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儿童的发展特点

小学儿童的发展特点


• 5.空间组织困难 如把数字颠倒或反向(方向混淆) 读错数字,如把71读成17 被减数与减数混乱 运算过程中数字的位置排列发生错误 • 计算障碍的训练策略(找资料)
学习障碍之阅读障碍
• 智力正常或超常,但在阅读成绩上落后的 现象。 • 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最主要类型,占到 所有被诊断为学习障碍儿童的70%以上。 据研究,英语国家中有阅读困难的儿童高 达10%-30%。学汉语的儿童中患有阅读障 碍的人在3%-5%左右。
同伴交往与团体形成
• • • • 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基本特点: (1)时间增多 (2)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 (3)善于利用各种信息决定自己对他人所 采取的行动 • (4)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 (5)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儿童对友谊的认识
• 对3-5岁儿童来说,朋友仅仅是碰巧能和自 己一起玩耍的人,友谊意味着“一块玩”。 描述朋友时,说的是活动而不是朋友特征 • 学前期儿童把朋友描述为为他们做事,分 享喜欢或不喜欢的儿童 • 11-12岁后理解友谊经过时间考验而发展来 的,朋友有高水平信任与亲密关系,开始 描述朋友的个人品质。
塞尔曼的友谊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3-7岁,游戏伙伴)没有形成友 谊概念,朋友就是和自己一起玩的小朋友。 • 第二阶段(4-9岁,助手)朋友是那些能提 供帮助,并相互按照对方命令去做的人
友谊发展阶段
• 第三阶段(6-12岁,合作者)朋友必须合 作,有共同的目标和行事程序以及相互让 步 • 第四阶段(9-15岁,知己和相互支持者) 朋友应该分享价值观和目标、保持亲密和 提供支持;牢固的友谊虽然经历偶尔的不 愉快但仍能持续。具有稳定性 • 第五阶段(12岁以上,依赖但自主)对相 互间的依赖有成人一般的理解,共同需要 保持个性和独立以及培养其他关系。最高 阶段
学习障碍的症状
• 最明显、最容易被父母、教师察觉的特征 是学习成绩不好,特别表现出阅读障碍。 相联系的障碍特征
– 1.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的障碍 – 2.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的障碍
学习障碍之算术障碍
• 1.数学学习准备技能不足 大小辨别困难 形状辨别困难 一一对应困难 数数困难 视听联结困难等 • 2.运算方法混淆 • 3.计算错误 儿童运用的法则与运算方法都正确,但在计 算上发生了错误 • 4.省略运算步骤
小学儿童的社会认知
• 社会认知
– 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 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 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 角色采择技能 – 对社会关系的认识
角色采择
• 也称观点采择,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 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 能。
– 首先角色采择是一种认知技能 – 理解的对象是他人的想法和情感 – 出发点是从他人的视野和角度 – 对儿童来说,是必需的
阅读障碍表现
• 识字方面 • *认字与记字困难重重,刚学过的字 就忘记; • *错别字连篇,写字经常多一画或少 一笔; • *经常搞混形近的字,如把“视”与 “祝”弄混; • *经常搞混音近的字; • *学习拼音困难,经常把Q看成O; • *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
阅读障碍表现
• 阅读方面 • *朗读时增字或减字; • *朗读时不按字阅读,而是随意按照 自己的想法阅读; • *听写成绩很差;誗阅读速度慢; • *逐字阅读或以手指协助; • *说作文可以,但写作文过于简单, 内容枯燥; • *书面表达自己的意思非常困难,抄 写速度慢。
对社会关系的认识
• 对他人的认识:外部具体到心理品质、信 仰和价值态度。 • 对他人行为的归因:归因于情境因素和人 格品质因素,比重在变化 • 对权威关系的认识:最初(4岁)把权威当 成自己内部的需求,5-6岁意识到是必须服 从的社会力量,8岁后开始认识权威是相互 关系。9岁自愿与合作,11岁或12岁认为权 威是完全合作的
角色采择技能(塞尔曼发展阶段 理论)
• 阶段3:相互性角色采择(10-12)儿童能 从第三者、旁观者、父母或共同的朋友的 角度来看待两个人的相互作用,“父女相 互信任,能谈论为什么爬树的问题” • 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1215以上)儿童认识到存在着一种复杂的观 点体系,如某一地区的或者某一宗教的观 点,个体了解到“为了准确地同他人交往 和理解他人,每个人都要考虑社会体系的 共同观点。”——“父亲该考虑顺从与生 命和友爱谁更重要”
角色采择技能(塞尔曼发展阶段 理论)
• 0阶段: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 岁)“父亲不生气,因为他喜欢小猫” • 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意 识到差异,但原因在哪里不清楚,他人所 做即所想“父亲会生气,因为他不让霍利 爬树” • 阶段2: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这时儿 童意识到,每个人都知道别人有自己的思 想和情感,知道不仅别人有不同的观点, 而且别人能够意识到儿童的观点。“父亲 不惩罚她,因为他理解霍利为什么爬树”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 • • • 小学儿童社会性交往的主要内容: 父母——儿童关系 同伴交往与团体 师生关系
