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项目摘要 (1)1.1 项目概述 (1)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3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3)1.4 运行管理与效益分析 (4)1.5 结论 (5)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7)2.1 项目建设背景 (7)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8)2.3 项目建设可行性 (11)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13)3.1 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13)3.2 现有生产能力分析 (14)3.3 市场需求预测 (15)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16)4.1 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16)4.2 某某县种子管理站现有设施情况 (17)4.3 伊犁伊丰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18)第五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20)5.1 某某县概况 (20)5.2 三道河乡概况 (22)5.3 良繁中心概况 (25)5.4 场址选择 (28)第六章生产技术方案分析 (31)6.1 优质种子繁育方法 (31)6.2优质小麦种子种植技术 (33)6.3 小麦良种繁育产品方案 (35)6.4 主要生产技术流程 (36)第七章项目建设目标及规模 (37)7.1 建设目标 (37)7.2 总体规模和布局 (37)第八章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 (39)8.1 建设内容 (39)8.2 建设方案 (40)第九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45)9.1 投资估算 (45)9.2 资金筹措方案 (47)第十章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48)10.1 建设期限 (48)10.2 实施进度安排 (48)第十一章土地规划和环境保护 (50)11.1 土地规划利用 (50)11.2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50)11.3 环境影响因素和保护措施 (50)11.4 环境影响评价 (52)第十二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53)12.1 项目建设管理 (53)12.2 项目运行管理 (55)第十三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57)13.1 项目效益分析 (57)13.2 风险评价 (60)第十四章招标方案 (62)14.1 招标方案制定依据 (62)14.2 招标范围和方式 (62)14.3 招标程序 (62)第十五章附表附图及其他证明材料 (64)15.1 某某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附表 (64)15.2 某某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附图 (64)15.3 法人证明 (64)15.4 项目县相关部门文件 (65)15.5 相关协议书及合同 (65)15.6 荣誉证书 (65)第一章项目摘要1.1 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某某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1.1.2 项目主管单位:某某农业厅1.1.3 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县种子管理站项目法人代表:陈某(某某县种子管理站站长)1.1.4 项目建设地点:小麦良种繁育田分别建在某某县良种繁育中心及三道河乡塔吉尔村、大柳树村、沙门子村。

仓储设施建在某某县县城(水定镇)正南郊,距城镇中心3公里处(属某某县种子管理站建设用地),北面靠近218国道,东面为农田,南临精伊霍铁路,西面是兰干乡如先巴克村村庄。

1.1.5 项目建设期:2年1.1.6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7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目标:本项目建成小麦良种繁育田1.5万亩,同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其中:(1)土建工程。

建设生产性基础设施2850平方米,其中仓库1700平方米、晒场1000平方米、穗选挂藏室100平方米、考种室50平方米;钢板筒仓4000立方米;(2)田间工程。

土地平整9000亩,土壤改良9000亩,修建排灌渠系4公里,打机井(含配套设施)6眼,修建田间道路4公里,建设防护林20亩;(3)农机设备。

购置康拜因、小型拖拉机等农机共12台。

通过实施本项目,在某某建成1.5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使该区域小麦良种繁育水平和扩繁能力进一步提高,并提高适应本区域土壤气候环境的小麦新品种驯化和老品种更新能力,加速良种繁育、示范和推广使用,不断满足某某小麦生产对优质高产小麦良种的需要,为伊犁州优势小麦产业带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1.1.8 项目产品方案本项目产品品种为冬小麦伊农18号、伊农20号。

项目建成后,年生产原种320吨,其中,伊农18号、伊农20号各160吨;生产良种6000吨,其中,伊农18号、伊农20号各3000吨。

1.1.9 项目建设投资和资金筹措:本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为700.00万元。

其中,工程费用660.00万元、占建设投资的94.29%;工程建设其它费25.00万元、占3.57%;基本预备费15.00万元、占2.14%;其中,土建工程费278.50万元、占建设投资的39.79%;田间工程费329.30万元,占47.04%;农机购置费52.20万元、占7.46%;其它费用40万元、占5.71%。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7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630万元、占建设投资的90.00%;某某县自筹70万元、占10.00%。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改通过);(2)《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3)《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39号);(4)《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农计发[2004]10号);(5)《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规定》(农计发[2004]10号);(6)《农业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农财发[2003]38号);(7)《农业建设项目监督检查规定》(农计发[2004]10号);(8)《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196号);(9)《某某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2006年11月24日某某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10)农业部《种子工程建设规划(2006年~2010年)》;(11)农业部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格式和要求。

