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恶性胸腹腔积液PPT课件

恶性胸腹腔积液PPT课件


(二)BLM


治疗恶性胸水的主要机制为硬化作用,为 欧美治疗恶性胸水使用最多的抗癌药 见硬化剂治疗
(三)ADM



兼具较强的胸腔硬化作用和抗癌作用 推荐剂量20~80mg+NS50~100ml,临床报 道有效率60~70% 分子量较小,在胸腔内吸收较迅速,有报道 ADM100mg注入胸腔后,近50%患者血浆中药 物浓度与胸腔表现同一时相变化 主要副作用为胸痛、胃肠道反应、部分患者轻 度骨髓抑制、少数发热

胸液特征 血性 —— 82.8% 为恶性 增长迅速,抽而复生 —— 恶性可能大 胸液细胞学检查—— 阳性率40~90%(65%) 特异性>97% 影响因素:送检液量 多次送检 肿瘤类型与胸水类型 (肺鳞癌、淋巴瘤-中央型胸水多 肺腺癌-外周型胸水多)
恶性胸腔积液的预后

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乳癌 MST 1年或1年以上 卵巢癌 MST 9个月 肺癌、胃肠道癌 MST<3个月
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局部治疗——大部分实体瘤胸水需要局部治疗 才能改善症状,控制胸水以达到缓解病情,提 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全身化疗——化疗敏感的肿瘤包括乳癌、SCLC、 精原细胞瘤及淋巴瘤的胸腔积液全身化疗有效, 大量胸水患者可单纯抽液后行全身化疗
恶性胸水的局部治疗


排液+胸腔内药物治疗:最常用及首选方法 胸腔穿刺抽液 胸腔置管引流 胸膜放疗 胸膜剥离术 姑息引流 胸腹腔分流术 内置胸腔引流管
DDP单药治疗恶性胸水
作者 刘昌俊 李丽云 例数 21 25 剂量 - 40~60mg 每月2次,2 个月复查疗 效 60~100mg Qw 2~5次 RR 85.7% 92% CR28 % PR64% 52.9% 副作用 - 80%1~2 天 内 恶心、呕吐
胡继顺
19NS CLC1 5乳癌
纳差、恶心、 轻度呕吐
硬化剂

作用原理: 主要为刺激胸膜引起炎症粘 连(硬化作用),此外BLM兼有抗肿 瘤作用
常用的硬化剂 (一)四环素-强力霉素
四环素


RR70%(Gravelvn/Cancer1987) 用量500~1000mg+NS100ml 价格便宜、高效为优点 主要副作用:胸痛20~70%,一般于注药后立即 发生;低热33% 胸痛预防措施:先于胸腔内注入1~2% Lidocaine20ml;四环素浓度不宜过高
(二)BLM


使用较广泛,尤其欧美国家 推荐胸腔剂量为1.25mg/kg (60~120mg) ,老 年人≤40mg, Ⅱ期临床报道RR62~81% (Ostrowski/1986Cancer)50~80% (Miles1993) 耐受性好,副作用少为优势但价格较贵 主要副作用为胸痛、发热,一般可耐受
临床表现

症状

影像学
积液<300ml多无症状 >500ml可出现胸闷、气促等 症状 300~500ml 肋隔角钝 >500ml 向外上弧形影 >3000ml 全肺野透亮度下降 纵隔向健侧移位
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

临床特征: 病史(病程;肿瘤相关病史;结核中毒症状;炎 症表现) 体格检查(肿物及浅表淋巴结;浮肿及心衰) 影像学检查(胸片;CT;B超;ECT) 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记物;TB抗体) 特殊检查 (支纤镜;淋巴结活检;痰检)
恶性胸腔积液发病机制


中央型胸水—— 纵隔淋巴管、血管阻塞致胸水 渗出增加、吸收减少 外周型胸水——肿瘤胸壁侵犯致胸壁毛 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肿瘤阻塞脏层胸膜毛细血 管及淋巴管致胸液吸收减少
恶性胸腔积液病因
原因 全部恶性积液 肺癌 乳腺癌 淋巴瘤和白血病 原发瘤不明(腺癌) 原发瘤不明(所有类型) 生殖系肿瘤 胃肠肿瘤 泌尿系肿瘤 其他 病例数(%) 1283(100) 450(35) 256(20) 256(20) 154(12) 95(7) 70(5) 90(7) 66(5) 39(3)
Ruckdeschel 报道 85例恶性胸水 BLM 四环素 例数 44 41 有效率 64% 33% 复发平均时间 46天 32天 毒副作用 胸痛、发热等,两组无差异

Chest1991,100(6):1528-1535
(三) 滑石粉


目前国外认为最理想的硬化剂 推荐用法:去石棉无水消毒滑石粉5g+ NS100ml混悬液管注或粉状胸腔镜喷洒 临床报道众多,总的RR80~100% 主要副作用:发热16%、疼痛7%,其余较少 见的副作用包括脓胸、肺炎、呼衰
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诊治
正常胸液循环

壁层 胸膜
脏 层 胸 膜


正常胸腔含少量液体10~30ml 每天从壁层至脏层胸膜的转运液 体500ml 任何导致胸液渗出增加或吸收减 少的因素可形成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发病机制

毛细血管通透性↑ 静脉静水压↑ 淋巴管静水压↑ 胸腔内负压↑



淋巴管阻塞,吸收↓ 毛细血管吸收↓ 胶体渗透压↓
胸腔细管引流



位置:侧胸壁第6~7肋间 置管深度:胸腔内10~15cm 引流不畅常见原因:引流管胸腔内弯折 血性胸水阻塞引流管 胸腔内管口高于液面 处理:调整引流管长度、体位 NS通管 胸透了解引流管位置及积液 拔管指征:引流量<150ml/天,胸片显示肺复张
胸腔内药物治疗

硬化剂 化疗药 生物反应调节剂
强力霉素



Ⅱ期临床试验报道其RR67~88% (Kitamura/1981Chest ; Mansson1988 ; Heffner1994) 副作用类似四环素 临床报道15%患者一次注药有效,9%患者注药 >4次,大部分患者需两次注药
美满霉素

Hatta1990报道7例恶性胸水使用美满霉素 300mg胸腔注入, RR86%
化疗药
Βιβλιοθήκη 化疗药治疗恶性胸水的机制为抗肿瘤作用及胸 膜粘连作用 治疗恶性胸水较多用的有效化疗药为DDP、 BLM、ADM、VP-16、MMC等 胸腔使用化疗药的选择可参考肿瘤类型对全身 化疗的反应
(一)DDP



主要作用机制为抗肿瘤作用,引起胸膜增厚粘 连相对较少 国外使用不多,国内报道使用剂量40~180mg, RR50~90% 主要治疗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 ,其他副反应较 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