父母与儿童关系
• 交往时间变化:绝对时间、时间分配 • 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 发生变化:处理攻击的关注到亲子关系等 • 儿童与父母亲子冲突减少 • 父母对儿童的约束与控制:软性措施(劝 服与推理)
同伴接纳的测量
• 根据研究目的不同,所用的方法也略有不同,但 基本是采用传统的社会测量法(moreno,1934)的变 式。主要区别是采用同伴评定法或是提名法。同 伴评定法是单维法,通常是提供给被试一份同班 同性别同学的名单,请他们在5点量表上表明自己 对每个同学的喜欢程度。提名法又称两维法,一 般是让被试按照某种准据(如,游戏或学习)提 出自己最喜欢的或最不喜欢的同学。按照每个被 试从同班同学或同性别同学处得到的提名频次, 然后转化为以班或以同性别同学为单位积极和消 极提名的标准分数。
• 美国联邦教育署的定义 • LD是个体在涉及理解或运用语言(口头 或书面语言)方面的一种或多种基本心理过 程出现的失常。这种失常可能表现在 听、 想、说、读、写、拼音或数学计算方面的 能力不足。但不包括由视觉、听觉或运动 系统缺陷,智力落后.情绪失常或由环境、 文化或经济状况引起的学习问题。 • 各国的定义和标准各有不同,但有四个基 各国的定义和标准各有不同, 本特征
同伴团体
• 对儿童的影响: • (1)提供了学习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 在团体中逐渐调整自己与他人互动达成目 的的方式 • (2)提供了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 同伴的接纳和拒绝使儿童从“镜子”开看 自己
社会人际地位——同伴接纳
• 小学儿童同伴接纳研究综述 ,杨慧芳 李 俊卿 ; • 同伴接纳和友谊是同伴关系中的两个重要 层面(邹泓, ),代表两种不同的经 层面(邹泓,1998),代表两种不同的经 ), 在儿童发展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验,在儿童发展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同伴 接纳(受欢迎) 接纳(受欢迎)是一种群体指向的单项结 反映的是群体成员对个体的态度—— 构,反映的是群体成员对个体的态度 喜欢或不喜欢,接纳或排斥。同伴接纳水 喜欢或不喜欢,接纳或排斥。 平是个体在同伴群体中社交地位的反映; 平是个体在同伴群体中社交地位的反映; 友谊关系则是一种以个体为指向的双向结 构,反映的是两个个体间的情感联系 (bukowski & hoza,1989)。 。
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
• 有许多相关的术语,如“学习无能”、“学 有许多相关的术语, 学习无能” 习困难” 学习技能发育障碍” 习困难”、“学习技能发育障碍”等。是一 个具有争议性的研究领域,有待深入。 个具有争议性的研究领域,有待深入。 • 学习困难的研究最初适于 学习困难的研究最初适于1904年法国教育部 年法国教育部 委托比奈首次编制智力测验, 委托比奈首次编制智力测验,甄别智力低下 儿童, 儿童,发现学习问题不都是智力低下引起的 • 国际学术界最早的界定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科克( 科克(S.Kirk)于1963年提出的学习障碍概 ) 年提出的学习障碍概 他认为学习障碍是指儿童在语言、说话、 念。他认为学习障碍是指儿童在语言、说话、 阅读和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发育障碍。这些 阅读和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发育障碍。 障碍不包括视、听觉障碍和智力障碍。 障碍不包括视、听觉障碍和智力障碍。
学习障碍的基本特征
• 1.差异性:实际行为与期望行为有差异,实 际成绩远远低于智力应该取得的成绩 • 2.缺陷性:学习障碍儿童有特殊的行动障碍。 能在一些学科上学的不错,但不能完成其 他儿童很容易做的事。 • 3.集中性:学习障碍儿童的缺陷往往集中于 包括语言或算术的基本心理过程中,在思 考、阅读、听写、算术上出现问题 • 4.排除性:不是由听力、视力或普通心理发 育迟缓问题引起(智力、生理残疾、环境 因素出外)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 回想一下,小学中发生的至今印象深刻的 事情。 • 从过去的回忆中,你能发现小学儿童的一 些心理特点吗?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 • • • • 小学儿童的学习 小学儿童的思维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小学儿童的品德发展
小学生的学习
• 学习对于小学生意味着什么? 学习对于小学生意味着什么?
小学儿童友谊选择特点
• 多数6-12岁儿童认为自己都不只有一个最 好的朋友。 • 前青春期,朋友几乎不变地都是同性别和 同年龄的伙伴。 • 不管男生还是女生,友谊往往具有高度互 动性,女孩友谊涉入更多友善、移情和自 我表露;男孩往往更富有侵犯性。 • 朋友的相互选择不仅以相似性为基础,而 且他们之间也相互影响各自性格形成。
亲子关系与儿童发展
• 对社会化和人格发展影响:不良亲子关系 与神经症和情绪障碍正相关,干涉型亲子 关系情绪不稳定、忍耐力差、依赖性强 • 与学业成绩:可导致学习困难;有时通过 情绪和行为对学业产生影响 • 对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父母的社会化策 略影响后两关系中的地位;父母对同伴关 系和师生关系中行为做指导;提供接触的 机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