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儿科护理学》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儿科护理学》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儿科护理学》真题 [2015版客观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1.小儿接种卡介苗用于预防()A.结核病 B.脊髓灰质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7岁男孩,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后5天,患儿突然头痛剧烈、呕吐、视物不清,该患儿可能发生了A.严重循环充血 B.急性肾功能不全 C.高血压脑病 D.低钙惊厥3.小儿惊厥最常见的类型是A.颅内占位性病变所致惊厥B.脑膜炎所致惊厥C.高热惊厥D.低血钙所致惊厥4.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首选药物是()A.利尿剂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免疫抑制剂D.白蛋白5.下列哪项不是足月新生儿的特点A.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富 B.乳腺结节>4mmC.足底光滑,纹理少 D.男婴睾丸降至阴囊6.患儿7个月,系早产,出生体重2kg,牛奶喂养,未添加辅食,现体重7.2kg。

因“腹泻2周”到医院检查,同时发现患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该患儿缺铁的原因不包括A.饮食中铁的摄入量不足B.生长发育速度过快C.体内铁储存不足D.机体抵抗力低下7.小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时期为A.新生儿期 B.婴儿期C.幼儿期 D.学龄前期8.患儿8个月,因腹泻3天入院。

经补液治疗后已排尿,按医嘱继续输液400ml,需加人10%氯化钾最多不应超过A.6ml B.8ml C.10ml D.12ml9.支气管肺炎患儿宜采取的体位是A.头侧平卧位 B.头肩高位或半卧位 C.左侧卧位 D.右侧卧位10.发育正常婴儿,体重7.5kg,身长68cm,头围44cm,出牙4个。

能独坐,并能以拇、食指对指取物。

其最可能的月龄是A.5个月B.9个月C.12个月D.18个月11.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病因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是:A.孕母接触大量放射线 B.孕母患代谢紊乱性疾病C.孕母宫内感染 D.孕母早期服药史12.以下母乳喂养的优点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脂肪、糖比例合适 B.母乳含免疫物质C.有助于母亲产后子宫复原 D.母乳中酪蛋白多13.下列有关小儿年龄分期,正确的是A.围生期:从胎龄满28周到出生28天B.新生儿期: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C.婴儿期:从出生28天到满1周岁D.学龄前期:出生到3周岁以前14.治疗轻度硬肿症首选方法是A.用激光B.用维生素C.用光疗D.12小时内复温15.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ORS)用于腹泻,下列何项不当A.预防脱水B.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C.中度以上脱水D.静脉输液第2天脱水、电解质紊乱基本纠正16.在下列正常新生儿母乳喂养方法中,哪项不妥A. 生后尽早开始喂奶B. 坚持按需喂母乳C. 每次哺乳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D. 每次吸完一侧再吸另一侧17.新生儿正常的呼吸频率为A.30~35次/分 B.35~40次/分 C.40~45次/分 D.45~50次/分18.法洛四联症患儿,多有蹲踞症状,其主要作用是( )A.下肢屈曲,增加体循环阻力,可减少右向左分流,增加肺血流量B.下蹲可以休息片刻,恢复体力C.可以缓解气急D.可增加体循环血流量,有利于小儿生长发育19.营养不良患儿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营养性贫血B. 维生素缺乏C. 支气管肺炎D. 自发性低血糖20.新生儿败血症产后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A.皮肤 B.中枢神经系统 C.呼吸道 D.脐部21.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措施下列哪项不正确A.提倡母乳喂养 B.婴幼儿食品加入铁剂强化C.牛奶必须加热处理 D.早产儿应从6个月起给予铁剂预防22.患儿女,早产,母乳喂养,经过10天观察,身体状况良好,医生通知家长接其出院。

护士应给予的正确指导是A.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B. 训练按时排便C. 预防感染D.及早添加辅食23.患儿6个月,诊断为法洛四联症。

在1次哭闹后出现呼吸困难,随即昏厥,抽搐。

产生此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是A.脑缺氧发作 B.心力衰竭 C.循环衰竭 D.呼吸衰竭24.4个月健康婴儿,现采用人工喂养,家长到儿保门诊咨询喂养方法,此时护士应指导添加的辅食是A.肉末 B.饼干 C.蛋黄 D.米饭25.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治疗步骤正确的是A.补钙—止惊—补维生素D B.止惊—补维生素D—补钙C.止惊—补钙—补维生素D D.补维生素D—止惊—补钙26.患儿女,4个月,被医生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此患儿主要症状是A.颅骨软化 B.肋骨串珠 C.肌肉松弛 D.神经精神症状27.患儿,男,5岁,患中耳炎半年,3天前感冒,出现发热,T 38℃,继而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和意识障碍,送到医院查血白细胞13×109/L,颈项强直,并抽取脑脊液检查,医生诊断化脓性脑膜炎。

其典型的脑脊液变化是A. 细胞数增高,蛋白增高,外观浑浊B. 细胞数增高,蛋白降低,外观浑浊C. 细胞数增高,糖增高,外观浑浊D. 细胞数下降,蛋白增高,外观脓性28.患儿女,7岁,发热3天后于头颈部出现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体温上升至39.20C,护士可采取以下哪项护理措施A.乙醇擦浴 B.让患儿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C.冰盐水灌肠降温D.阿司匹林口服29.下列哪项不是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状态A.红臀B.马牙C.假月经D.乳腺肿大30.关于蓝光照射,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光疗以蓝光最为有效,波长在550-600nmB.光疗可增加不显性失水C.光疗时应保护患儿双眼,佩戴遮光眼罩D.双面光疗箱疗效优于单面光疗箱31.5岁男孩,浮肿4天,气促1天,伴尿少、尿色深。

