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与落寞
——论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得与失航天航空学院航23班
吴之茂
2012011570
2013年11月3日星期日
曾几何时,83版《西游记》像春晚一样成为了很多人关于寒假、春节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它的影响已经超越了年龄、地域和阶层的限制,就像丁夏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提到的一个例子:领导人在全世界面前的讲话都会用上一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在此之后,名著的改编就像雨后春笋一样,一股春风吹绿神州大地,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当然这些作品也是参差不齐,毁誉参半,中国的导演们也是绞尽脑汁探索名著改编的方向,名著的改编之路也就在辉煌与落寞中缓缓前沿。
不同的社会背景必然催生不同的文化,名著的改编热也必然有其特定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今社会还是需要名著向影视作品改编的。
不得不承认以下几个事实:首先我们生活在一个以快为主旋律的社会中,快餐式文化、快餐式阅读,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坐下来,面前一壶清茶,在夕阳下静静得捧着一本名著,专注其中;另外我们也应该知道目前我国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还没有达到让所有人都可以看懂名著的水平,有人曾提出想要读懂古代小说的原著作品至少需要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而想要更深入的了解,没上过高中的人必然会有一些困难,这说明在我国应该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看不懂名著的,但经验或者说事实告诉我们不管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教授还是农民,提到《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都可以侃侃而谈,这不得不说是这些由古典名著改编成的影视作品的功劳。
而且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在无形中增加了作品的“可阅读性”,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再加上资深演员的深情演绎无疑让这些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更加饱满,或者说更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古代的小说貌似离我们很远的样子,遥不可及、深不可测。
我们读不懂一个人在面对千军万马时的处变不惊,我们读不懂一个人在自己和家人受到欺凌的时候泰然自若;我们读不懂一个英雄如此嗜血;我们读不懂故事中人的喜怒哀乐;我们读不懂英雄们的侠义柔肠,同时我们也读不懂他们的铁骨铮铮,因为我们看不到他们的表情,看不着他们的动作。
正如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猜不到、读不懂一个没有眼睛的人的故事。
我承认有些名著的语言很美,读起来很有感觉,但是我们依然感觉书中的人头上都有一个光环,光环的闪耀足以让我们睁不开眼。
当然在由古典名著向影视作品的这一过程中也失去了很多东西:首先我们看到书中很多合理的夸张表现在影视作品中却是那样的矫揉造作,丁夏老师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镜头,当我们看到一个跟我们差不多身高、差不多体重的人一口气拔出一棵垂杨柳的时候会不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但是我们在读原著的时候丝毫没有这种体会。
在小说中允许适当的夸张,或者说小说必须有夸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小说,而且这些自然的夸张让我们读起来很舒服,没有任何的突兀。
其次就是在改编的影视作品中往往会掺杂编剧或者导演个人的感情和体会,出现明显的个人感
情取向;还有就是为了拍摄的需要更改一些情节、为了人物渲染的需要改变一些语言和动作、更有甚者为了迎合某个特定时段人们的审美口味改变人物的属性,忠奸难辨,好坏不分。
拿出镜率最高的几个小说人物举例:一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各种版本的大圣真心来了个七十二变,无论是《大话西游》中情圣至尊宝,还是《西游记后传》中的舍利子都与原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判若两人,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他和紫霞仙子的爱情确实经典,但那已经不再是我们熟悉的孙行者;二是《水浒传》中的武松,最近一部新拍的电视剧《武松》中潘金莲的初恋情人竟然是武松不知道已经让多少人喷血;还有林冲,真心感觉影视剧中的小帅哥的样貌对不起“豹子头”的称号;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的吕布,在各种版本的《三国》当中,他和貂蝉那凄美的爱情已经完全脱离了原著,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
当然这些改编也造就了一些特定时代的经典,但也不能掩盖它们破坏了原著这一事实。
还有就是由于编剧或者导演水平有限导致原著被扭曲,过多的依赖特技而忽略演技造成这类影视作品的泛滥成灾却无法企及老版的经典。
总体上说,古典名著向影视作品的改编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些名著的存在,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通过影视作品了解的名著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名著本身了。
我觉得这类改编最大的“得”应该就是对名著的推广;而最大的“失”就是放弃原著的推广,掺杂进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眼中影响了名著本身的思想高度。
不得不承认我们需要这类的改编,当然我们更希望得到的是更真实、更原汁原味的改编。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
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好吧,用这句可以称得上名著改编中最无厘头却又最经典的话作为结尾,辉煌与落寞,名著向影视作品的路还很漫长,在这条看似茫茫的路上希望出现更好的改编,源于原著、贴近原著而又超越原著、服务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