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联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单烷氧型
KR 38S
螯合型
KR 138S KR238S
季胺盐型
KR238J LICA 38J NA 38J
新烷氧型
LICA 38
配位型
KR55 KZ555
环杂原子型
KR TPP KZ TPP
表 2 钛酸酯偶联剂的类型及结构 Tab.2 Type and structure of titanate coupling agents
1 硅烷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最早是 20 世纪 40 年代由美国联
收稿日期: 2007- 03- 25
合化合物公司和道康宁公司首先开发的, 主要用 于以硅酸盐、二氧化硅为填料的塑料和橡胶的加 工及其性能改进。1947 年 Ralph K W 等, 发现用 烯丙基二乙氧基硅烷处理玻璃纤维制成的聚酯复 合材料可以得到双倍的强度, 开创了硅烷偶联剂 实际应用的历史。从 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相 继出现了氨基和改性氨基硅烷, 随后又开发了耐 热硅烷、阳离子硅烷、重氮和叠氮硅烷以及 α- 官能 团硅烷等一系列新型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独 特的性能与显著的改性效果使其应用领域不断扩 大, 产量大幅度上升[1]。 1.1 研究进展
Keywor ds: coupling agent; application; silane; titanate; zirconate; aluminate; rare earth; sarface treat- ment; review
偶联剂是一种在无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复 合体系中, 能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把二者结合, 亦或能通过物理和/或化学反应, 使二者的亲和性 得到改善, 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一种物 质。
史 保 川[2]等 将 二 乙 烯 三 胺 分 别 与 五 种 氯 烃 基 烷氧基硅烷反应, 合成了 N′- β′- 氨乙基- N- β- 氨 乙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 5 种偶联剂, 它们不仅是制备织物柔软剂的原料, 而且是制备 硅树脂固胰酶载体的原料。另外还以甲基二氯硅 烷、烯丙基氯和环己胺为原料 , 经 硅 氢 化 、醇 解 和
美 国 Kenrich 公 司 的 [8 ̄9] 系 列 钛 酸 酯 和 锆 酸 酯 偶联剂在热塑性塑料和橡剂
2007 年第 3 期( 总第 63 期)
能性。用 65 份经 1%的焦磷酸型钛酸酯( KR38S) 活化的炭黑加到丁苯橡胶中, 可使体系门尼粘度 降低 28%, 拉伸强度增加 26%; 60 份用 1%的 KR 38S 活化的 CaCO3 添入硬质 PVC 中, 制品注射成 型时表现出良好的流动性能, 50 份上述 CaCO3 添 加到硬质 PVC 后, 复合材料压片显示极好的柔韧 性; 在含 75%镍粉的经过氧化物交联的硅烷橡胶 中添加 KR 238S, 可使体系体积电阻率从 1.3×106 Ω·cm 降到 20 Ω·cm; 用 KR TTS 和 KR 38S 处理 的 CaCO3 加入矿物油后, 体系与未处理的相比粘 度显著降低; 在 LDPE 中添加 17%的焦磷酸酯偶联 剂活化的导电炭黑可提供和添加 25%未处理炭黑 相同的导电效应; 用 LICA12, LICA38 处理后的颜
表 1 硅烷偶联剂的主要品种及适用体系
Tab.1 Main varieties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 and its applied
systems
化学名称
适用体系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玻 纤 、聚 乙 烯 交 联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聚乙烯交 联 、水 性 乙 烯 基/丙 烯酸乳液
N- 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三甲 玻 璃 纤 维 、密 封 胶 、环 氧 树
氧基硅烷
脂 漆 、聚 氨 酯 树 脂 漆 等
双- (γ- 三 乙 氧 基 硅 丙 基)- 四 硫化物
硫 磺 化 的 橡 胶 、橡 胶
1.2 应用 1.2.1 硅烷偶联剂用于玻璃纤维表面处理
硅烷偶联剂用于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 能改
4
塑料助剂
2007 年第 3 期( 总第 63 期)
偶联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赵 贞 1 张文龙 1 陈 宇 1,2
(1. 哈尔滨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哈尔滨, 150040; 2. 广东华南精细化工研究院, 新会, 529100)
