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操
作技巧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视野好、术后恢复快,疼痛轻、腹壁瘢痕小等
优势,已经成为妇科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
Wheeless 于1969年报道首例单孔腹
腔镜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Wheeless于1973年报告了2600例经
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手术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与传统腹腔镜无
明显差异[1]。
另外,Pelosi于1991年报道了第一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2]。
随着单孔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许
多成功的案例和临床经验[3、4]。
黑龙江省北大荒集团北安医院妇科在2022年及2023年共开展经脐单孔腹腔
镜手术200余例,从宫外孕输卵管切除术到困难的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再从
子宫肌瘤剔除术到全子宫切除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不断成熟,使更多的
女性患者受益。
现将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操作技巧,汇报如下。
1手术患者的诊断
1.1选自我院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其诊断符合《2016 CNGOF 临床实践指南: 子宫良性疾病子宫切除术》子宫良性疾病的诊断标准[5]; (无生育要求。
排除标准: ( 1) 不能耐受手术者;( 2)子宫体积>孕 16周; ( 3) 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 ( 4) 评估盆腔粘连重者,腹腔镜手术操作困难者;
2 治疗方法
2.1 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术前准备,术前二天均需碘伏冲洗阴道;术前一
天均清洁脐部,术前一日晚22:00以后禁食,术前2小时禁水。
2.2 手术方法常规消毒扑巾,两把皮钳将脐部提起,经肚脐做一个2-
2.5cm的纵形切口,两把小弯钳提起腹膜,直视下切开腹膜,置入施爱德4通道
port平台,通过手术器械孔置镜,探查盆腹腔,上举宫杯,拟行全子宫及双侧输
卵管切除术或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首先辨清输尿管走形,如为全子宫及双
侧输卵管切除术,则双极钳夹电凝、超声刀离断卵巢固有韧带、输卵管系膜、圆
韧带、分离阔韧带前后叶至膀胱腹膜返折,下推膀胱至宫颈外口水平下2 cm,分
离宫旁疏松组织,裸化子宫动脉上行支,左手弯钳自举宫杯上缘钳夹子宫动静脉,防止双极电凝子宫动静脉时电传导损伤输尿管,距左手弯钳1厘米处用双极电凝
子宫动静脉,剪刀剪断。
依次钳夹电凝切断主韧带及骶韧带,单极电凝钩于前
穹隆出切开阴道壁,环切穹隆,切下子宫,并经阴道取出,加长持针器夹持针角
度由多孔腹腔镜的近90°,转变成单孔的60°,2-0倒刺线可吸收线内8字自右
侧骶韧带内侧进针,阴道壁右侧出针,再于骶韧带外侧进针,距阴道壁右侧约
0.5cm出针,将右侧子宫动静脉断端套扎在缝合线内,进行打结。
继续连续缝合
阴道残端,至阴道中间留置“T”型引流管一枚。
距左侧缘0.5厘米处锁边缝合,将左侧子宫动静脉断端套扎在缝合线内,再往右侧回缝一针后,打结。
如为全子
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则切除骨盆漏斗韧带、圆韧带,余处理同前。
灭菌用水冲洗
盆腹腔,确认无渗血。
2-0可吸收线3针8字间断缝合脐部腹膜层及筋膜层,3-0
角针于皮下进行“郑氏定锚” [6]三针,最后3-0角针皮内美容缝合脐部表皮。
3 技术总结
3.1 脐部切口选择及缝合选取脐部正中切口上下缘均达上下脐轮外0.2-
0.3cm。
此处脐部组织最薄也是脐部最低点。
手术结束时,2-0可吸收线3针8字
间断缝合脐部腹膜层及筋膜层,确保无切口疝形成,3-0角针于皮下进行“郑氏
定锚”,恢复脐部的凹陷之美。
3.2避免输尿管电损伤处理及切断子宫动静脉时,首先要充分下推膀胱至少
为举宫杯缘下2厘米;其次在电凝子宫动静脉时,左弯紧靠举宫杯缘上钳夹子宫
动静脉,距左弯钳上1厘米处用双极电凝子宫动静脉,这一操作,阻止了双极电
流向输尿管方向的传导,从而避免输尿管副损伤,确保了手术安全。
3.3缝合技巧经脐单孔腹腔镜较多孔腹腔镜缝合难度大,但持针角度的改变、倒刺线的使用及加长持针器的使用加速了单孔腹腔镜的缝合速度。
夹持针角
度由多孔腹腔镜的近90°,转变成经脐单孔的60°,有利于阴道壁的缝合;再
者倒刺线的使用,避免缝线松脱;使用加长持针器,减少了腹腔外与扶镜手的碰撞;下推膀胱时,打开膀胱腹膜返折要在举宫杯缘下方1cm,防止缝合阴道壁时,腹膜在此影响视线;最后良好的麻醉是缝合的保障,阴道壁易提拉,防止误伤膀胱,有助于缝合。
3.4避免术后子宫动静脉出血 2-0倒刺线可吸收线内8字自右侧骶韧带内
