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一、植物资源
福建位于祖国东南沿海,山地多林,现有森林覆盖率为62.96%,居全国第一位。
福建地处泛北极植物区的边缘地带,是泛北极植物区向古热带植物区的过渡地带,植被类型丰富,植物种类以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区系成分较复杂,种类繁多。
据近年陆续进行的调查统计,全省有高等植物4703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的15.7%;全省木本植物共有1943种(含变种153种),分属142科、543属,约占全国木本植物科的81%、属的55%、种的39%。
其中,裸子植物有9科、31属、61种和2变种,以我国特有的马尾松为主,海拔1000米以上出现黄山松;杉木广布全省,还有柳杉、福建柏、油杉等,是构成常绿针叶林的主要成分。
被子植物以壳斗科和樟科种类最多,其中许多种类是省内森林植被的建群种、优势种或主要树种,金缕梅科、山茶科、茜草科、木兰科、蝶形花科、苏木科、含羞草科、桑科、大戟科、紫金牛科、山矾科、五加科、蔷薇科、桃金娘科、芸香科、野牡丹科、杜英科、安息香科、山龙眼科、夹竹桃科、石楠科等与森林植被的组成关系较为密切;壳斗科在福建有6属、60种,樟科有12属、66种、9变种和1变型,木兰科有9属、35种,金缕梅科有11属、20种、6变种,桑科有8属、40种,蝶形花科、苏木科和含
羞草科也有一定的种类。
1999年9月9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福建有24科36属46种,其中一级保护的7种,二级保护的39种;蕨类植物8种,裸子植物13种,被子植物25种。
2001年8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的《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点保护珍贵树木名录》中,有25种树木。
此外,福建省还有野生兰科植物66属160种、1变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公约》附录Ⅰ、Ⅱ保护,野生兰科植物的种类数量在全国排第8位;罗汉松科木本植物百日青列入附录Ⅲ保护。
另有6种植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Ⅲ级保护,5种列入《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保护。
二、野生动物资源
福建省野生动物主要属于东洋界动物区系,省内的野生动物多数属于东洋界的种类,但一些古北界的动物也可以在福建省栖存。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脊椎动物,已记录到1600多种(包括亚种,下同),约占全国种类的1/3,分布有哺乳类130种,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鸟类超过550种,占全国的二分之一;爬行类123种,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两栖类46种、鱼类820种。
无脊椎动物已记录到3541种,其中原生动物约600种、腔肠动物200多种、栉水母7种、吸虫约200种、绦虫约150种、线虫约400种、轮虫150多种、棘头虫约65种、环节动物约500种、星虫类11种、枝角类约80
种、桡足类约400种、软体动物约500种、蟹类170多种、棘皮动物约81种、毛颚动物27种;昆虫1万多种,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在各种野生动物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达15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37种。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福建省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过去中外生物学家在那里采集过许多珍稀动植物,发现过不少新种,因而以“模式标本采集圣地”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