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及田间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

8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及田间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

8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及田间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纪军建;张小风;韩秀英;赵建江;马志强;王文桥【摘要】In order to screen effective fungicides against the resistant isolates of Botrytis cinerea, the sensitivity of Botrytis cinerea obtained from Shouguang and Xushui to fungicides with diverse active mechanisms were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mycelial growth r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solates of Botrytis cinerea were highly sensitive to fludioxonil and fluazinam, and showed different sensitivities to other fungicides. The sensitivities of 106 B. cinerea isolate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regions to fludioxonil were tested by the same metho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EC50 values ranged from 0. 003 9 to 0.044 9 μg/mL and the mean EC50 value was 0. 014 2 μg/ mL. The fludioxonil may b e used as a candidate fungicide to control B. cinerea.%为了解决番茄灰霉病菌的抗性问题,筛选出理想的替代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山东寿光和河北徐水两地番茄灰霉病菌对不同类型杀菌剂的敏感性.两地的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氟啶胺均高度敏感,对其他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菌剂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用同样方法检测了不同地区的106株番茄灰霉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其EC50值分布在0.0039~0.0449 μg/mL之间,平均EC50值为(0.0142±0.0081)μg/mL.咯菌腈可作为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候选药剂.【期刊名称】《植物保护》【年(卷),期】2012(038)006【总页数】4页(P144-146,150)【关键词】番茄灰霉病菌;化学防治;咯菌腈;敏感性【作者】纪军建;张小风;韩秀英;赵建江;马志强;王文桥【作者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程研究中心,保定071000;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保定07100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程研究中心,保定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程研究中心,保定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程研究中心,保定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程研究中心,保定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程研究中心,保定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412.13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引起的番茄灰霉病是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均有相关报道[1]。

该病菌的寄主多达230余种,除侵染番茄的果实外,还可侵染番茄的茎、叶、花,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2]。

生产上以化学防治为主,王汉荣等[3]报道,50%腐霉利、50%异菌脲、50%乙霉·多菌灵和10%苯醚甲环唑在田间施药3次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3.10% ~85.05%、87.99%、88.15%和90.38%。

张传清等[4]报道,番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基线为1.07μg/mL。

王立君等[5]报道,50%啶酰菌胺、40%嘧霉胺和25%吡唑醚菌酯对番茄灰霉病的田间防效分别为86.36%、82.30% 和 74.14%。

李生英等[6]报道,10%腐霉利烟剂对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防效达80.11%~86.73%。

祁之秋等[7]报道,室内测定醚菌酯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分别达到92.3%和83.3%。

葛晨辉等[8]报道,50%乙霉·多菌灵1 000倍液对温室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可达95.98%。

Sobolewski等[9]报道,BSA516、Zato45WG、Uni-kat75WG、Verita71.9WG、Tanos50WG和Biosept33SL对防治番茄灰霉病有明显效果。

Tadesse等[10]报道,苯氟磺胺(dichlofluanid)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可达92%以上。

Nagata等[11]报道,对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的苯胺环进行替代修饰以后,发现2-苯胺-4-甲基-6-(1-丙炔)嘧啶(KIF-3535)对番茄灰霉病菌有很高的活性。

但国内外报道灰霉病菌对常用化学杀菌剂已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12-14]。

相关研究报道,苯基吡咯类杀菌剂咯菌腈对灰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5]。

刘颖超等[16]报道,2.5%咯菌腈种子处理悬浮剂对草莓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为0.0472mg/L,田间防效为83.7%。

George等[17]2010年在希腊塞萨洛尼基测定了76株灰葡萄孢单孢菌株对咯菌腈的敏感性,未发现对咯菌腈敏感性下降的菌株;Zhao等[18]2010年测定了咯菌腈对采自华盛顿苹果上的83株灰葡萄孢EC50的平均值为0.005mg/L,对从梨上分离到的40株灰葡萄孢的EC50的平均值为0.005mg/L。

本文测定了番茄灰霉病菌对不同类型杀菌剂的敏感性,及分别采集于山东寿光和河北定州、徐水等地的106株番茄灰霉菌株对咯菌腈的敏感性,为更好地防治番茄灰霉病进行药剂选择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供试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粉20g,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L)。

