、壁 龛等等的处理上也无不是与众 不同。 他没有按照希腊人那样讲究平 衡,而是利用透视突出了上下 两部分的不对称,从而有了一 种楼梯通向隧道的感觉。但作 为需要安静的图书馆,这种感 觉又恰到好处。 后来许多大学的图书馆都仿 效了这种设计。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意大利维琴察Vicenza的圆厅别墅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是为佛 罗伦萨的首富—美第奇 (Medici)家族设计的劳仑 齐阿纳(Laurentian)图书 馆。 他没有按照希腊人那样讲究 平衡,而是利用透视突出了 上下两部分的不对称,从而 有了一种楼梯通向隧道的感 觉。但作为需要安静的图书 馆,这种感觉又恰到好处。 后来许多大学的图书馆都 仿效了这种设计。
帕拉蒂奥的代表作是在意大利维琴察(Vicenza)圆厅别墅(Villa Rotonda,1552年),万神庙和希腊神庙的复合体。虽然有人批评他 故意将四面的入口建成严格的一样,是为了形式而形式,对于实际的 居住并没有好处。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他对古典风格的崇拜。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意大利维琴察圆厅别墅 平面: 帕拉蒂奥设计。1550 年始建,是其最著名的 代表作之一。 他将一般用于教堂的希 腊十字形集中式平面布 局运用到宫殿府邸建筑 中。中心部分是一个圆 形大厅,上方是带鼓座 的穹顶,四个立面几乎 完全相同,都有一个正 面6柱的罗马神庙式门 廊。这种几乎完美的集 中式形象成为后世众多 建筑师效仿的对象。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拉斐尔·圣乔奥(意大利文: Raffaello Sanzio,1483年4 月6日-1520年4月6日),常 简称拉斐尔(拉丁Raphael), 是一位意大利画家,亦是建筑 师。他的作品具有优雅、秀美 的风格。他善于把“神”画成 具有“人”的形象,他画的圣 母就是生活中神态优美、心地 善良的普通母亲的形象。他的 代表作是壁画《西斯廷圣母》。 这幅作品体现了拉斐尔独特的 画风和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风格特点: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哥 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 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 一方面采用古典柱式,另一方面有灵活创新,将各 地区的建筑风格与古典柱式融合在一起。并且将力 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运用到建筑实践 中去。
米开朗基罗—大卫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侵
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亚,保卫了
祖国的城市和人民。米开朗基罗选择了 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在这件作品中, 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 壮士形象。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 飒爽,左手抓住投石带,右手下垂,头 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 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 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 的战斗。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是文艺复兴时期流行于欧洲的建筑风格,有时也包括 巴洛克建筑和古典主义建筑,起源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理论上以文艺复兴思潮为基础;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 式建筑风格,提倡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形式,特别是古典柱式比 例,半圆形拱券,以穹窿顶为中心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文艺复兴运动
时间:14世纪—17世纪 发源地:意大利 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 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 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 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年3月6 日-1564年2月18日),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 大的画家、雕塑家和建 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 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代表作品:雕塑《大卫》 《拉奥孔》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万神庙(Pantheon)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