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费文化与环境

消费文化与环境


旅游中对环境破坏的实例:游客为拍照留念围追堵截黑天鹅;某某著名景区 垃圾以吨计,工人背送下山;今年有数十万中外观潮游客观看钱塘江大潮, 但是,钱江大潮退了之后,海宁盐官等钱江大潮观潮景点,垃圾遍地,一片 狼藉;十一黄金周期间,各著名景区垃圾暴增,很多以吨计,例如长沙主要公 园里,最热闹的地方垃圾多得“难以下脚”:十一长假期间,公园的垃圾量 至少增加了 10 倍,其中零食、水果、包装袋、食物残渣、广告纸是“主力 军”,每天至少有30吨以上的垃圾产生。600多个垃圾桶分布在园中,70多 名清洁工一起上班都难以招架。而这些垃圾也主要以烧烤签、一次性碗筷、 各种零食包装袋为主。
如何做到绿色消费
1.节约消费 现代经济学把物质消费分为满足需要的消费和满足,而“欲求”则是在需要之外,由追求心理上足(如追求地位 上的优越感、满足感、嫉妒、攀比等)而形成的一种需求。需要是有限的、相对稳定的;而欲求则 是无限的。欲求消费的直接后果是耗竭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正因为如此,欲求消费是不 可持续的,是必须予以否定并加以改革的。而节约消费是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保证全社会有较 高福利水平的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节约消费是量力而行、以人为本、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因 此,广大消费者应积极参与构建推广节能型、节水型的低度消耗资源的适度消费生活体系,减少 高能耗、高原材料、高用水的消费;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在消 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逐步改变传统文化中长期存在的铺张浪费的行为 习惯,购买低油耗、低排量的节能型环保型汽车,使用自行车、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方式。禁止 过渡包装,尽可能不使用一次性产品。 2.安全消费 消费者在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时,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购买和消费符合环境标准的商 品,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 3.少污消费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如垃圾分类回收等。
废弃建材偷倒江畔 几名工人在搬运废弃建材 工人在清理废弃的建筑垃圾
如何选择装修材料?
■石材瓷砖类要注意其放射性污染,特别是一些天然石材,放射性 物质含量比较高,如果经销商没有检测报告或者消费者自己不放心, 可以拿一块样品到相关检测单位进行放射性检测。
■胶漆涂料类如家具漆、墙面漆和装修中使用的各种黏合剂等。这 类材料是造成室内空气中苯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市场上问题比较 多,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注意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最好到专卖店购 买,或者选择不含苯的水性材料。 ■人造板材类如各种复合地板、大芯板、贴面板以及密度板等。这 是造成室内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消费者要注意选择品牌产品,最 好在装修前用甲醛消除剂对板材进行有害物质的消除工作,可以大 大降低人造板的甲醛释放量。
绿色文明消费
绿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国际上对“绿 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绿色消费是指消费 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 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绿色消费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 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 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绿色消费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 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 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 面面。 绿色消费可概括为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 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 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生(Rescue)。
尾气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 影响。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达到一定浓度时容 易导致“酸雨”的发生,造成土壤和水源酸化,影响农作物和森林 的生长。近100年来,温室效应已成为人类的一大祸患。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都对人类的生存带来了 极为严峻的挑战。而二氧化碳则是导致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3]
国内一次性餐具使用状况
一次性餐具真的卫生吗?