1.4 运行管理与效益分析1.4.1 运行管理及费用(1)运行管理。

某某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由某某县种子管理站承担,并负责建成后的运行和管理。

小麦良种繁育生产,采取与农户签订生产、收购合同(即订单农业方式),由某某县种子站牵头,伊犁伊丰种子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新疆小麦育种家基地、某某县良种繁育中心和三道河乡三个专业村农民进行合作繁育生产。

项目承担单位、协作单位、技术依托单位常年派技术人员对良种繁育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良种繁育农民负责种植和日常田间管理。

农户生产的小麦良种由伊犁伊丰种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

(2)运行费用。

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成后,每年运行费用预计为20万元,主要用于新品种引进、良种开发与示范推广、种子专业村和专业户技术工培训。

资金来源主要由协作单位从种子经销利润中支付。

1.4.2 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技术优势,提高种子质量和良种供种率,推动某某小麦产业发展,带动种子繁育专业村农户快速致富,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协作单位增效,建设单位技术实力提高,当地粮食产品市场竟争力增强。

初步预计,项目建成后进入正常生产年,1.5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年产优质小麦良种6000吨,可满足30万亩小麦生产用种,可新增小麦产量900吨以上,新增产值144万元以上,亩均增收96元以上,种子种植农户新增收入194.5万元,可使种子专业村2166户农民每户新增849元。

良种推广使用,可拉动种植区农民增收144万元以上。

协作单位繁育、加工、销售小麦良种可获利186万元,可解决1083名农民就业岗位。

1.5 结论生产优质小麦良种是小麦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某某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设不仅从源头上解决目前某某小麦种子品种多、乱、杂,品种特性退化,以粮代种等问题,真正意义上做到良种提高品质,良种促生产,良种增效益,良种促增收,而且能加快小麦良种推广普及速度,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推进自治区小麦优势区域的发展,促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后备基地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支持方向和农业发展方针,切合某某地区农业发展实际,是提高粮食单产,促进粮食优质、高效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根本性需要。

同时本项目投资额度适中,投资结构合理,项目建设内容可操作性强,符合项目建设管理与申报的要求和目的。

项目建成后对某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小麦生产发展,农民收入提高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2.1 项目建设背景我国十分重视种子工程建设,把实施“种子工程”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安排专项资金,组织专门力量,确保种子工程顺利实施。

种子工程的实施,使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供应能力明显增强,种子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种子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国务院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2006年5月19日)指出“种子管理是农业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健全种子管理机构,特别要强化省、县级种子管理机构建设。

要加强种子管理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种子质量检验体系、品种区域试验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

各级种子管理机构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种子市场和种子质量的监管。

”种子是粮食生产源头,良种的每一次重大更新换代,都会使产量和效益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种子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为35%。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5%和22%左右,全国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的1/3左右。

新疆城乡居民口粮以小麦面粉为主,保证粮食安全,实现粮食总量平衡、自给有余,重点是保证小麦生产与需求平衡。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我区粮食问题,为加强我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特别提出要加强良种繁育工作,恢复了小麦三圃田制度,开展提纯复壮,保证良种供应。

大力实施粮食“种子工程”建设,重点是抓好小麦良种繁育体系和种子田建设,建设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高效、多抗的小麦新品种,建立稳定的良种繁育制度和良种繁育基地,有力地促进我区粮食生产发展。

2007年,全疆各地良种推广面积4022万亩,覆盖率达92%以上,其中小麦良种推广面积726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91.56%。

某某是新疆小麦、玉米及大豆种植最大的区域之一。

某某县是伊犁州的农业生产大县,2008年,某某县小麦冬播面积16.95万亩,比上年增加2.91万亩,增幅26.45%;小麦平均亩产343.10公斤,比上年减少23.9公斤,减幅6.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