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2018年7月28日凌晨,“火星冲日”(即地球、火星与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与21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红月亮”(月食)同时出现,形成了“火星伴月”的天文奇观,吸引了广大天文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
据此完成第1~2题。
1.组成“火星伴月”的天体为( )A.行星和卫星B.恒星和卫星C.行星和行星D.恒星和行星2.(区域认知)下列天体中,距离火星最近的是( )A.金星B.土星C.地球D.太阳1题,“火星伴月”的天体是火星和月球;火星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地球的卫星,故A项正确。
第2题,太阳系中,行星距离太阳远近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故距离火星最近的天体是地球,C项正确。
2.C流星现象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天文现象。
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太阳系内流星体属于( )A.绕火星公转的天体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D.绕月球公转的天体4.(综合思维)进入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A.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B.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3题,太阳系内流星体属于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第4题,绝大部分流星体进入大气层后被燃烧掉了。
大气层可以减少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4.C科幻小说《三体》中虚构的三体外星文明来自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
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
据此完成第5~6题。
5.(区域认知)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6.(区域认知)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所经过的天体系统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5题,据材料可知,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它与太阳以及其他的恒星系共同组成银河系。
第6题,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需要从银河系进入太阳系,然后再进入地月系,最后到达地球,因此经过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地月系。
6.A据俄罗斯卫星网2018年10月15日报道,欧洲首个水星探测任务“比皮科伦坡”于20日发射升空。
该任务由欧洲航天局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联合进行,“比皮科伦坡”预计2025年到达水星,将进一步揭示水星的秘密。
据此完成第7~8题。
7.(区域认知)到达水星的“比皮科伦坡”离开了( )A.总星系B.河外星系C.太阳系D.地月系8.(综合思维)下列有关水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星是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B.从结构特征看,水星属于类地行星C.水星表面温度适宜,有大量液态水存在D.水星的自然条件不适合生物的生存7题,水星属于与地球同一级别的天体,到达水星的“比皮科伦坡”离开了地月系,D项正确。
该天体仍在太阳系内,也在银河系和总星系内,A、C两项错。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等级相同,没有包含关系,故“比皮科伦坡”未在河外星系中,B项错。
第8题,水星是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A项正确。
从结构特征看,水星属于类地行星,B项正确。
水星距太阳近,表面温度太高,没有液态水存在,C项错误。
水星的自然条件不适合生物的生存,D项正确。
故选C项。
8.C根据外国媒体报道,科学家日前发现了一颗比太阳还要明亮1 000万倍的恒星“R136a1”,其位于第三幅图右下角最亮处。
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20倍,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
据此,完成第9~10题。
9.(区域认知)恒星“R136a1”最不可能属于( )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10.(综合思维)假设用恒星“R136a1”替换太阳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两极冰川将增加②地球将遭受非常强烈的紫外线辐射③地球上将很难存在生命④金星将更可能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题,恒星“R136a1”属于太阳系之外的其他恒星系统,不可能属于太阳系。
第10题,若用恒星“R136a1”替换太阳的位置,该恒星辐射的能量远远超过现在太阳辐射能,所以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非常强烈,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会大幅度提升,不再适合生命存在。
10.B11.下图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假设在距离地球50万亿千米的宇宙空间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星球,有一天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来自该星球的求救信息,大意是他们的星球将于10年后毁灭,他们打算移居外星球,从而向地球人求救,希望能接纳他们并告知地球的位置。
(1)分别写出字母A、B、C、E所代表的行星名称。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除了有同向性外,还有哪两个特征?(3)据材料内容,你将怎样告诉他们地球的位置?(4)分析该星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题,八颗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结合图中的位置可以判断出行星的名称。
第(2)题,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近圆性、共面性和同向性。
第(3)题,可以说明所在的天体系统和行星的相对位置。
第(4)题,该星球存在生命条件可根据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回答: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之中。
水星、海王星、地球、土星。
(2)近圆性、共面性。
