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阅读pptPPT

文言文阅读pptPPT


C.亲贤臣,远小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3.(2012河南,17)解释下面画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今齐地方千里
(2)王之蔽甚矣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2 末页
方法点拨
文言词语常考类型一般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类活用等。所以要注意分类总结常见的文言词语,并对其在具体语 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理解、牢固识记。除了识记以外,在解答试 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关键点: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4 末页
(2)以形推义,联系语境进行引申。根据汉字的造字特 点,可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来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例如, “道”,从辵(辶,chuò)从首,表示“从头开始行走”,常 见的引申义有“道路;道德;途径;方法”等。在“策之不以 其道”“不足为外人道也”中分别引申为“方法”“说”。所 以,了解了汉字的造字法就会发现词语的意思本身是相关联的, 了解了字词的本义,其引申义也就容易掌握了。
课内:《小石潭记》
简答:文言语句翻译(一句)
2011
选段(从小丘西行百 二十步……乃记之而 去。)
18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 2分 共
之而去。
11
课外:《游青溪记》 19 简答:作者心情变化分析(课内)3分 分
选段(清溪之跳珠溅
雪……可拊可餐。) 20 简答:相关内容对比分析概括 4分
目录
上一页
填空:文言实词释义(地方、蔽)2分
简答:文言语句翻译(一句)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分 共
受上赏。
10
简答: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及梳理 (课内)
2分

简答:相关内容对比分析概括 4分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7 末页
续表:
年份
篇目
题号
考查形式及考查点
分值
课内外对比阅读:
17 填空:文言实词释义(可、斗折)2分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9 末页
考点精讲
在河南中考试题中文 言词语释义为必考考点, 通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 形式呈现,且一般考查课 内文言篇目中常见的实词。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0 末页
真题展示
1.(2015河南,15)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 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独占。
(1)联系教材,举一反三。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 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平时熟读课文,并记住包含大量“常 见实词”的例句,阅读时就可以根据课文中类似的例句来解释有关实 词的含义,这样可以加大得出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因此,要善于根据 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来解决试题中的实 词释义问题。
4分
内外异法也……亲
(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

2014 贤 臣 … … 可 计 日 而
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1
待也。)

课外:《容斋随笔》 17 简答: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课内) 3分
选段(魏郑公谏止
唐太宗封禅……太 宗不能夺。)
18
简答:对比阅读分析(不同之处)
2分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5 末页
续表: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3 末页
2011~2015年河南中考考情一览表与规律总结
年份
篇目
题号
考查形式及考查点
分值
课内外对比阅读: 15 选 福、择狱:、文靡言)实词意思辨析(专、2分
课内:《曹刿论
简答:文言语句翻译(一句)
战》全文 2015 课外:《挺经》
选段(夫战,勇 气也……此善于
16 17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分
2分

书“雪窦山”字。) 19 简答:对比阅读分析(相似之处)4分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6 末页
续表:
年份
篇目
题号
考查形式及考查点
分值
2012
课内外对比阅读: 17
课内:《邹忌讽齐王 纳谏》选段(于是 入朝见威王 … …此 18 所谓战胜于朝廷。)
课外:《资治通 鉴 ·周 纪 一 》 选段 19 (齐威王召阿大 夫……强于天下。) 20
简答: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课 内)
2分
共 10 分
用气者也。)
18 简答:相关内容对比分析概括 4分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4 末页
续表:
年份
篇目
题号
考查形式及考查点
分值
课内外对比阅读:
15 选喻、择远:文、言悉多)义实词意思辨析(遗、2分
课内:《出师表》选 段(先帝创业未半
简答:文言语句翻译(两句)
而 中 道 崩 殂 … … 使 16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 末页
专题一
文 言 文 阅 读
考点精讲
考点一 文言词语释义
考点二 文言语句翻译
考点三 文意理解与概括表达
考点四 对比探究类
备战演练
知识梳理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2 末页
考情分析
考纲要求: 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能力主要有:文言词语的理解
能力;文言句子的理解能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 析和概括能力;结合文章内容迁移运用的能力等。
年份
篇目
题号
考查形式及考查点
分值
课内外对比阅读:
16
选择:文言多义实词意思辨析 (异、舍、去、道)
2分
课内:《桃花源记》
2013
选段(晋太元 中……“不足为外人 道也。”)
17
简答:文言语句翻译(一句)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 论魏晋。
2分
共 10
课外:《雪窦游志》 选段(水益涩……髹
18
简答:对文段及作者情感的分析 (课内)
1. 审清题干,辨别要解释的词语是否存在通假、古今异义、一 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例如,2015年中考题考查的“神弗福也”中的“福”字存在词 类活用现象,在句中名词用作动词,意为“保佑”;“小大之狱” 中的“狱”字为古今异义词,今义为“监狱”,古义为“案件”等。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3 末页
2. 如果出现词语记忆模糊或为陌生词语释义的情况,可采用以 下方式:
下一页
8 末页
续表:
规律总结:
1. 在考查范围上,课内语段以课标推荐的七~九年级应背诵 的文言文为考查范围,且考查篇目未重复过;课外语段在内容、主 旨或写法上与课内语段相关联。
2. 在考点上,主要考查文言词语释义、文言语句翻译、文意 理解与对比探究。
3. 在题量和分值设置上,一般设4道小题,每小题设2~4分, 共计10~11分。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保佑。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望其旗靡,故逐之
狱:过失。 靡:倒下。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1 末页
2.(2014河南,15)下面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
B.引喻失义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