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卷第5期中国发展Vol.12No.5收稿日期:2012-08-31作者简介:司静,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E -mail :s_19830116@hotmail.com高薪养廉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司静(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12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及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实行“高薪养廉”制度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高薪养廉”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该文从中国现阶段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分析认为,中国不适合实行“高薪养廉”政策。
关键词:高薪养廉;中国;可行性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404(2012)52-0041-04“高薪养廉”,这是一句从境外引进的外来语汇。
很久以来,在中国人们只是将它当作谈资在书面或口头流传而已。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人开始研究“高薪养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
所谓“高薪养廉”,就是政府给工作人员提供较高的薪俸,使其不仅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维持相对较高的消费水平,从而避免因经济状况而滋生腐败的行为。
“高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是一组绝对的数字。
高薪应当是指公务员工资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平均薪金相比较而得出的标准,一般情况下达到社会平均工资的3-5倍。
这是因为公务员工资不能只保证官员一个人的生活消费水平,还要保证官员亲属能够享受较高水平的生活待遇,以此来防止官员因无法满足亲属的生活问题而产生腐败。
现在就将“高薪养廉”在中国的可行性作一下研究。
1“高薪养廉”的成功经验众所周知,新加坡、中国香港是世界上廉洁程度比较高的地方,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它的高薪养廉制度。
但是除了高薪养廉制度以外,还依靠其对贪污贿赂行为的严厉处罚。
毋容置疑,单纯地以高薪养廉制度来控制腐败是不现实的,必须有相应的经济、政治、法律制度和精炼高效的行政官僚体系等客观条件;以及历史传统和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等主观条件来配合。
1.1高新养廉措施在香港,公务员特别是廉政公署的职员有相当高的薪酬作为保障,这些经费由政府从财政经费中划拨。
廉政公署职员的薪金比同级政府官员高出10%左右。
此外,他们在住房、医疗、出国休假、培训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待遇。
但如果一旦发现他们有贪污受贿的行为,将马上予以惩戒或开除。
新加坡主要实行的是中央公积金制度,它规定每个公务员拿出每个月工资的18%,再加上单位按公务员工资额另外给的22%补助,作为公积金储蓄起来。
职位越高,工作时间越久,该储蓄就越多。
许多官员的公积金已经达到了几十万元,公务员退休之后可获取月薪30%-40%的公积金,可将这笔钱用于养老、购房、教育和医疗等,足以保障公务员后半生的生活。
如果发现公务员有贪污行为,公积金即可予以没收,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公务员贪污腐败的成本。
举个例子来说,新加坡的格林耐案件,曾经轰动一时。
格林耐自1970年毕业于新加坡大学后,一直从事着与商业犯罪斗争的工作,从律师、副检察长、高级检察长,一直到1987年升为商业事务局(负责调查商业犯罪活动的部门)局长。
他已判案公证、严明、快捷闻名,亲自处理过轰动新加坡的七大商业案件,曾经追回1.5亿新元的国家资产,从而被誉为“杰出公务员”,公认的“商业犯罪克星”。
然而他却因两件“说谎罪”,被判处3个月监禁,因此不仅失去了月薪1.2万新元的职位,而且还失去了担任公职20年的50万新元公积金和30万新元退休金,并从此永远失去成为公务员的资格。
1.2法律保障方面香港出台了《防止贿赂条例》、《廉政公署条例》14司静:高薪养廉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与《防止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等防止腐败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详细罗列出了对贪污的定义、各项罪名及刑罚等内容,同时授予了廉政公署极大的权利。
例如廉政公署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可以不以任何理由随时终止被调查官员的工作;有权进入并搜查任何楼宇、不受任何干涉;甚至有使用武力的权利等。
新加坡议会于1960年通过了《防止贪污法令》,它规定了符合犯罪的相关条件,并对“报酬”做出了详细的界定。
1989年议会又通过了《不明财产充公法令》,规定当嫌疑人拥有与自身收入不相符合的财产,又不能解释合法来源时,允许执法机关没收其来源不明的财产和资产,以防止其向外转移。
在这里,凡是指控调查属实,不论其职位高低,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这对公务员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
1.3权利制衡及监督方面香港地区的高新养廉除了有法律法规等制度作为保障外,还建立起多层次、广覆盖的监督体制网络。
其主要包括:行政长官及行政议会监督、立法会监督、咨询委员会监督、廉政公署事宜投诉委员会监督等。
新加坡设立的反腐机构是贪污调查局,它成立于1952年。
作为独立的组织,主要负责调查新加坡公共部门和民间部门的贪污腐败行为并防止其发生。
贪污调查局直属于总理公署,其局长由总理直接认命,只对总理负责,不受其他任何人的指挥和管理。
根据法律规定,任何新加坡公民,上至高官下至平民百姓,乃至于侨居海外的新加坡籍公民都属于其监察对象。
贪污调查局有调查权、搜查权、逮捕权、跟踪监事权、获取财产情报权、不明财产检察权等广泛和特别的权利。
贪污调查局向总检察署提控已经立案的案件、同时充当证人,法官在裁决时,不得与当事人接触,如果证据不充分不足以提控,贪污调查局可建议有关部门采取纪律行动。
同时法律规定新加坡总统有相当大的权利,如可以否决财政部编制的预算,对人事有否决权和进行贪污调查的权利等。
1.4快速反应机制方面香港廉政公署设置24小时举报电话,接受各种案件的举报,并把案件分类后立即立案调查。
同时规定在接到举报后的48小时内必须对贪污举报作为回应。
新加坡也特别强调立案的行动效率,一旦发现有需要调查的案件,必须在48小时内展开调查行动。
如有特殊原因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调查,其接到的所有投诉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
