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章节练习题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所讲的产品寿命是指()。
A、产品在市场营销中的营销寿命
B.产品在物质形态上的使用寿命
C.产品的营销寿命和物质形态上的寿命
D.产品的自然形态上的寿命
二、“小岛清理论”中的边际产业是指()。
A.已经或即将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
B、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C.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的产业
D、能够带来边际利润的产业
三、根据内部化理论,跨国化就是企业()。
A.加强内部组织管理
B.内部化过程超越国界的表现
C.特定优势即垄断优势的体现
D.内部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协调统一
四、市场不完全理论又称为垄断优势理论,它的核心基于的假设是()。
A、厂商具有技术优势
B、企业具有规模优势
C、企业处于不完全的市场条件下
D、企业具有全球区位经营观念
五、以下并非垄断优势论中的市场垄断优势是()
A.产品性能差别 B. 特殊销售技巧
C.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 D. 管理技能
六、关于垄断优势理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这一理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海默提出的。
B垄断优势理论是以市场具有效率且公平竞争为前提。
C 垄断优势中的垄断或寡占优势也被成为独立性的生产要素优势。
D. 垄断优势理论为后来众多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七、垄断优势理论中所指的市场不完全性是()
1.少数卖主能够凭借控制产量或购买量来影响市场价格的决定。
2. 政府的介入而产生某些市场障碍。
3. 关税等贸易壁垒。
4. 信息不产生费用。
A. 123
B. 124
C. 234
D. 134
八、垄断优势的主要缺陷是()
A.垄断优势理论缺乏动态的内容。
B.不能解释企业为什么能到国外投资。
C.不能解释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对外投资动机。
D.不能解释中小企业进行直接投资行为。
九、下列关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产品成熟阶段指的是产品推广期,在这一阶段产品需求增加,产品逐渐标准化。
B.产品标准化阶段里,企业的垄断优势不复存在,创新能力和市场知识已退居次要地位。
C.产品创新阶段的销售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
D.产品成熟阶段里,产品的成本与价格因素在竞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十、国际折衷理论中的三个变量不包括:()
A.所有权优势 B.内部化优势 C. 区位优势 D. 成本优势
十一、邓宁认为,当企业只具有所有权优势,而没有内部化优势和区
位优势时,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最佳选择是()
A.兼并 B.绿地投资 C. 出口贸易 D.技术转让
十二、在邓宁的折衷理论里,区位优势不包括:()
A.政府鼓励进口贸易
B.东道国丰富的自然资源
C.低成本的劳动力
D. 市场的快速发展
十三、以下哪一项不是产品周期的局限:()
A.无法解释技术开发型企业的投资动机
B.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投资动机
C.无法解释资源开发型企业的投资动机
D.无法解释发达国家制造业企业的投资动机
十四、内部化理论中的市场成本不包括()
A.模仿成本 B.合作成本 C. 合同成本 D. 交易成本
十五、内部化理论认为国际投资中的知识产品市场机制失效指的是()
1.产权知识价格的不确定
2.模仿者创造成本低
3.难以确定产权知识运用的范围
4.模仿者运用知识的成本低
A.123 B. 124 C. 134 D. 1234
十六、关于产品周期理论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为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找到一种独特的视角,动态的分析,增添了时间因素
B. 缺乏普遍意义,对非制造业企业、发展中国家、非出口替代领域和高科技与研发领域的对外投资行为无法进行解释。
C.对战后美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一种总结
D.较好的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十七、内部化理论中的中间产品包括()
1.技术 2. 零部件 3.专利 4. 管理技术
A. 124
B. 234
C. 123
D. 1234
十八、以下哪一项不是波特的竞争理论中主要因素?()A.需求状况 B. 相关的支持产业
C. 公司战略
D. 经济的发展速度
十九、公司战略中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在一个行业中公司的数目
B.行业的竞争激烈性
C.供应商群的存在
D.政府所有还是私人所有
二十、因素状况包括()
A.自然资源 B. 消费者的精明程度
C. 教育和技术
D. 熟练程度
二十一、以下关于小规模技术理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于1977年在题为《发
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一文中提出“小规模技术理论”。
B.他认为种族产品是中小企业向海外投资的优势所在。
C.种族产品是指服务于海外同一种族团体的商品。
D.该理论适合解释发达国家的企业向海外投资的主要竞争力。
二十二、以下关于技术地方化理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1983年提出用“技术地方化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B.他认为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主要优势是在于对于产品的改造和差异化的设计。
C.拉奥深入研究了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认为发
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
D.欠发达国家对外国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不是一种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二十三、关于防御性理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防御性理论是台湾学者通过对台湾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研究后
总结出来的。
B.防御性理论提出台湾企业向海外投资的主要原因是岛内生产条件
发生变化,丧失竞争力,被迫转向海外寻求发展
C.岛内生产条件的变化主要指的是工资、房价等关键成本因素的上
升。
D.防御性理论解释了经营方位和生产规模不够大的小企业参与国际
投资的动机。