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西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西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
西瓜耐旱怕湿,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田土,避免选择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的田地种西瓜。

由于西瓜需水量较大,瓜地还应考虑在干旱时灌溉便利。

同时西瓜忌连作,种过西瓜的田土一般旱地需轮作6~7年、水田轮作5年左右方可再种西瓜。

西瓜地前作以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为好,前作是豆类、瓜类等作物时,西瓜的病害发生相对较重。

2、选用良种
良种是高产优质的前提,合理布局早、中、迟熟品种,能拉长西瓜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

3、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晒1~2天,增加种子生理活性。

将已晒种子用55~C左右温水浸泡5~6小时,将水倒干净,再用5%的石灰水洗种皮,用手轻轻揉搓,搓至种子不滑为止,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风干水气进行催芽。

4、催芽
可采用温室催芽、电热毯催芽、被褥催芽和体温催芽等催芽方式。

种植面积大,可采用温室催芽、电热毯催芽或与玉米、稻谷催芽同时进行。

初学种瓜可采取体温催芽和被褥加温催芽。

4.1 体温催芽
将处理的种子摊放在湿毛巾上,然后再用薄膜或塑料袋包好置于成人的内衣里,24小时基本能出芽。

每包种子数量以50至100克为好。

4.2 被褥加温催芽
将处理的种子加入5至10倍干净、湿润锯木屑或细土拌匀,装入小纸盒,再装入塑料袋中不封口,放在床上被褥里,然后,用2个高温玻璃瓶装满开水盖紧,置于被褥的种子旁,每隔4至5小时换上开水1次,这样保持36个小时,种子就开始出芽。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催芽,当芽子长到一颗米长就要播种。

5、播种
将已发芽一颗米长的种子平放在备好的营养杯的营养土上,芽向下(因芽是根),每个营养杯只放一粒发芽种子,上面再盖1厘米厚的营养土,淋少许1000倍托布津水(或其它杀菌剂)。

插上竹块,盖上薄膜,薄膜四周用细泥压好。

然后再插一层竹块,与第一层相隔15公分左右,再盖上一层薄膜,再将薄膜四周用
细泥压好。

这段时间棚内的温度要保持在22~28℃,待第一片真叶长出后,可逐渐降温。

在出苗前几天,每天降1~2℃,最后与自然温度保持一致,以适应栽后的自然温度。

6、田间管理
6.1 施肥
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45000公斤。

同时每公顷施用64%磷酸二铵300公斤、50%硫酸钾150公斤、硫酸钾镁45公斤或者硫基复合肥450~600公斤加硫酸钾镁45公斤,再加入微生物菌剂颗粒8公斤。

这些肥结合整地全部施入垄底。

西瓜追肥重点应在瓜膨大期进行,以满足果实发育需要,追肥多少看西瓜秧长势而定,一般公顷施尿素150公斤,50%硫酸钾150公斤,距根10厘米左右施入,施肥深度为10~15厘米。

结合防病可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喷施。

6.2 中耕除草、培土
中耕除草培土应在西瓜蔓长40~50cm时进行,如果蔓过长中耕,不但操作不便,且容易损伤蔓叶致病侵入,而且锄松的土壤,雨后易溅污叶片、花朵及幼瓜。

6.3 整枝与疏瓜
整枝西瓜苗移栽15天后,主蔓长至15厘米左右
并长出3枝子蔓,摘除主尖;子蔓长至60厘米左右摘除多余的孙蔓;以后长出的孙蔓均摘除,直到子蔓长至170厘米左右基本不整枝。

一般采用二蔓或三蔓式整枝,在主蔓长到60厘米时,保留主蔓及最粗壮的一个或二个侧蔓,其余侧蔓去除。

进行2~3次,坐果节位前的其它侧蔓及孙蔓及早支除,坐果后不再整枝。

西瓜长到碗口大时开始选留2~3根子蔓,以后每一结瓜层选留2~3根子孙蔓,主蔓不打顶。

疏瓜当瓜长到鸡蛋大小时进行疏瓜,一般要求主蔓保留2~3个瓜,子蔓留2个瓜,疏瓜时应注意保留圆整瓜,疏去病瓜、弱瓜、畸形瓜。

6.4 人工授粉
春植西瓜容易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影响昆虫活动,可采取人工授粉,以提高座果率。

7、防治病虫害
西瓜的主要病虫害是炭疽病、蔓割病和黄守瓜虫等。

炭疽病应在幼苗1至2片真叶时用波尔多液(硫酸铜0.5公斤、石灰O.75公斤、水100公斤)喷杀,每隔4天喷一次,连续3次。

蔓割病的防治要抓好降低地下水位,排除积水,切忌偏施氮肥。

播种时种子要用56~C温水浸种15分钟,再用冷水浸种催芽和苗期出叶后,每隔3天喷波尔多液1次,连续3次。

对黄守瓜虫防治,应及时清洁瓜田,清除杂草和残叶,使幼虫无藏身之地。

同时,用800倍敌百虫喷杀成虫或用1500倍敌百虫喷杀死土壤幼虫。

8、及时采摘
西瓜依品种熟性不同,根据坐瓜标记计算授粉后天数,达到坐果后天数即可准确判断成熟度,及时采收;另外成熟的西瓜特征还具有果面花纹清晰,表面有光泽,脐部、蒂部收缩,坐果节位卷须枯焦果柄上茸毛稀疏或脱落,用手指弹敲发出疲浊的声音。

生产中视运输远近而定采收标准,就地销售的可于九至十成熟时采收,外地贩运的可在八至九成熟时采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