一次性塑料餐具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塑料制品,具有毒性较低、 熔点较高、可塑性强、生产简便等特点,成为制造价格便宜、随用随弃的一次性餐盒的极佳材料。 然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还会产生多种副作用构成对人体的直接污染和对 环境的二次污染:一次性发泡餐具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属臭氧层消耗物质的发泡剂,从而危 及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由于我国政府已开始限制一次性发泡餐具的生产,所以市面上多 有非法厂家所生产的餐盒。如此一来,产品质量尤其是卫生也成了问题;有毒有害物质(如发泡 剂),在较高温度下会溶出并被食物吸收,从而对人体造成微量污染,长久沉积损害健康。如果 有害物质超标,其危害更大;聚苯乙烯制造的餐盒降解周期极长,在普通环境下可达200年左右。 也就是说,在很漫长的一段岁月里,它将“我行我素”,保持自己的高分子形态不变。因此它不 仅破坏了环境,而且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较大的危害。 一次性木筷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却是出口一次性木筷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 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木筷150亿双,耗材130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森林蓄积量200万立 方米。筷子在加工过程中均采用二氧化硫熏蒸的方式漂白,熏蒸的时间越长,筷子越白,闻起来 也越酸。制造者在以二氧化硫熏蒸的方式漂白后,通常忽略水煮步骤。残留的二氧化硫和其它物 质结合便会成为亚硫酸盐,而亚硫酸盐在医学界被认为可能导致哮喘。同时一次性筷子运输、批 发工序繁杂,整个过程多次由不同人经手,而且在运输储藏中为了防潮、防虫等,撒上不同的药 品。一次性筷子不仅感官和理化指标达不到,即使最基本的细菌含量等卫生指标也很难达到,存 在很大的卫生隐患,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的媒介。
建材消费与环境
目前,房地产是中国最热门的产业,必然对建材需求量也很大,中国已经是 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 筑卫生陶瓷、石材和墙体材料等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 然而,建筑材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相当严重,尤其是装饰材料的污染 最明显。2009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近期对木家具、人造板、内墙涂 料、防火板等八类室内装饰装修产品开展的执法检查结果,该结果显示,室 内装饰、装修产品甲醛等有害物质释放量超标问题仍然突出。而这些产品正 在各大建材卖场热卖。其实,自装修行业的兴起,装饰材料污染一直是不可 避免的问题,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打击不法商家,为减少成本而大量使用污 染材料,有一定的效果。新型材料的诞生,也对建材环保起到推动作用。 在建筑材料方面,质量低下的产品让建筑工程寿命减少,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尤其是石材产品污染尤其严重。在2010年年初,发生的“染色大理石”事件 为建筑工程敲响了警钟。一位长春石材厂老板就大爆内幕,说这两种石材的 颜色大多是人工染上去的,这对环境污染和人体的伤害很严重。据这位老板 爆料,用于大理石染色的颜料竟然有毒,加工这种染色工艺的厂家都在外省, 而当地的相关部门已经严禁生产染色大理石,但在利益的驱动下,石材商家 仍在暗箱操作,到外省加工有毒染色大理石。这样的事件严重影响了建材市 场的秩序,有关部分进行了大力调查和惩罚。
一次性用品所带来的问题
1.环境污染。一次性消费品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一次性用品使 用后被随意、随地抛弃的现象严重,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一次性用品多为塑料制品,由于难以降解而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
2.资源浪费。一次性消费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每年因生产 一次性木筷,我国一年将失去500万立方米木材。而我国每年生产一 次性筷子 1000 万箱,需要砍伐 2500 万棵树木,其中 600 万箱出口到 国外。在一次性带来的方便、快捷的背后是触目惊心的资源消耗。 3.卫生问题。一次性用品作为一种快速消费品,其低廉的价格往往与 劣质同行,混乱的市场现状难以保证产品质量。由于进入门坎低、 监管不严、缺乏严格的卫生标准和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等原因,一 次性用品制造企业良莠不齐,劣质廉价的一次性用品充斥市场。
消费对环境的影响
汽车消费对环境的影响 一次性消费品对环境的影响
建材(装修材料)消费对环境的影响
旅游消费对环境的影响
汽车消费现状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汽车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工业部门之 一。2001年至2013 年,我国汽车总产量由234 万辆快速增长到2013 年的2,212 万辆,年复合增长率约21%。与此同时,我国汽车产量占 世界的比重由2001 年的4.2%增长到2013 年的25.3%,从2009 年起 至今保持世界第一。汽车产量的迅速增长,加上我国庞大的机动车 保有量所带动的维修配件市场和出口市场,我国汽车模具行业将保 持较高速度发展。
谢谢观看!
Made by 王涛,刘鑫,张淇,张悦
消费文化与环境
Made by 王涛,刘鑫,张淇,张悦
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 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 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 消费文化包括物质消费文化、精神消费文化和生态消费文化,它是 社会文化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在消费领域所创造的优秀 成果的结晶,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经济 发展水平、人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居民的整体素质等都对消 费文化有重要的影响。 "消费文化"是直接进入文化消费领域、满足人们日常文化需要的产品 和活动,也包括为了直接消费而进行必要的再生产(复制)和辅助性创造 活动。
——不干扰野生动物,不喂养野生动物,不吃野生动物;
——不收集受保护和濒危的动植物及其样品; ——不购买受保护和濒危的动植物及其制品;
——合理拒绝破坏生态环境的旅游商品及服务;
——将所有废弃物带出旅游区,不污染水和土壤; ——对发现的破坏生态的旅游活动行为,予以规劝和制止;
你 做 到 了 吗
——对发现的破坏生态的旅游开发和建设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在做好生态旅游消费者的同时,成为生态旅游的宣传者和维护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