摘 要 综述了国内外表面处理用硅烷、钛酸酯及锆酸酯、铝酸酯、双金属及稀土等偶联剂的性能、 应用及研究进展, 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此外, 美国一些公司、英国 Tioxide 公司、德国 Dynamit Nobel 公司也生产钛酸酯偶联剂。日本味 の素公司从美国引进技术生产钛酸酯偶联剂。我 国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发了多种钛酸酯 偶联剂, 并且已在安徽天长市投厂生产。至今, 钛 酸酯偶联剂的种类已相当繁多[8]。
类型
国外牌号
结构式
OO C17H35
CH3 CH O Ti O P P OH C17H35 3
O
OO
CO
Ti O P P ( O C8H17)2 H
CH2 O
OH
2
OO
CH2 O
Ti O P P ( O C8H17)2
CH2 O
OH
2
O P (O
C8H17)2
n
OO
CH2 O
Ti O P P ( O C8H17)2 ·nR2NRNHC(O)C(CH2) CH2
硅烷偶联剂在使用时可以先处理无机填料, 也可直接加入树脂中。其作用是改善填料在热固 性和热塑性树脂中的分散性及粘合力, 改善工艺 性 能 和 提 高 填 充 塑 料(包 括 橡 胶)的 机 械 、电 气 和 耐 候等性能。 1.2.3 硅烷偶联剂用于密封剂、粘接剂及涂料的 增粘剂
硅烷偶联剂广泛用作粘结剂、密封剂等增粘 剂。在胶粘剂中加入硅烷偶联剂不仅能提高粘合 强度, 而且还能改善胶粘剂的耐久性和耐湿热老 化性能。硅烷偶联剂甚至可以直接用作胶粘剂, 用 于 硅 橡 胶 、氟 橡 胶 、丁 腈 橡 胶 等 与 金 属 的 粘 接 。 用 于涂料可以提高湿态下的胶粘力, 耐腐蚀性, 耐环 境老化性能, 颜料的分散性, 耐磨性和促进树脂的 交联作用[5, 6]。
彭 以 元[4]以 甲 基 二 氯 硅 烷 与 烯 丙 基 氯 为 原 料 经硅氢加成、甲醇解、胺解三步反应, 合 成 了 硅 烷 偶联剂 KBM602。
除传统的硅烷偶联剂外, 还有一些新颖的硅烷 偶联剂, 如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开发的十一烷基硅 氧烷。有机硅过氧化物偶联剂的过氧基受热后很容 易分解成具有高反应能力的自由基, 不仅可以作为 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偶联剂, 还可使两种相同或 不同的有机物进行偶联, 及作为无极性有机物( 如 聚烯烃, 硅橡胶等) 的偶联剂。这些是普通有机硅偶 联剂难以胜任的。另外有机硅过氧化物偶联剂的固 化速度快, 粘合强度高, 扩大了有机硅过氧化物偶 联剂的适应范围。表 1 列出了常见硅烷偶联剂的 品种及适用体系。
CH2 O
OH
2
CH2 CH CH2 OCH2
OO
CH3CH2 O CH2 Ti O P P (OC8H17)2 3
CH2 CH CH2 OCH2
OH
(CH2 O CH2 CH CH2)2
O
C2H5 C CH2 O
Ti· HP ( O C13H27)2
4
2
CH2 CH CH2O CH2
O
CH2 OCH2 CH CH2
Abstr act: The properties,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progresses of main coupling agents, such as silane, titanate and zirconate, aluminate, bismetals and rare earth coupling agent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 viewed;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oupling agents were also put forward.
CH3 CH2 C CH2O
O P OCH3 C CH2 CH3
CH2 CH CH2O CH2 Ti
CH2 CH CH2O CH2
CH2 OCH2 CH CH2 O
CH2 OCH2 CH CH2
CH3 CH2 C CH2O
料加入到矿物油中, 比未处理的颜料/矿物油体系 粘度大大降低。
Kenrich 公 司 发 现 , 单 烷 氧 基 钛 酸 酯 、锆 酸 酯 偶联剂, 三烷氧基钛酸酯、锆酸酯偶联剂对热塑性 塑料和热固性塑料还具有改进抗静电作用。而且 制品抗静电性持久, 透明, 不发花, 不吸湿, 并能改 善制品外观色泽。
γ- 甲 基 丙 烯 酰 氧 基 丙 基 三 玻璃纤维 、水 性 乙 烯 基/丙 烯
甲氧基硅烷
酸乳液
γ- 缩 水 甘 油 醚 氧 丙 基 三 甲 氧基硅烷
环 氧 体 系 树 脂 、涂 料
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玻 璃 纤 维 、密 封 胶 、涂 料
γ- 疏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橡 胶 、涂 料 层 、油 墨 、胶 水 和 密封材料
关键词 偶联剂 硅烷 钛酸酯 锆酸酯 铝酸酯 稀土 表面处理 述评
Applications and Resear ch Pr ogr esses of Coupling Agents
Zhao Zhen1 Zhang Wen- long1 Chen Yu1,2
(1,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 Engineering,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40; 2, Guangdong Huanan Fine 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Xinhui, 52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