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_李毅学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_李毅学


历史信用
38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 年第 10 期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价格风险
三级指标
评估方法和解释 要根据不同存货的特点,采取相应方法考虑价格波动的稳定性程度, 划分为 7 个层次, 给予相应评 估分值
变现能力 标准化 水平 易损易 腐程度 配套保 管条件 销售渠道 稳定性 销售客户 稳定性 销售风险 销售范围 市场容量 销售帐期 合理性 法律风险 合规风险 规则与政 策风险 执行状态 商业模式 质押方式 模式风险 操 作 监管方 控制方式 财务评估 报告模式 流程标准 化程度 流程风险 流程信息 化程度 银行的 具体操 作风险 物流企业 的具体操 作风险
主要考虑借款企业所在供应链的协调合作水平,划分为 7 个层次,给予相应评估分值 主要考虑核心企业掌控供应链的能力及对借款企业存货销售的影响, 划分为 7 个层次, 给予相应评 估分值 综合考虑借款企业的规模大小、发展阶段和运营周期,划分为 7 个层次,给予相应评估分值 考虑盈利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资产价值、流动性以及杠杆,财务历史纪录三个方面的定量和定性 指标,定量指标直接计算,最后根据一定的规则映射到具体评分上, 定性指标划分为 7 个层次, 给 予相应评估分值
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的不确定带来的风险大小,并按 7 级方法打分 综合考虑利润水平、交易环境、技术变化、发展前景等方面的风险, 划分为 7 个层次, 给予相应的 评估分值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前景、市场透明度、政府服务水平、政治和法律环境稳定性等方面的风险 , 划分 为 7 个层次,给予相应评估分值 主要考虑借款企业所在供应链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划分为 7 个层次,给予相应评估分值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 年第 10 期
则。在我们具体设置评估指标体系时 ,应该将主体评价指标和债项结构评价指标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 ,而 不是在主体评级的基础上再考虑债项因素进行微调 。 ( 三) 强调过程性和动态性的评估原则 供应链金融不同于传统的信贷服务 ,它不仅关注贷款的准入问题,而且更加注重运营过程的控制,因 此在构建融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时 ,需要考虑业务运营的过程来设置相应的指标 ,对与过程相关的指标也 应该更加重视,例如在供应链金融中,操作过程的风险是一个考虑的重点 ,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就应该给衡 量操作过程风险的指标赋予更多的权重 。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过程分析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过程的关键是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和评判标准以及确定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 一)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及评判标准 通过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识别,可以系统地构建融资风险评估体系 ,表 1 是基于存货质押融资的供应 链金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表,这一体系包括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 ,其中系统风险包括宏观与行业系统风 险和供应链系统风险,而非系统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担保物变现风险以及操作风险。其他类型的供应链金 融业务可以参照这一体系。 表1
[ 摘 要] 供应链金融创新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其风险来源也非常复杂。 本文将供应链金融的复 杂风险归纳为系统和非系统两大类 ,基于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原则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 ,并简单介绍了 层次分析方法在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研究结果将供应链金融的系统风险分为宏观与行业系统风 险和供应链系统风险,将供应链金融的非系统风险分为信用风险 、存货变现风险和操作风险,并展示了供 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估过程。 [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
收稿日期: 2011 - 7 - 28 作者简介: 李毅学,男,江西萍乡人,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和兼职副教授 , 中国 物流学会理事和特约研究员 ,研究领域: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70731003 ,7106201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 09YJC790127 ) ,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 2009GQS0006 ) 。
36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 年第 10 期
动存款约 1000 亿元,行业涉及汽车、钢铁、家电、 有色金属、 设备制造、 电信设备、 煤炭、 石化等, 有 效提升了产业链的运营效率。 随着供应链金融实践的不断发展 ,现在的供应链金融已基于预付款融资 、存货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三 种基本形式,组合衍生出了很多种模式和产品 ,涉及了很多环节和参与主体,相关的业务控制也变得非常 复杂。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必须对这些复杂的业务风险来源进行系统的识别与评估 ,以确定供应链 金融风险的大小,进行准确的服务定价和风险防范 。因此本文根据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特征 ,基于金融系统 工程的思想系统构建了一套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并简单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在其中的应用 。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原则 除了需要遵守评估的一般性原则外 ,在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中还需要遵守一些与供应链金融相关的特 殊原则: 系统性评估原则、主体加债项评估原则以及强调过程性和动态性的评估原则 。 ( 一) 系统性评估原则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来源不仅和具体的企业运营相关 ,而且和所在的区域、所在的供应链,所处的经济 周期等密切相关。因此,构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体系 ,不仅要考虑企业的信用风险、担保品的变现风 险以及具体的操作风险等非系统性的评估指标 ,而且要考虑能够有效衡量宏观、行业、区域以及供应链系 统风险的评估指标。只有从整个系统综合考虑,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 。 ( 二) 主体加债项的评估原则 典型的风险评级系统一般分为九个步骤 。