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三新人教版高考热点题型专题15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高三新人教版高考热点题型专题15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高三新人教版高考热点题型专题15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A .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B .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D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2. “它站起来反对 18 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

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 )A .《巴黎圣母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人间喜剧》C .《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老人与海》3. 在 1543 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 1859 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 )A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 .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 .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 .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4. 1977 年 10 月 21 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这一“重大改革”是 ( )A .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 .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 .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二、综合题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 (1587—约 1666) 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

45 岁以后,面对明末农民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 致富” 之术。

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 天工人其代之”“ 开物成务” 之义。

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

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这部书在 19 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 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 (1643—1722) 自幼喜欢钻研科学。

1687 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

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

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

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

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 格雷克《牛顿传》等(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两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三、选择题6.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 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

这一现象 ( )A .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B .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 .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D .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7. 某科学著作的序言中写道:“理性力学应当是研究任何力所引起的运动和产生任何运动的力的科学。

因此,本书被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该著作提出的理论( )A.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进程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突破C.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D.弥补了牛顿力学认识宏观世界的不足8. 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

据此判断,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 )A.经典力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进化论C.量子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相对论9. 恩格斯曾这样评价一部著作:“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的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做得这样成功。

”这是因为这部著作( )A.从根本上否定了神创论B.摇撼了理学的理论基础C.建立起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D.在哲学上最终确立人的主体地位10. “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

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

”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B.电磁感应理论——发电机——第二次工业革命C.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11.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带有明显的“先锋” 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

其风格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作( )A.《唐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人间喜剧》C.《等待戈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牧神午后·前奏曲》12. 2014年春晚中,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被称为马年央视春晚最感人节目。

一句“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的歌词使多人反省自己的忙碌与生活质量,春晚总导演冯小刚当场热泪盈眶地表示歌词写得既残酷又真实,警示大众时间过得太快,应多关注身边的亲人。

下列文艺作品的创作风格与其一致的( )13. 《欧也妮·葛朗台》以吝啬鬼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和剥削活动为主线,以欧也妮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为中心事件,层层剖析了葛朗台的罪恶发家史和泯灭人性的拜金主义,……下面的作品与这部文学作品风格相似的是( )14. 学者常开起指出:“浪漫主义之前的古典主义音乐对感情的表达与浪漫主义有本质的区别,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家传达的是‘我们’的情感。

而浪漫主义音乐表现的情感极富个性化,是‘我’的情感。

”以下属于完美表达“我”的情感的音乐作品是( )A.《天鹅湖》 B.《蓝色的多瑙河》C.《时代在改变》 ________ D.《围着时钟摇吧》15. 阅读下图所示纪念邮票。

下列内容最符合其主题的是 ( )A.“两弹一星”成功研制 B.“双百”方针提出C.“载人航天”顺利实现 D.“科教兴国”战略提出16. 1956年5月,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发表讲话说:“我国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没有自由讨论,那么学术发展就会停滞。

相反,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

”这一讲话 ( )A.强调多研究历史以服务现实B.有利于“双百”方针的全面贯彻C.方便了文学领域的统一领导D.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17. 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三个面向”(见下图)。

“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A.教育的发展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B.教育的发展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C.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教育的发展D.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18.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p19. ly:Calibri; font-size:10.5pt"> 史实结论 A 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哥白尼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B 拜伦创作了《唐璜》等大量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的诗篇,塑造出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拜伦的作品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点 C 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稻” 生命科学“登月计划”取得重大成果 D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中国拥有了远距离战略核导弹打击能力四、综合题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材料三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各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

材料四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以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以经典力学为代表的一系列科学成就的出现对当时的欧洲思想界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指出材料二中科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简要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依据材料四回答,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是什么?17~18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哥白尼”“伽利略”式的科学家?试结合中国当时的经济、思想文化状况进行分析说明。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这次革命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它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许多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但是,在保卫和巩固这次革命成果的过程中,曾出现极其复杂的形势,经历了一场革命和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长期斗争。

法国大革命后出现的动荡、混乱、灾难的局面,完全不是人们期望的。

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预言的那个理想社会根本没有出现。

贫富对立变得更加尖锐,阶级压迫更加残酷,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

法国革命后的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在广大社会阶层中引起了一种普遍的失望情绪,浪漫主义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

——摘自《世界近代文学简史》材料二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不同程度的发展,人们头脑中的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