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件六个环节

案件六个环节

为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确保业务操作规范,经营依法合规,工商银行江西吉安分行切实加强重点环节的案件防控工作,制止和防范可能引发案件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为全行业务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发挥保障作用。

一是加强重要风险点的防控。

重点抓好违规代办业务、办理定期存款业务、票据贴现业务、集体申办信用卡业务、银企对账和自动柜员机管理6个重要风险点的防控工作,加强研究分析,找出风险点防控的关键环节,抓好任务分解、责任落实和检查整改。

建立风险点动态评估机制,根据风险点治理情况,动态调整防控重点。

关注业务运营改革中柜面业务风险变化情况,及旱发现苗头性问题,提出系统性整改意见。

增强科技手段在案防工作中的应用,关注并及时整改信息科技系统可能存在的漏洞,努力从技术层面实现对易发案环节的硬控制。

二是做好对重点机构的督导检查。

继续坚持上级行派员参加下级行案防分析会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通过参加重点县支行的案防分析会和直接对案件隐患突出的基层机构开展案防督导检查等方式,努力实现案防工作重心的下移,全面抓好重点机构的案防工作,不断夯实案防基础。

三是强化对特定岗位人员的监管。

深刻认识银行工作的特殊性和特定岗位人员涉案的危害性,认真分析案件特点,找准案件易发高发的岗位和业务环节,加大专项治理力度。

认真执行关键岗位人员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等制度,增强轮岗换岗的突然性和随机性,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制度执行力。

加强对特定岗位人员日常行为动态的掌控,通过履职汇报、日常谈话、侧面了解、客户回访以及利用科技手段排查异常资金行为等方式及时准确地掌握他们的行为动态,对发现苗头的问题及时提示,涉嫌违规违纪的严肃处理。

建立“以德为先”的用人机制。

我们从事的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金融行业,人的因素就显得极其重要,蒙牛集团用人理念是:“有德有才,提拔重要;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可见,良好的道德是用人的首要前提。

综观历年案例,发案岗位大都是金库、会计、信贷员等重要业务岗位。

因此,用人要以德为先,否则,如果用人不当,极易埋下案件风险隐患。

建立现身说法制。

定期组织全员参观监狱,亲身感受犯人犯罪后的追悔莫及。

同时,组织观看案件警示教育片,以血淋淋的案例给广大干部职工视觉以冲击,心灵得以震撼,自觉将审慎经营、合规经营、照章操作、不越雷池半步等,转化成自身血液中的一种基因性、细胞性的东西,时刻绷紧思想道德之弦。

建立一把手谈话制。

一把手谈话制是指总行董事长、各部门经理、各支行行长定期与所管干部员工进行谈话。

谈话要做好记录、建立程序、形成制度。

谈话要涉及方方面面,真正了解被谈对象思想动态,以便上下级相互沟通,促进交流,更好工作。

董事长要每季筛选部分员工代表进行一对一谈话,员工代表要覆盖到各个岗位、各个层面,有中层干部,有信贷人员,有临柜人员,同时,各部门经理、各支行行长也要每月对每位员工进行一对一谈话。

重点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家庭情况,对不同性格的员工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要以关心鼓励为主,鞭策为辅,认真开展此项工作。

一把手谈话可以化解职工心理阴影,避免人为道德因素引发案件,起到很好的防控效果,也极大地提高了团队向心力和凝聚力,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建立家访制。

家访制是平安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毛煜特别提出和倡导的,也是她多年的工作经验。

它是指班子成员定期或不定期,有针对性地走访家庭困难或交往复杂或婚姻变故等职工家庭,以了解员工家庭情况、人际交往情况等,形成单位与家庭相互协调的默契关系,并与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和协作关系,及时发现职工思想、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开展案件防控工作。

建立风险排查监督机制。

一是重新梳理业务风险点,进行流程再造。

按照临柜业务、授权业务操作流程及银监局最新下发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对信贷、财务会计、票据业务、联行清算等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二是将员工行为排查推广至全体干部员工。

按月对全体员工进行排查;每季对全体中层及以上干部进行排查,排查分正常、关注、可疑三类。

其中,员工采取定量考核,中层以上干部采取定性考核,并分别实行降薪制和降级制。

三是开设行务政务公开栏。

内容包括大宗物品采购、工程招标建设、公益活动经费等,同时要畅通信息渠道,让广大员工第一时间了解总行决策,便于发挥监督作用,切实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建立健全科技防范系统。

一是尽早尽快在全辖内推广应用远程授权模式,促使授权监督更加独立,授权监督的职能得到有效发挥,而且也将操作员和授权员彻底分离,使岗位之间串谋违规失去可能。

二是建立健全授权业务制度和操作流程,夯实运行管理和风险控制基础,尤其是要严格按照“四项制度”要求,定期对授权中心人员进行交流,防范授权风险。

三是注重远程监控、远程授权、风险预警系统三个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综合利用影像资料,科学抽取、分析,统筹协调,以增强科技防范风险水平。

