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确定度数据表示方法

不确定度数据表示方法

4、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值不应记在不确定 度内,但应考虑由修正不完善引入的不确定度。
5
不确定度的来源
1、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全 2、被测量的定义值的复现不理想 3、被测量的样本可能不完全代表定义的被测量 4、对环境条件的影响认识不足 5、人员的读数偏差 6、测量仪器计量性能的局限性(如分辨力等) 7、测量标准或测量设备不完善 8、在数据处理时所引用的常数或其他参数的不准确 9、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和测量程序不完善 10、在相同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重的随机变化。 11、修正不完善
确定度uc的分布接近正态分布。
22
扩展不确定度
若有效自由度充分大,按正态分布计算 若有效自由度较小,按t分布计算(按有效自由度
查表) ❖ 如果uc的概率分布为非正态分布时,应根据相应的
分布确定kp。
23
开始 取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y)可能接近正态分 布时,可按UP给出
计算有效自由度eff
3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与评定
5、确定对应于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i (y)
f ui ( y) ciu(xi ) xi u(xi )
6、对应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i (y)进行合成,得 到合成标准不确定uc。
7、确定被测量Y可能值分布的包含因子 8、确定扩展不确定度U=kuc 9、给出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u(20)= a/1.73=0.1510-6C-1
16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被测量y由N个其他量xi的函数确定时,假设其函数关
系为y=f(x1,x2,……,xN)
uc(y)
N i1
f [ xi
]2u2(xi )

N 1
2
i1
N f ji1xi

f x j
r ( xi ,
4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与评定
二、 评定时的注意事项
1、在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时,应充分考虑各项 不确定度分量的影响,不遗漏,不重复。
2、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可以采用A类评定方 法,也可采用B类评定方法,采用何种评定方法根 据实际情况选择。
3、采用A类评定方法时,如果怀疑测量数据有异常 值,应按统计判别准则判断并剔除测量数据中的 异常值,然后再评定其标准不确定度。
1、 U 就是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倍数,U=kuc,即由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直接乘以包含因子k( k的典型
值为2~3)
2、 Up:对于给定的置信概率P,扩展不确定度记为
Up=kpuc,此时包含因子 kp 的选择如下
❖ 如果组成uc的不确定度分量较多,且各分量对不 确定度的影响不大时,据中心极限定理,合成不
可能性最大,则假设为正弦分布。 缺乏任何信息时,假设为均匀分布;
13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举例
举例1:
校准证书上指出标称值为1kg的砝码质量m=1000.00032g, 并说明按包含因子k=3给出的扩展不确定度U=0.24。
则该砝码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m)=0.24mg/3=80g
举例2: 校 准 证 书 上 指 出 标 称 值 为 10 的 标 准 电 阻 器 的 电 阻 RS在 23C时为:RS=(10.000470.00013) ,同时说明置信概率 p=99%。
xj
)u(xi
)u(xj )
上式称为不确定度传播率。 f 为灵敏系数, xi r(xi,xj)为 相关系数
uc (y)
N
i1
[
f xi
]2
u
2
(
xi
)

N i1
N j1
1 2

2 f xix j
2

f xi

3 xi
f
2
x
j

N
n
uc ( y)
ci2ui2 (xi )
ui2 ( y)
i1
i 1
uc(y)
N i1
[ f xi
]2u2 (xi
)

N 1
2
i1
N f ji1xi

f x j
r ( xi ,
xj )u(xi )u(xj
)
18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2、当被测量的函数形式为
建立数学模型也称为测量模型化,即建立被测量和所有 影响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数学模型中应包括所有对测量 不确定度有影响的输入量。
Y=f(X1,X2,…,Xn)
Xi 为输入量,Y为输出量。
2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与评定
4、确定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u(xi) 根据各输入量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不同,分为标准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和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A类评定:对测量样本统计分析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方 法。用A类评定方法得到的标准不确定度称A类标准不 确定度。用实验标准偏差表征。 B类评定:用不同于测量样本统计分析的其他方法进行 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它是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的假 定概率分布估算的,也可用标准偏差表征。
11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置信因子k的确定
1.已知扩展不确定度的k值 2.根据假设的概率分布查表得到k值
正态分布置信因子 kj 与概率 p 的关系
kj
1.00
1.64
1.96
2.00
2.58
3
p
0.683
0.90
0.95
0.9545
0.99
0.9973
概率分布
几种概率分布的置信因子 kj 值
均匀
反正弦
(
y)

f xi
u ( xi
)
i : ui(x)的自由度
eff 越大表明评定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y)越可靠
20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举例:已知某量含不相关的不确定度分量,其值 与自由度分别为:
u1=10
u2=10
u3=10
u4=10
1=5
2=5
3=5
4=5
求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有效自由度及扩展不确定度(P=99%)。
y

x P1 1

x P2 2

x Pn n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u(c y) y
N
[Piu(xi)/ xi ]2
i 1
3、若所有输入量都相关,且相关系数为1时,合
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uc (y)
N i 1
f xi
u(xi )
N
uc ( y) u(xi ) (当灵敏系数为1时)
标准表
6. 被检表的分辨力; 信号源
开关
7. 其他。
被检表
7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一、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 用对测量数据处理的统计方法进行评定,用
计算得到的实验标准偏差表征。 ➢ 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时,测量结果
的A类标准不确定度为: _
uA s(x) s(x) / n
如果只测量1次,则 uA s(x) _
i 1
N
直接测量时
uc
ui2
i1
19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自由度(有效自由度)
veff

N
uc4 ( y) ci4u 4 (xi )
u
4 c
(
y)
N ui4 ( y)
i1
i
i1 vi
uc(y):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i
ui(x) :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6
例:用比较法校准一台电压表在1MHz频率时的1V电压示值,分 析校准的不确定度来源。
可能的不确定度来源:
1. 标准表不准引入的不确定度;
2. 信号源两次读数间的漂移引入的不确定度;
3. 开关两路的不一致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4. 各种随机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即测量数据的 重复性;
5. 波形失真引入的不确定度;
B类标准不确定度为:
uB

a k
vi

1 [ u(xi ) ]2 2 u(xi )
10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区间半宽度a的确定
❖ 以前的观测数据; ❖ 对有关技术资料和测量仪器特性的了解和经验; ❖ 制造厂(生产部门)提供的技术说明书; ❖ 校准证书、检定证书、测试报告或其他文件提供
的数据、准确度等别和级别; ❖ 手册和某些资料给出的参考数据及其不确定度; ❖ 同行共识的经验;
选定要求的置信概率
按eff和P查t分布临界值tP(), 包含因子kP= tP()
无必要给出UP时
选定包含因子k 一般为2~3
计算U=kuc(y)
当可以估计uc(y)接近某种分 布时,乘以对应的包含因子
给出UP,P值
计算UP=kPuc(y)
给出U,指明k
给出UP和P值
24 结束
关于概率分布情况的估计
25
关于概率分布情况的估计

u
2
(
xi
)

u2(
17
x
j
)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1、当被测量的函数形式为: y=A1x1+A2x2+……+ANxN ,且各输入量之间不相关 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uc ( y)
N i 1
[
f xi
]2
u
2
(
xi
)
N
uc ( y)
Ai2ui2 (xi )
i 1
若用灵敏系数表示
置信水平:用P表示;自由度:用 表示。
X U
X
X U
U
置信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