(3)地球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离太阳由近到远数起第三颗行星;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
(4)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之中。
能力提升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中五颗最光亮的行星,这五颗行星以不同角速度围绕太阳公转。
当这五颗行星移至太阳的同一面,从地球上观看它们同一时间在夜空上出现,此现象称为五星汇聚。
五星汇聚出现的时间并不规则,每次汇聚中五颗行星的相对位置亦会不同。
各行星公转角速度大小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呈负相关。
读图,完成第1题。
1.假设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在同一起跑线开始同向公转,因公转角速度不同,如果出现五星汇聚现象,公转圈数最多的行星是( )A.土星B.木星C.金星D.水星,各行星公转角速度大小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呈负相关。
水星公转轨道距离太阳最近,公转角速度最大,故如果出现五星汇聚现象,公转圈数最多的行星是水星,D项正确。
新华网北京2018年4月28日电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天眼”FAST 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并于近日得到国际认证。
据悉,“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完成第2~3题。
2.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3.科学家们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有着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如( )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有固体表面 ③有昼夜更替现象 ④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⑤有液态水A.①③B.②④C.④⑤D.①⑤2题,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合起来叫总星系,它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也是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即总星系,D 项正确。
第3题,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根本原因是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体积和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①⑤正确。
故选D 项。
3.D2017年3月2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已绕火星飞行5万圈。
结合下表完成第4~5题。
4.液态水的存在是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有“液态水”存在密切关系的有(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十分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且成分相似②火星和地球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时间长度相同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 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题,“液态水”的存在是因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而影响地球上温度的因素则是日地距离和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
第5题,据表可知,火星与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时间长度并不相同,火星上为1.9年;火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差距较小;火星与地球运行轨道相邻,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
火星上的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
5.C6.(综合思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772年,德国天文学家波德在提丢斯(德国物理学家)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条关于太阳系行星距离的定则。
其内容是取0、3、6、12、24、48、96……这样一组数,每个数字加上4再除以10,就是各个行星到太阳距离的近似值(1天文单位≈1.5亿千米)。
用提丢斯—波德定则来计算在那时已为人所知的4颗行星会得出惊人的发现,如下表所示。
(单位:天文单位) 材料二见下表。
太阳系中部分行星的距日实际距离(单位:天文单位) 材料三为纪念北京奥运会的精彩举办,国际小行星中心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北京奥运星”。
该小行星距日平均距离为4.58亿千米。
(1)根据材料一中的提丢斯—波德定则,分别推算出木星、土星和天王星与太阳的理论距离。
(2)把第(1)题的计算结果和材料二表中各行星与太阳实际距离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你有什么发现?请建立一个假设来说明你的发现。
(提示: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3)根据以上分析,试说明“北京奥运星”的运行轨道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请依据提丢斯—波德定则推断其到太阳距离的近似值,并结合材料二中的相关数据验证其所在位置。
(1)题,直接用材料中的公式计算即可:木星(24+4)/10=2.80天文单位;土星(48+4)/10=5.20天文单位;天王星(96+4)/10=10.00天文单位。
第(2)题,木星距日实际距离为5.20天文单位,土星距日实际距离为9.50天文单位,天王星距日实际距离为19.20天文单位,与第(1)题的计算结果对比差距较大。
但仔细观察可发现平移一位数据就基本吻合了,再结合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分析,则可以发现火星和木星之间原来应该有一颗大行星。
第(3)题,“北京奥运星”的轨道应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由提丢斯—波德定则推出的距日距离的近似值为2.80天文单位,将其距日距离4.58亿千米转化为天文单位对比即可验证。
与太阳的理论距离:木星2.80天文单位,土星5.20天文单位,天王星10.00天文单位。
(2)如果把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位置依次向外顺延一个位次,即木星48、土星96、天王星192,则三颗行星用提丢斯—波德定则推算出的距日理论距离和实际距离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