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叫人发现真理。
————第斯多惠
这句话体现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首先,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启发性教学原则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贯彻启发性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善于质疑,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指明所学知识的价值,以激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并进一步陪眼学生对真知的探索和追求;二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强调学生的学习责任,培养学生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启发的关键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向纵深发展。
教师要在提问的过程中,一、提出少而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并给学生时间,然后因势利导,是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二、启发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并结合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指导,是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学会思考;引导学生亲自观察、动手操作,在多种教学实践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这是启发的重要条件。
它包括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