第一步是对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 ,设定债务人评级 的基础。然后,第二步到第五步中的每一步都可能下调到第一步所设定的评级 。其中,第二步是分析借款 — —层次评 人的管理能力; 第三步是调查借款人在行业中的绝对与相对位置 ,其基本步骤是行业评级综合— — —行业 / 层次的位置,即先分析整个行业的状况,确定行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水平, 再确定借款企业在 估— 行业内的层次; 第四步是评估借款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 ; 第五步是评估国家风险。最后,才对具体债务进 行分析,通过具体债务的评估,对基准评级进行微调。对债务的评估包括第六步到第九步 ,其中第六步是 检验第三方的支持,第七步是分解交易的期限,第八步是评估交易结构的强度,第九步是评定担保物的数 量。 这种典型传统的评级方法,是以主体评级为基础、债项评级为辅助的方法,这种评级方法对于信贷比 较适合,但无法准确地评估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大小 ,在实践中,这种评级方法常常过高地估计了供应链金 融的风险,因而阻碍了业务创新的拓展。 一般而言,供应链金融具有明显的自偿性特点, 借款企业还款第一来源是基于存货的销售所得现金 流。因此在其风险的评估中,应该综合考虑借款企业主体和债项的风险 ,并应该更加侧重于债项指标,赋 予债项评价更多的权重。 ,《新巴塞尔协议 》 ( 2004 年 6 月版) 指出: 对于基于存货、 预付款、 应收账款 正是考虑到这些特点 等资产的融资,借款人除商品销售收入作为还款来源外 ,没有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并且在资产负债表上没 有什么实质的资产,因此其本身没有独立的还款能力 。这种融资的结构化特性旨在弥补借款人较低的信用 等级。融资的风险大小主要取决于融资的自偿性程度以及贷款人对交易进行结构化设计方面的技能 ,而不 是借款人本身的信用等级。 在我国深圳发展银行的具体实践中, 也对这类融资的风险评估原则进行了总结。 它们在 《深圳发展 银行自偿性贸易融资业务授信管理办法 》 中指出, 自偿性贸易融资是指对企业预付、 存货或应收等资产 进行的结构性短期贸易融资,其借款实体可以没有其他实质性资产或业务 ,偿付债务的主要来源是资产产 生的收入,其次是企业的综合偿付能力。因此,银行主要依据该笔业务自我清偿的特征以及贷款人组织这 笔交易的能力,对借款人进行授信。自偿性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的核心在于从传统的准入标准控制转向注重 封闭性和自偿性的短周期操作的过程控制 。 ,“主体加债项,并侧重于债项 ” 是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中很重要的原 从以上的分析与实践可以看出 37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宏观系统 风险 宏观与 行业系 统风险 行业系统 风险 区域风险 供应链 竞争风险 供应链 系统风 险 供应链 协调风险 供应链 控制风险 规模与发 展前景 借款企业 信用风险 信用 管理水平 风险 企业规模 物流企业 信用风险 监管水平 考察物流企业在业务上配套的制度和设施情况以及专业监管水平,划分为 7 个层次, 给予相应评估 分值 综合考虑物流企业的行业地位、资金规模和专业化程度,划分为 7 个层次,给予相应评估分值 考察物流企业在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业务上的历史信用记录,划分为 7 个层次,给予相应评估分值 综合考虑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和行业经验,划分为 7 个层次,给予相应评估分值 财务状况 三级指标 评估方法和解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 年第 10 期源自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李毅学
( 1.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1、 2 LI Yixue 南昌 330013 2.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190 )
[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1549 ( 2011 ) 10 - 0036 - 06
一、引言 作为新兴的金融创新业务,供应链金融指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 基于供应链链条的交易关系和担保 品,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向客户提供的融资 、结算和保险等相关业务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与 传统贸易融资以及信贷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 ,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借助 核心企业的实力,依托供应链上的交易关系和担保品 ,为供应链资金薄弱环节提供金融支持 。应用供应链 金融服务,一方面,可以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 应链失衡的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 ,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 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 ,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因为这些优点,供应链金融引起了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充分重视 。在物流业方面,最典型的是中国 物资储运总公司与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 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自 1999 年与银行联手 开发第一笔存货质押模式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后 ,发展到现在,已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招商 银行等十几家金融机构合作,2006 年 1 —10 月, 完成的质押贷款额度达 111 亿元。 而怡亚通供应链股份 有限公司更是在 2009 年成立了宇商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并借助宇商网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专业的供应链金 融服务,从而实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一体化运作 。在金融业方面,最典型的则是深圳发展银行与中 、 佛山分行的 “有色金融 ” , 上海分行的 信银行。其中,深圳发展银行在总结广州分行的 “能源金融 ” “汽车金融” 和大连分行的 “粮食金融” 经验后,于 2006 年 5 月正式提出了 “供应链金融 ” 的战略, 并 在 2010 年强势推广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 从而将供应链金融在线嵌入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 , 共享供应链实时交易信息, 真正实现了供应链 “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 的在线整合。 而作为国 内最早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之一 ,中信银行在管理模式、产品研发机制、营销渠道、产品组合 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都进行了针对性的创新 ,截至 2010 年 3 季度,累计融资额已超过 3200 亿元, 同时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