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摘要:本文以机电专业为例,分析了培养中职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阐述如何实施项目教学,通过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需求打好基础。
关键词:职业能力项目教学机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c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3.12.087
近来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职业学校为社会输入了大量的实用型、技艺型的人才。
据教育部统计,中职就业率超过95%。
虽然中职就业率非常高。
但有部分学生毕业后到一个企业并不能马上上岗,或者上岗后却做不长,又离岗了。
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的职业能力普遍较差。
1 什么是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一般指专业知识和技能;方法能力包含了独立思考、分析判断与决策、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社会能力指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以及责任意识和组织纪律性等。
2 为什么要加强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一,加强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缩短角色转换时间,提高就业竞争力。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社会责任感,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成长。
第二,加强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从而尽早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
如今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很多,如何在众多的职业中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这是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时面临的一个问题,选择对了,将会少走弯路。
第三,加强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职场对人才的需求。
现代社会生产过程中,集体活动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个人只有在集体中与他人共同合作,发挥“团队精神”,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职业能力更加强调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
3 什么是项目教学
3.1 定义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3.2 目标
发展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3.3 项目的选取
项目的选取是项目教学的关键,项目的选取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项目的内容要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学有所用。
现在的学生学习时的功利心较强,当他们觉得这些知识很有用时,就会激发其强烈的
未知欲。
第一,所选取的项目要能够承载教学目标规定的知识和技能。
如项目“有源音箱的制作与测试”,就可以了解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和分类,熟悉otl功率放大器的组成,会识别与检测相关元器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熟练使用各种常用电子仪器。
第二,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
第三,所选的项目最好是来源于企业,或者生活中的实际项目。
英德有很多茶叶生产企业,据了解,在茶叶生产过程中仍采用半手工、半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耗时耗力,于是笔者带学生到茶厂参观,了解流程,回来后根据需要设计一个项目“plc对乌龙茶凉青、摇青的生产流程自动控制”。
第四,具有一定难度,但也不宜过难、过大。
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学习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第五,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尽可能使项目产品有一定的表现力,如使产品能发声、发光等,例如做些调光电路、一些玩具的动作控制电路,这些项目能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容易使他们产生成就感。
3.4 项目的实施
3.4.1 教师的准备工作
在确定项目任务后,教师要做好教案及课件的编写,教学目标要
明确,教案内容要详实、具有可操作性。
准备好活动所需的材料、工具及设备等。
3.4.2 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
3.4.3 实施计划
采用小组学习法实施计划。
实践证明,学生每组人数以3人为最佳,最多不要超过5人,人数太多会导致有些学生产生依赖思想。
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之后按照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3.4.4 检查评估
作品的展示与评价在项目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首先是由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估,然后是小组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这个环节是对优点和亮点的充分肯定,对缺点和不足提出中肯的改进意见。
案例: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项目对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
背景:这个班的学生上学期实习过车工,对ca6140有一定了解,本学期已经学过连续正转、点动正转、顺序启动和行程控制等知识点。
教学目标:掌握ca6140型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对点动正转、顺序启动、行程控制和过载、短路、欠压、失压保护线路的综合运用。
教师准备工作:为更好地指导学生,教师应先期完成该项目,准备好测电笔、电工刀、剥线钳、万用表、控制板、导线等。
提出任务要求,告知学生活动所需的知识点、技术及考核办法。
制定计划:根据流程制定工作计划,如熟悉ca6140车床的主要运动形式和控制要求,查找电路图,确定元件的型号、规格,画出接线图、布线接线等,然后根据计划做好分工。
这个环节主要由小组讨论制定,教师适当引导。
实施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巡回指导,积极创设小组讨论交流的情境,协商解决各种难关。
检查评估:学生自评、互评。
在互评环节可以先做一份评价表,评价标准要细化,例如设计思路、器材选用、布线工艺、通电试车、效率、环保等,然后每个组发一张评价表,由其他组来进行评价,在认为做得好的方面贴上笑脸,并进行简单阐述;再比较各组评价表的笑脸个数,结果直观明了。
最后由教师总结评价。
这个项目用时3天,学生积极参与,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最后都得以解决并完成了项目,学生有成就感,感到收获很大。
4 项目教学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
4.1 项目教学对培养专业能力的作用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期望能通过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对许多学生而言,这是不可能的。
现行中职工科类教材的理论知识,可以说是高深繁难的,大专学生也未必能掌握得很好,而中职学生基础差,其中有很多学生连初中毕业的水平都未达到,以至于教学质量很低,教师认为已经全部讲过的内容,实际上学生并未了解多少,学习的失败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国际学习领域有句名言“i hear and i forget, i see and i remember, i do and i understand.”学生对于规矩的坐在课室里听讲式的学习感到厌烦,而对于实践性的学习比较愿意接受。
项目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
项目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既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又要运用新的知识。
按建构主义观点:只有当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这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理解了相应的专业知识,掌握了技能,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4.2 项目教学对培养学生方法能力的作用
在确定项目任务后,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完成从信息收集、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实施、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自己查找问题的答案,理解、识记相关的理论知识。
这种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判断与决策、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项目任务通常以小组的形式去完成,完成同一个任务,不同小组可能采用不同的设计思路、制作方法,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创新能
力。
如“运料小车往复运动”的电气控制中延时电路的设计,有的用断电延时时间继电器,有的用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有的用两个时间继电器来设计等等。
4.3 项目教学对培养学生社会能力的作用
为完成一个项目,小组成员之间既要分工又要合作,这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我们所选的项目可以来源于企业,按企业的要求,将实训场室改造成模拟的生产车间,进行企业化的科学管理,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管理意识等。
总之,项目教学法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有很大作用,我们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素养和教学理念都要做与时俱进,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到行业企业进行学习调研,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接受企业培训,要求老师不仅要有学历而且要有“经历”。
学校在实训场室、设备等方面也要加大投入。
在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沛云.项目教学的实施及特点[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2009,(6).
[2]应丽春.中职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12,(6).
[3]张翠红.在职业教育中专业课中实施项目教学的探讨[j].职
业教育研究,2011,(3).
[4]张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分析及案例[m].北京出版社,2012.
[5]刘磊.项目教学情境中学习行为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12,(2).
作者简介:黄历群,广东省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广东英德5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