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是情商最重要的指标,它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是社会关系系统的一个特殊横截面,受客观社会关系制约。
1.良好人机关系的作用
人际关系在一个人的生活、发展过程中尤为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人产生幸福感。
研究表明,有朋友、情侣、家庭的人,他们生活的更幸福些,原因可能是他们所获得的人际关系发生了作用。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的许多需要都是在人际关系中得到满足的。
如果人际关系不顺利,就意味着心理需要被剥夺,或满足需要的愿望受挫折,因而会产生孤立无援或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反之则会因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得到心理满足。
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益于心理健康。
心理上的疾病往往由紧张所引起。
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以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成的的心理伤害。
也可以说,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联系是由于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发生了作用。
在绝大数场合下,社会支持和高度的自我尊重都有助于维系心理的健康。
最后,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
协调而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体健康,可能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实确实如此。
比如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一个人需要家人、朋友的关心和照顾。
有研究表明,在术后康复的人群中,有着良好人际交往的人比孤独的人康复时间要短得多
2.人际关系不良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人际关系很好,朋友很多;有的人则人际关系不良,朋友很少或根本没朋友。
人际关系不良的人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的心态: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必须给人留下好印象,以赢得他们的尊敬和喜爱,不过又不知如何赢得他人的心意,越是想取悦他人,越会觉得得不偿失;
第二种是认为别人都能洞察你的心事,并认为害羞和焦虑是要不得的情绪,因此足不出户;
第三种是害怕自己当众出丑,相信万一出丑,别人会拿你的事当做笑料;
第四种是不会说不,也不会表达愤怒,当于别人发生矛盾,一味迁就和妥协,给人留下缺乏自信的印象;
第五种是认为别人并不喜欢真实的你,一旦别人发现真实的你,就会觉得自己懦弱无能,一无是处;第六种是感到自己成了众矢之的,大家都对你一轮纷纷。
以上这些心态,相信很多人际关系不良的人都会有所感触。
3.如何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美好的人际关系世界,都希望能拥有多一些朋友,并与他们保持真挚的友谊。
尽管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交往动机,对朋友的要求与期望也不尽相同,但是,人际交往、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是有着适应性比较高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真诚。
真诚是人际交往的最基本要求,所有的人际交往的手段、技巧都应该是建立在真诚交往的基础之上的。
尔虞我诈的欺骗和虚伪都是对人际关系的亵渎。
真诚不是写在脸上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伪装出来的真诚比真正的欺骗更令人讨厌。
(2)重视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
任何人都希望别人能够承认自己的价值,希望别人能够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所以,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更注意自我的表现,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处处期待别人首先接纳自己。
但是这种交往方式对于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有弊无利的。
因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人际关系是存在着互动的。
一位著名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在作报告时举了一个常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
一次,他到某办公楼去,当他推开办公楼大门就要走进去时,发现身后有一个人也想进门,于是就撑住门,让那个人先进,以免有弹簧门反弹回来伤人。
结果,后面那位仁兄昂首挺胸,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连看都没看一眼为他撑门的人,跟不用说感谢了。
这位心理学家形容他自己当时的心情很气愤,恨不得将门砸到对方。
由此可见,我们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中,必须首先注意人际互动的原则,首先去接纳别人、喜欢别人。
也可以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3)让别人觉得与你的交往是值得。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
人们都希望交换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换过程中得大于失或至少等于失。
不值得的交换是没有理由的,不值得的人际交往更没有理由去维持,都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尺度来衡量的。
对自己值得的,或者失大于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逃避、疏远或终止这种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完全对别人没有付出,要知道付出和回报是一对朋友,是“结伴同行”的。
(4)维护别人的自尊心。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别人的言行不伤及自己的自尊心。
人的自我价值感主要来自于人际交往过程中,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反馈。
因此,他人的评价对自我价值感的确立具有特殊意义。
别人的肯定会增加人们的自我价值感,而别人的否定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自我价值感。
因此,人们对于否定信息特别敏感。
需要指出的是,强调维护别人的自尊心,并不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处处逢迎别人。
再不危机他人的自尊心的情况下,陈述与对方不同的意见,或者委婉的指出对方的不足是不会影响人际交往的。
(5)让别人觉得能够控制情境。
人对于一个新的情境,总是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这个适应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逐渐对情境实现自我控制的过程。
情境的不明确,或不能达到对情境的把握,会引起机体的强烈的焦虑,并处于高度紧张的自我防卫状态,将所有事情都由自己掌控,做事的原则是要让别人觉得,事情的发展也在他的掌控之中。
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不会剑拔弩张,才能得到很好的维系。
简单的讲,要提高自己的人际关系,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①微笑;
②赞美的言语神态;
③富有同情心;
④静心倾听;
⑤注视的眼神;
⑥记住别热你的姓名;
⑦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⑧用别人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