1.1.2 供试药剂95%咯菌腈原药,无锡凯姆麦高化学品有限公司提供;98%氟啶胺原药,山东绿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98%腐霉利原药,连云港优士化学品有限公司提供;98.2%嘧霉胺原药,河南春光农化有限公司提供;99%吡唑醚菌酯原药,河北普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99%啶酰菌胺原药,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提供;98%多菌灵原药,山东华阳化工有限公司提供;95%乙霉威原药,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1.3 供试菌种供试菌株分别于2010、2011年采集于山东寿光稻田镇张家营(以s+序号命名,共30株)、河北定州杨家庄乡辛兴村(以d+序号命名,共32株)、河北徐水高林村镇白塔铺村(以x+序号命名,共44株)温室内番茄病叶病果上,在室内PDA培养基上分离纯化后,4℃保存备用。

1.2 试验方法1.2.1 番茄灰霉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菌丝生长速率法[19]。

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为5mm的打孔器在预培养3d的番茄灰霉病菌菌落边缘打菌饼,接种到含系列浓度的试验药剂及无药的PDA平板上,每个处理重复3次,于25℃培养箱中黑暗培养,3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菌落直径(mm)。

并用DPS求出供试药剂抑制菌丝生长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值)及相关系数(R)。

1.2.2 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同1.2.1)。

打取菌饼后,分别接种到含咯菌腈0.001、0.01、0.1、1、10μg/mL及无药的PDA平板上,25℃恒温黑暗培养,3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菌落直径(mm),并用DPS求出各菌株对咯菌腈的EC50值。

2 结果与分析2.1 番茄灰霉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试验结果(如表1)显示,山东寿光、河北徐水等地的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和氟啶胺均表现为高度敏感,其EC50值分别为0.004 0、0.010 2μg/mL和0.026 8、0.026 9μg/mL。

山东寿光的番茄灰霉病菌对其他不同类型杀菌剂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啶酰菌胺、腐霉利、嘧霉胺、吡唑醚菌酯、多菌灵、乙霉威,河北徐水的番茄灰霉病菌对其他不同类型杀菌剂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腐霉利、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嘧霉胺、多菌灵、乙霉威。

2.2 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经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得山东寿光和河北定州、徐水等地的106个番茄灰霉病菌菌株对咯菌腈的EC50值分布在0.003 9~0.044 9μg/mL之间(如图1),显示这106个菌株对咯菌腈高度敏感,无抗性菌株。

其中66.04%的菌株EC50值分布在0.005~0.015μg/mL之间,31.13%的菌株EC50值分布在0.015~0.040μg/mL之间,只有1株的EC50值为0.044 9μg/mL。

图1表明,绝大部分的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EC50值分布在0.005~0.015μg/mL之间,106个菌株对咯菌腈的平均EC50值为(0.014 2±0.008 1)μg/mL。

表1 番茄灰霉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图1 106个不同番茄灰霉病菌菌株对咯菌腈的敏感性3 讨论通过室内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山东寿光和河北徐水两地的相对敏感番茄灰霉病菌对8种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对苯基吡咯类杀菌剂咯菌腈表现最为敏感;对吡啶胺类杀菌剂氟啶胺也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但目前还没有登记用来防治灰霉病,2009年徐生军等报道,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啶胺的平均EC50值为(0.478 1±0.016 3)μg/mL[20];而两地的番茄灰霉病菌菌株对多菌灵表现出很低的敏感性,Bollen和Scholten首次在室内仙客来上发现抗苯菌灵的灰霉病菌[21]。

周明国、叶钟音等在草莓上首先检测到抗多菌灵的灰霉病菌[22]。

寿光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EC50值为8.194 1μg/mL大于保定的2.107 5μg /mL,而韩巨才等[23]报道,检测到山西的抗性菌株对腐霉利的平均EC50值为2.792 1μg/mL。

两地对嘧霉胺的敏感性相差不大,值得注意的是试验测得对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有负交互抗性的N-苯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乙霉威的敏感性也大大降低,其EC50值远大于200μg/mL。

张永杰等报道,检测山西对乙霉威的抗性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1.556 3μg/mL[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