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动态分析实例
1)正韵律油层低部水淹严重,上部水淹程度相对较低
微电极
➢0 1渗05透率
50
100
0
——含水饱和度
------束缚水饱和度
0
残余油饱和度 可动油饱和度
2-19-40井多功能测井解释结果(53层,正韵律层)
4
(8)分析层内水淹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特点
1)正韵律油层低部水淹严重,上部水淹程度相对较低
微电极
而B15实施增压注水后,B16产量仍 然很低,又说明受效很慢,连通性不 是很好。
➢B16与主体连通性差,处于低水 平稳产
➢关井保护
➢关井 保护
2
(12)注水分析
➢B9、B10生产气油比与B15井注水响应情况
➢B9、B10生产气油比与B15注水量响应情 况表明其连通性好。 ➢B10井暴性水淹,含水突升,日产量低 ➢B9井有见水前兆,压力、产量、气油比 下降较快。
水平有效渗透率:56.6×10-3μm2 外推地层压力:9.95MPa 生产压差:5.58MPa 总表皮系数:10.2 采油指数:22.67 m3 /(MPa·d) 采液指数:24.86 m3 /(MPa·d)
制图:姜丽丽 审核:李文红 日期:2011年1月
➢产量(m3/d)
➢压力
2
➢02 ➢51 ➢0
11
2
平面矛盾
30%
90%
B05
12
3
层内矛盾
层内矛盾:指同一油 层内部纵向的物性差 异,造成注入水在油 层内垂向上的不均匀 分布和推进,影响油 层水洗厚度和驱油效 率提高。
13
4
油井措施
14
5
注水井措施
注水井措施大至分为以下类型: 改善注水:调剖/调驱、细分注水 增加注水:增压注水、酸化、压裂等
➢调和递减 )
(n=1
➢产量递减数学模型
累积产量模型:
4
1.1自然递减法
HZ32-5油田产量预测
➢1、自然递减法是指用预测单元的月产能扣除该单元调整井和常规措施增加 的产能后回归计算递减规律,从而预测单元产量。即利用老井在无任何增产 措施情况下的产能递减求得产量。 ➢2、预测单元总产量还应加上措施产量和调整井产量。
动态分析就是研究这些变化,找出各种变化之间 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的影响。通过分析解释现 ➢象跟,踪认油识、本气质、、水发、现压规力律变、化解,决发生现产问问题题及。解提决出问调题 整措施、挖掘生产潜力、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
6
(二)油藏开发基本矛盾
层间矛盾 平面矛盾 层内矛盾
6
层间矛盾
指非均质多油层油田,由于各个油层岩 性、物性和储层流体性质不同,在成各油 层在吸水能力、水线推进速度,地层压力 、出油状况、水淹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形 成相互制约、干扰、影响各个油层,尤其 是中低渗透率油层发挥不了作用。
外边界条件--油藏外边缘的情况
初始条件:油藏投入开发前的情况
5
试井目的
获得油气井产能 获得产层类型和地层参数 了解地层伤害程度 需不需要采取增产措施? 分析增产措施效果 测试井间或测试层间是否连通
6
试井解释结果
A2h井压力史曲线拟合
A2h井双对数曲线拟合
A2h井试井解释结果
C( m3/MPa ) kz/kr Total Skin k.h, total(md.m) k, average(md) Pi(Mpa) Pwf(Mpa)
0 残余油饱和度 可动油饱和度
3-15-更30井多功能测井解释结果(55层,复合韵律层)
6
(8)分析层内水淹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特点 3)相对均质油层水淹程度较均匀
微电极
0
105
50
100
0
渗透率(10-3μm2)
——含水饱和度 ------束缚水饱和度
0
残余油饱和度 可动油饱和度
2-19-40井多功能测井解释结果(51层,均质层)
➢(16)描述作业过程
➢时间
3
➢(17) 试油中发生 压力衰竭说明了什么
?
4
Ex. 1 Block UX is really a small one !
