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税收原理
税收原理
8.1.1 税收的公平原则
ß两种原则
Þ公平的受益原则
Ý指纳税人的负担取决于其在政府支出中的受
益情况
Ý持有这一观点的情况不再普遍
Þ公平的支付能力原则
Ý指纳税人的负担取决于其缴纳税收的能力
Ý横向公平:纳税能力相同者缴纳相同的税收
Ý纵向公平:纳税能力较高者缴纳较多的税收
ß受益原则的困难在于很难确定不同群体从公共项目中的受益程度
ß为使税制能够贯彻支付能力原则,政府首先要确定如何测定支付能力。
Þ一般做法:依据纳税人每年的收入来测定支付能力。
8.1.2 税收的效率原则
促进经济发展原则
效率类税收原则
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依法治税、有法可依
税制简便易行
8.1.3 税收中性(neutrality)问题
ß1.税收中性的含义
Þ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ß2.税收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
(excess burden or dead burden )
税收的超额负担
ß税收的超额负担
Þ因课税而带来的净损失或额外负担,是无法用税收的收益来弥补的,因而对经济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效率损失,称之为税收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或超额负担(excess
burden)
Þ起因:税收改变了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从而改变了私人经济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
况,从而使市场机制正常运作的效率受损。
税收的超额负担
8.2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8.2.1 税收转嫁的含义与类型
ß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ß税收转嫁的形式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税收转嫁的形式
ß基本形式
Þ前转
Þ后转
Þ混转
8.2.2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
ß商品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ß要素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商品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ß局部均衡分析
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分析某一商品或要
素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和数量决定。
ß对商品税归宿的分析
Þ从量税
商品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ß从量税的归宿分析
Þ从量税又称单位税,指按销售商品的数量课征固定的税额。
Þ例:政府对啤酒销售课税
课于消费者(图14)
课于产商(图15)
图14 课于需求方的从量税的归宿
P P
1P P
图15 课于供给方的从量税的归宿
P P
P P
ß无关性定理
Þ税收对价格和产出的效应,与对供给方征税还是对需求方征税无关。
ß结论
Þ在课征从量税时,税收最终由谁负担,和名义上由谁纳税无关。
Þ税收转嫁和归宿的具体情况实际上是由税后的均衡价格决定的。
税负归宿的决定因素
ß供求弹性对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影响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需求弹性越大,消
费者负担的税收越少。
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供给弹性越大,生产者负担的税收越少。
Þ弹性是衡量经济行为主体逃避税收能力的粗略方法
图16 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税负转嫁归宿
ß极端情形
Þ商品的供给完全无弹性,厂商承担了全部税负。
(图18)
Þ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消费者承担了全部
税负。
(图19)
P
P¢
图18 供给完全无弹性时的税收转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