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70年至1985年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

1970年至1985年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

1970年至1985年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
1.货币政策
说到货币政策,要先追溯到战后时期。

在战后初期,日本为了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遵循从紧的方针并辅之以严厉的行政手段控制金融信贷活动。

经过1945至1952年近十年左右的收缩银根,货币政策较好地抑制住了通货膨胀,为日本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3至1970年经济起飞时期日本货币当局采取的重要金融措施主要包括低利率信贷政策、贷款额度优先政策等。

长期实行人为的低利率政策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

在1970年至1985年期间,稳定经济变成了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并根据日元汇率变化来调整货币政策。

进入80年代,为了维持日本经济奇迹,日本政府长期采取低利率和低汇率政策实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

1981-1985年间,日本银行贴现率一直维持在5-6%的水平上。

1985年广场协议以前,尽管日元升值,但是幅度并不是很大。

2.资本要素持续增加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在向帝国主义过程中,日本国家政权还与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这一切使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最大的债务国家变成债权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经济大国奠定了基础。

还有,日本经济的发展与美国的推动也是密不可分的。

日本成为美国的附属国后,但由于美苏争霸需要,美国积极地调整战略,扶植日本经济,保留了日本的经济基础,使之不但未遭破坏,反而坐收渔利。

此外朝鲜和越南的军事订货在更大程度上刺激其经济发展。

3.调整生产关系
日本经济崛起的又一个原因是调整生产关系,变革落后封建因素之束缚,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改革是日本经济兴旺发达的基础和前提。

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铲除封建残余势力,这无疑将会为本国经济发展打造一片蔚蓝的天空,打通迅速前进的道路。

4.发展教育事业
日本重视科技教育事业,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日本本身是一个资源短缺,农业不发达,领土狭小的岛国。

根据本国国情,日本政府把目光转向了科技教育,依靠科技来促进经济的伟大复兴,建立高科技高资本高附加值的新兴企业,通过一系列教育事业,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科技的飞速发展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使生产率大大提高。

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只有科技才能兴国,只有科技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日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也正是这样做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