四是安装ATM防诈骗系统,提高银行卡业务风险防控水平。

五是安装GPS/GPR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并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联网,增强安全押运能力。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银行案件防控工作高尔基路支行防范和化解案件风险是当前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新形势下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分析近年来案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基层机构主要负责人及一线业务岗位是案件防控的重点部位和重要环节,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面对当前银行业违法违规问题频发的严峻形势,如何抓好案防工作,应增强防范意识,强化内部管理,实现案防关口前移是我行当前防范和遏制案件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案件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及表现1、思想教育不到位,道德滑坡。

案件警示教育说起来重要,抓起来热闹,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没有真正深入下去,对员工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导致员工的思想观念滑坡,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特别是对员工“八小时”以外的活动失去控制,不知道员工在想什么,有的明明知道有不良行为和表现,但却不采取措施,也不向上级行报告,纵容其发展最终走向犯罪。

2 、管理人员特别是机构负责人,存在经营指导思想不端正。

主要表现在管理上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片面追求业务发展,忽视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不能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把主要精力放在业务发展上,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抱着侥幸心理或无所谓的态度,致使一些规章制度执行不力,形同虚设。

3 、员工责任心不强。

该行为主要是员工合规风险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没有真正树立起“风险控制优先”的管理理念。

工作中不认真细致,敷衍了事,麻痹大意,戒备心不强,不能完全按规章制度办事。

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整个流程不够严密与完善,存在缺陷或漏洞。

有时为了图省事,不按规章办事,简化业务流程,对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存有侥幸心理。

4 、业务不熟练。

目前,虽然各机构从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入手,不断加大了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力度,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部分员工特别是新入行员工,由于对一些规章制度还不够熟悉、不够了解或者没有正确的理解,业务水平没有达到相应岗位的要求。

主观意识上愿意把工作做好,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力不从心,对错之间难以把握,办理业务往往容易出现差错,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特别是有的员工平时不注意学习,干起工作来凭感觉、吃老本,对业务流程和文件学得不深、理解的不透,吃了“夹生饭”,违规办理业务后形成了风险还不知错在哪里。

5、为了发展业务明知故犯。

近年来,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发展业务,留住客户,给客户提供方便,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要求,有的就简化经办业务程序或操作流程,或者颠倒业务流程先办后补。

虽然主观意识是好的,是为了所在单位的业务发展。

但是由于没有摆正业务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把防范风险放在了次要地位,甚至出现集体违规或指使或默许,应该说这类违规行为大部分是善意的。

如:开户资料不全为企业开立结算账户;利用员工帐户为客户购买基金、协助客户过渡补偿款;违反实名制有关规定为个人开立储蓄账户等。

6 、监督检查不到位。

各级监管机构在各项监管活动中,多数存在对监督检查的事项不深不细,检查流于形式等问题,造成该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该纠正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往往是问题和隐患得不到彻底根治,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和屡查屡犯等问题久治不逾。

例如,虽然我们每年都要开展一系列违法违规专项治理活动,并在各阶段都要组织多次检查,应该说检查比较频繁。

但是从检查的内容方式、操作程序、整改处理等都很不够规范,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加之检查人员整体素质、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原则性也不强,检查没有权威性,无法真正达到检查的目的。

二、提高预防和控制案件风险的认识1 、强化教育、提高认识是基础十案十违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从发案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大部分违法违纪人员都在作案前具有一定的故意性或侥幸因素,虽然发案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育不够,人员思想脱变,心理扭曲,铤而走险,侥幸心理故意作案已成为一种非常突出的现象,所以说,加强教育,刻不容缓,非常必要。

从目前现状看,一是教育方式简单,缺乏教育针对性,基本还停留在形式上,缺乏深入的分析讨论,难以达到教育人、警示人的作用。

二是白天工作忙,时间紧,事情多,一线要对外营业,人员时间无保障,学习教育只能靠班后或晚上加班落实。

三是随着股份制改革、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员工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很大压力,生存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所以说,做好内控工作的关键是要抓好员工队伍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教育,一定要突出以人为本,教育员工把个人的生存发展与我行的生存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建立银行与员工之间双向、互动的主人意识和责任意识。

通过教育,使员工从思想上牢固树立职业道德防线。

2 、案件防控各级领导班子是关键。

从目前基层机构的现状看,可以说是任务繁重、工作繁忙、事务繁多,千头万绪。

面对繁多事宜,把案件防控工作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来对待、来考虑,是一个必须正确理解、认真面对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案件风险防范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但从现状表现来看,对案件防范工作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侥幸因素时有存在。

要想抓好案件防控,各级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真正理解和认识案件防控工作在银行工作中的位置和作用;真正做到把案件防控工作同业务工作一样同布置、同要求、同检查、同考核。

在学习教育和工作检查上要给予大力支持,切实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作用,强化责任,增强全员案件风险防控意识。

三、控制和化解案件风险的对策1、强化对全员的教育和培训。

金融机构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要教育员工牢固树立合规经营的思想理念,特别是基层机构负责人要把风险防控放在重要位置,始终贯穿到整个经营活动之中,绝不能掉以轻心。

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全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亲朋关、同事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