侧进针,阴道壁右侧出针,再于右侧骶韧带外侧进针,距阴道壁右侧约0.5cm出针,将右侧子宫动静脉断端套扎在缝合线内,进行打结。
继续连续缝合阴道残端,距左侧缘0.5厘米处锁边缝合,将左侧子宫动静脉断端套扎在缝合线内,再往右
侧回缝一针后,打结。
子宫动静脉断端的套扎,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术式,是腹腔镜手术的突破节点,也是衡
量妇科医师技术成熟的指标之一[7]。
近年来,随着传统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
与成熟、单孔器械的改良及进步,加之国内外专家的推广,如今单孔腹腔镜技术
快速发展[8]。
单孔腹腔镜以脐部这一天然的褶皱作为手术入路,脐周可很好地
覆盖瘢痕,具有十分好的美容效果,而脐部又为人体腹部最薄弱处,缺乏血管及
神经,术后疼痛明显减弱。
卵巢肿瘤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可以先将患侧
附件切除,置于标本袋中,自脐部切口很容易的取出,尽快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避免术口感染、遵循无瘤原则[9]。
王延洲等[10]认为,学习曲线长、器械要求较高、管状视野、筷子效应及手
术三角消失等原因,限制了该术式的临床运用。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确対术者
的操作技术要求高,但单孔腹腔镜手术有着以下优点:①直视下进腹,避免脏器
损伤;②脐部处于正中位置,凝切右侧子宫动静脉时更加容易,对于超过孕10
周大小子宫,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彰显优势;③取标本快速方便,更符合无瘤原则;④切口保护套可避免“烟囱效应”所致穿刺部位肿瘤转移;⑤切口小、美观,术后恢复后无切口,更容易被女性患者接受;⑥术后疼痛轻,符合快速康复理念。
综上所述,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全子宫切除术中,运用安全有效。
掌握经脐单
孔腹腔镜手术操作要领后,基层医院医生也能游刃有余的为患者实施经脐单孔腹
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此项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艳,管睿,等.经脐单孔多通道腹腔镜在妇科附件手术中的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34(3): 348-349.
[2]Pelosi MA,Pelosi MA 3rd.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with bilateral salpingo-oophorectomy using a single umbilical puncture [J]. N J Med,1991,88( 10) : 721 - 726
[3]李斌,韩琪,赵文娟,等.妇科良性病变的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
腔镜手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2) : 154-158.
[4]乐爱文,单莉莉,盖炼炼,等.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对异位妊娠、不
孕症患者应激代谢的影响[J].2012,17(9) : 664-666.
[5]Deffieux X,Rochambeau B,Chene G,et al. Hysterectomy for benign diseas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rom the French Colleg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16, 202: 83 - 91
[6]Journal | [J] Surgery today. Volume 53 , Issue 2 . 2022. PP 274-277[7]李光仪.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M]. 2 版.北京: 人民卫生
出版社,2015: 458.
[8]荣风年,赵珊.限制单孔腹腔镜技术发展的因素分析[J].山东
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9,57( 12) : 26 - 30.
[9]范秀华,耿艳红,范佳佳,等.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治疗
妇科良性疾病的对比研究[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 电子版) ,2019,12( 6) : 347 - 350.
[10]王延洲,陈诚,徐嘉莉,等.“筷子法”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宫颈
癌中的应用[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 电子版) ,2018,11 ( 1) : 28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