2“高薪养廉”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高薪养廉制度是否适合于中国的国情,有些人认为,实行高薪养廉制度可以从根源上杜绝腐败的发生;有些人则认为由于中国政府财力有限、公务员数量庞大等原因并不适用高薪养廉这样的制度。
下面从中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两方面来分析“高薪养廉”制度在中国是否可行。
2.1客观条件方面2.1.1从经济实力方面分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名声鹊起,新加坡的经济实力雄踞亚洲。
纵观历年来,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直远高于中国,加上他们很早就实行全面搞工资的政策,全国人口贫富悬殊不大,人民普遍富裕。
中国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经济总量还不足以支付高薪养廉所需要的费用。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地区性差异明显。
就沿海地区来说,已经赶上了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然而广大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当地公务员工资大部分靠的是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能按时发放工资已实属不易,更不用说高薪了。
中国大部分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并不高,少部分人还处于贫困情况,在这样情况下大量提高公务员收入,容易引起社会成员的不满,影响社会稳定。
中国当前还有很多基础性设施建设需要完善,用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费用将会占很大比例,把大部分钱用于高薪养廉,无疑会使财政捉襟见肘。
因此,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实行高薪养廉的经济条件。
2.1.2从国家制度和公务员制度来看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其根本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公务员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的,它通过法律形式体现党的意志。
身为公务员更多的应该是坚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甘于牺牲自身利益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
从建国初期就明确指出无论领导职务还是非领导职务、无论是高级官员还是初级官员24司静:高薪养廉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这与新加坡等实行“高薪养廉”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些本质的区别。
资本主任国家的文官的管理是基于政党之外的,任何党派都无权插手和干预文官队伍,西方文官强调“政治中立”、“不偏不倚”,要求文官不得加入任何一个政党,也不对政治决策的成败负责,不受政党干预,公务员不得参加政党或介入党派活动,在公务活动中不得带有所有的政治倾向。
这些文官又称为事务官员,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还有政务官员,这些事务官员受政治人物和正当政党的雇佣,有自己的工会或其它代表组织为其利益服务,常任文官就像事务官的雇员。
在中国,如果给公务员发放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几倍甚至十几倍的高薪,必定有损于人民群众的利益,不符合公务员应诚心诚意为实现人民群众利益奋斗的宗旨,必然会产生负面的社会舆论。
同时,中国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
而“高薪养廉”的本质是按权利分配,这是与社会正义的本质不相符的。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因此,如何养廉,不在薪高,而在思想觉悟高不高,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思想觉悟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养廉条件。
2.1.3从法律监督体制来看政治学上有句名言“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会导致腐败”。
根据经济人的假设,人是千方百计逐利的群体,会不惜一切代价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如果说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管,即便是获得高薪的公务员也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去实现寻租行为,搞腐败。
而一个国家一旦拥有了严密的法律体系和监督体系,就会提高官员腐败的成本,使权利得到有效地制约和监督。
近年来中国落马的官员不少,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当前还没有制定出一套严格的惩治腐败的法律监督体系。
用厉以宁教授的话讲,公务员必须要有三套机制来进行管理:筛选机制、保障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
仅仅有“高薪”这种激励保障机制,而缺少筛选机制和约束机制,很难保证公务员恪尽职守,廉洁奉公。
新加坡为例,他们关于惩治腐败方面的法律法规是相当完备的。
一旦公务员被查出有经济问题,不仅在社会上难以寻找新的工作,而且将没收其财产,使其退休后丧失经济来源,增大了官员腐败的成本。
目前中国国民的法纪观念、法律意识及执法队伍的素质都亟待加强与提高。
虽然《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弥补了公务员制度上的大量空缺,但对于公务员的监督体制还不够健全,致使对于腐败的发现和惩罚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实行高薪养廉欠缺必要的监督,不会收到实际的效果。
2.1.4从公共部门机构、人员来看中国公务员队伍相当庞大,“小政府、大社会”,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下各国的通行选择。
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也曾经进行过几次精简,但是从公务员人数减少在财政支出方面产生的实质性影响来看却不容乐观,政府承担极大的财政负担。
在新加坡,高职位公务员的收入从世界上来看是最高的,但是拿100万以上高薪的公务员在公务员队伍中所占比重非常少,与此同时这些薪金收入是他们全部的经济收入,他们不配备专职司机同时也不享受额外的住房待遇,他们解决住房问题也要像普通市民一样到市场上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