Second buildup
Final buildup
5
Pressure & flow-rate change during well testing in Well UX- 1
2010.01提液
A4h
2010年1月提液后效果较好
7
➢提 液
A5井提液
8
A6井生产情况
提液
A6
·
2010年1月已经提液,提液效果较好
9
➢(15)动态分析Wen13-2-A20H1井情况
0
➢A 1 ➢A 2 ➢A 7 ➢A
8
1
➢Wen13-2-A20H1井ZJ2-1U油组压力恢复解释结果(2011年1月)
风险一:主力层ZJ1-4油组各生产井均进入中含水期,含水 上升速度加快,产量递减快;
风险二:ZH1-1L油组地层能量不足,2011年是否有产出不 确定;
4
产量风险及潜力分析
潜力二:文昌8-3油田仍有具备挖潜条件的区块,目前正在做相应的 分析研究工作,下一步将利用A3H井的井槽条件提出新的调整井方案。
0.0379 0.695 -6.64 3850 308 10.4621 8.1439
生产压差(Mpa)
2.3182
采油指数(m3/Mpa.d) 191.53
7
试井解释结果
8
2.3 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A1H井数模研究:
➢ 经数值模拟认识到A1H井水
A1H
平段部分位置已经见水,且因泥
岩夹层或低渗夹层隔挡,边底水
采出程度:13.54%
综合含水:26.82%
2
2.2 试井解释方法及其应用
常规试井分析包括压力降落测试、压力恢复试井、双 重介质油藏试井等等;现代试井分析包括DST测试、干扰 试井、脉冲试井、数值试井等等。在生产油气田主要用到 压力恢复试井及钢丝作业中的井筒压力梯度测试。
➢基本理论:
质量守恒定律 达西定律 状态方程
数产 值量
资
模预
料 搜
油田日产油、年产油量、综合含水率、采出程度等数据
拟测
集
试
单井测试:一般包括拉井下压力梯度及压力恢复测试,
井
需要获取压力、温度数据及日产量数据等等
解
释
1
2.1资料搜集与常规分析
生
产
资
料
处
理
某油田:
开 发 井:4口水平井
动用探明储量:**×104m3
目前累积采油:**×104m3
204-1338
19-
183187-
40
N39
121032
17133
15N30
11-N23
13-24
无压 降
0
三
➢(5)试分
区
析哪些注水
水
地层可能受
井
到污染
日
注
柱
状
图
1
➢(6)试分析产油效果
三区各类储层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2
➢(7)试分析 可能钻井的地 方
➢剩余油分布图
3
(8)分析层内水淹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特点
A3H
ZH1-1L油组
ZJ1-4油组
5
➢二、油气田动态分 析
➢ 1.动态分析概念
➢ 2.动态分析方法
➢ 3.实例分析
小层渗透率等值图
6
➢(1)说明哪区生产井可能产量较高 ?
K>1000 500<K<1000 200<K<500 0<K<200 K=0
7
➢(2)说明哪区生产井可能产量较高 ?
三区油井油量柱状图
15
6
➢二、油气田动态分 析
➢ 1.动态分析概念
➢ 2.动态分析方法
➢ 3.实例分析
7
基本方法
17
8
基本方法
18
9
2.1 资料搜集与常规分析 2.2 试井解释方法及其应用 2.3 数值模拟分析及其应用 2.4 产量预测方法
0
2.1资料搜集与常规分析
单井产油量、产液量、含水率、井底流压等数据
内边界条件 + 微分渗流方程 + 外边界条件
解析解
3
试井解释基本微分方程
单相弱可压缩且压缩系数为常数的液 体在水平、等厚、各向同性的均质弹性孔 隙介质中渗流,其压力变化服从如下偏微 分方程(扩散方程):
4
试井解释模型
试井井解释模型由下面三部分组成:
基本模型:油气藏的基本特性 边界条件:内边界条件--井筒及其附近的情况
17-N39
258
19-351
19-39
537
12-1032
241
183 180 659 17-133
689
763
167 82195-N30
411
444
180
835
297
13-24
11-N23
液面在井口
三区压降分布柱状图
9
➢(4)试分 析注水效果 及各井受效 情况
0--3.9MPa
GD1311
19-
2
2.4 产量预测方法
➢ 一、产能递减法
➢
1.1自然递减法
➢
1.2产量构成法
➢
1.3综合递减法
➢ 二、水驱曲线法
➢ 三、数值模拟法
➢ 四、类比法
3
Arps递减模型基本概念
➢ Arps递减模型是应用最广泛的递减模型,它适用于各种 类型的油气田的开发递减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