查体:R32次/分,两肺底部有少许湿性罗音,心音增强,呈奔马律,肝肋下3cm,BP130/90mmHg。

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该患儿已存在哪种并发症A.严重循环充血 B.高血压脑病C.肾功能衰竭 D.支气管肺炎并心力衰竭32.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最易继发A.充血性心力衰竭 B.呼吸道感染C.体格发育障碍 D.脑血栓形成33.过敏性紫癜首发症状为A.皮疹 B.腹痛 C.关节痛 D.血尿34.关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正确的是A.黄疸在生后2周消失 B.胆红素每日上升不超过85μmol/L(5mg/dl)C.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 D.黄疸多在生后2~3天出现35.患儿女,4个月,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近日病情缓解,应家属询问,护士指导其出院后家中婴儿室的适宜温度为A.18~22℃ B.22~24℃ C.24~26℃ D.26~28℃36.肺炎患儿常见的护理诊断以下应除外的是A.活动无耐力 B.气体交换受损C.清理呼吸道无效 D.体温过高37.患儿女,10个月。

发热4天,体温39~40℃,同时伴流涕,查体:口腔黏膜充血、粗糙,在颊粘膜处可见白色点,耳后皮肤可见斑丘疹,护士考虑该患儿是 A.麻疹 B.水痘 C.病毒疹 D.幼儿急疹38.患儿1岁,牛乳喂养,未加辅食,因面色苍白、体重减轻,诊断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遵医嘱口服铁剂时,不正确的是A. 宜从小剂量开始B.与维生素C同服C.加服钙剂以利吸收D.不宜与牛乳、茶水同服39~40题共用题干患儿,10个月,以发热、咳嗽、气促就诊,体检:体温40.1℃,呼吸50次/分,心率150次/分,两肺有细湿啰音。

诊断为肺炎。

39.应对该患儿立即采取的护理措施是:A.翻身、拍背、吸痰 B.取舒适的平卧体位C.进行雾化吸入 D.进行降温40.此时,对家长的指导特别重要的是:A.介绍肺炎的病因 B.指导合理喂养C.说明保持患儿安静的重要性 D.示范帮助患儿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骨髓外造2.生理性体重下降3.适中温度4.正常足月儿5.发育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营养不良最初的临床表现为。

2.按计划免疫,在新生儿期接种的是__________和乙肝疫苗。

3.生理性贫血常发生于生后。

4.婴幼儿少尿概念是指一昼夜尿量低于。

5.正常婴儿前囟闭合时间是。

6.小儿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相等的时间分别是和7.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最常见于母亲血型为,新生儿为血型为。

8.小儿乳牙约起开始萌出,最晚2岁半出齐。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简述急性肾炎病儿休息要求。

2.简述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3. 简述增加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的措施。

4.简述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指征。

5. 简述婴儿辅食添加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分数见题后,共15分)患儿女,8个月,因“呕吐、腹泻3天”于2013年10月20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进食易吐,吐出胃内容物,量少,呈非喷射状,每日3~4次,继而出现腹泻,大便每日数十次,呈黄色蛋花汤样便,有时呈稀水便,量多,伴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8.5~39.5℃之间,并有流涕。

发病后患儿精神差,进食少,口渴,6小时内未排尿。

查体:T 39.0℃,P 130次/分,R 40次/分,Wt 7Kg,昏睡,皮肤干燥,弹性极差,前囟约1.5 cm×1.5cm,极凹陷,眼睑不能闭合,口唇及口腔粘膜极干燥,口唇呈樱桃红,咽红,双肺呼吸音清,HR13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胀,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2次/分,四肢厥冷,膝腱反射减弱。

辅助检查:血钠135mmol/L,血钾3.0mmol/L,血HCO3-12mmol/L。

问题:1.分析该患儿存在哪些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情况?(4分)2.针对该患儿的护理措施有哪些?(6分)3.如需补钾,补钾过程中应注意什么?(5分)《儿科护理学》答案一、单选题1.A2. C3.C4.B5. C6. D7.A8.D9.B 10.B11.C 12.D 13.B 14.D 15.C 16.C 17.C 18.A 19.D 20.D21.D 22.C 23.A 24.C 25.C 26.D 27.A 28.B 29.A 30.A31.A 32.B 33.A 34.C 35.A 36.A 37.A 38.C 39.D 40.C二、名词解释1.骨髓外造血: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某些异常情况(如严重感染、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小儿又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周围血象出现幼稚红细胞或/和幼稚粒细胞。

2.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第1周内由于摄入不足、水分丧失及排出胎粪,体重可暂时性下降3%~9%,约在生后3~4日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常于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

3.适中温度:指能维持正常体核温度和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人耗氧量最少,新陈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亦少。

4.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足周的新生儿。

5.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完善和功能成熟的动态过程,及质的变化。

三、填空题1.体重不增2.卡介苗3. 2~3个月4.2005.1-1.5岁6.4-6天,4-6岁7. O型,A或B型8.4-10(大约6个月)四、简答题1.简述急性肾炎病儿休息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